李雯雯
淮阴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与乡村人居环境差距逐渐拉大。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不再只是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环境是人们实现精神价值的首要场所。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随着城市功能结构的改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农村建筑无论从室内空间布局还是建筑外观都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居环境便是乡村振兴中重点考虑与提升的要素。而当前,各地对村庄的规划设计,大都是照搬城市模式、脱离农村实际、农村居民为了追赶城市化, 盲目的将建筑推到重建,建筑元素杂糅,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失去了地域特色与此同时也切断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历史文脉的延续。
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重点在于乡愁的保护和设计,改善农村生态生存环境,保护乡土气质。重点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保护和利用传统乡村文化特色、维护村落原有肌理,以创造出地域特色鲜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创新的乡村社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发展的思路下,采用适宜的策略和技术应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人居环境重构等问题。
交通环境:研究选址定于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树北村,村庄位于淮安市西郊,距市区中心约15公里。邻近一级公路G2513国道,西往徐州、东往盐城;二级公路X203县道南通三树镇中心、北达泗阳,交通便利。基地周边交通便利,主入口位于省道X203,场地内主干道宽4米,满足各种车型通行。但乡村内部道路较多且繁乱。
建筑设施:基地建筑形式主要以一层建筑和庭院结合、两层建筑与庭院结合为主。一层农舍建筑材料以红砖红瓦为主,建筑形态呈现坡屋顶有利于排水,但是大多房屋建筑年久破旧,且室内空间布局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二层农舍建筑较多照搬城市建筑形式,缺乏地域特色。此外村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场地现有的公共设施村委会、医疗合作社、教堂、机面房、临时电影放映点等。
研究立足新型城乡建设背景,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反应出的问题普遍存在于苏北大部分村落。例如:“空城”现象严重,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常居人口多为中老年人,“空巢老人”问题严重;农民生产方式单一,以种植农作物为生,年人均收入过低;村落建筑形式不统一,建筑分布不规律;存在大量荒废土地,废弃厂房,农舍;道路规划繁乱无导向等。此外农民业余生活资源较为匮乏。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部分盲目追求农业经济创收的开发建设项目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地域特色、后期维护困难、被动开发农民排斥等。因此,如何实现具有自循效应的乡土地域特色是目前乡村产业思考的首要问题。社会经济在演变的同时,乡土地域特色的塑造也在不断丰富变化。
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当然并不是仅仅通过经济投资解决扶持方向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受农村环境整合粗放等因素影响,基础配套设施需全面改善,为乡村各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其次,因地制宜的推广乡村文旅发展,找准典型发展对象,不盲目。实施典型地区带动周边村落拓展的规划理念。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居文旅产业的发展是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地域乡土性空间由乡村田园风貌、农耕环境、乡土人居环境构成。田园风貌是乡土性的主体,由自然风貌与农业风光所组成。农耕活动使田园风貌充满了活力和美感,使相对静止的景观变得鲜活起来。农村生活的方式、习惯、风俗、文化娱乐活动等与城市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那种热情、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这些乡土性资源的整合是对农村物质空间的再梳理,即通过乡土性空间系统内部要素数量、质量及其结构关系的调整与组织,来达到营造乡土性空间地域特色的目的(宜居重构)。
乡村产业开发可以有多种形式,而有当地居民参与的乡村文旅开发经营活动是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开发形式。本土居民的广泛参与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旅游资源与田园生态资源的循序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农业人口外流,空心村、留守村的出现,丰富农民收入指标,提升农民幸福感以及对待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态度。
研究具有强烈的在地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而同一地区,不同村落的文化景观又有组成要素和价值的差异。因而,农村人居环境的重构要从地域环境和文化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乡村环境提出有区别的保护策略和措施,而不是用同一种模式贯彻到底。乡土空间的保护及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使其地域特色理念完美的融合于原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主要通过保留传统元素,并从不同视域上加以协调布置,并重构创新,这是乡土性地域特色塑造的最终目标。
地域特色的田园以自然要素为主要组成,以人的使用为主要参考对象,对生活需求的满足是其存在的价值。农村的自然肌理是历史的积淀,在地域特色乡土性的表达中会成为田园整体形态或设计语言灵感的重要来源。重要的空间肌理或自然肌理常常对地域性空间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具有历史的鉴证价值的肌理形态,它是控制地域景观的重要命脉。本文研究地区为平原地区,水网交错,土地平坦肥沃。具有良好的田园与水系景观资源,村落也沿水系周围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由水而生的漕运文化。河网,农田构成了自然的肌理就是地域文化的符号体现。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居住内部空间,外部辐射连接带的资源潜力规划亦是把控整体空间重构的有效利用途径。
3.2.1 乡土建筑宜居环境更新
村落是人文环境的形态体现,而建筑则是村落的构成元素。建筑是历史记忆的承载,其外观可提取传统肌理符号,并加以抽象概括,再通过模块之间虚实再生,层叠交织有机重构,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历史肌理的乡土建筑形态。当然,乡土宜居空间的建设不应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需要考虑到乡土空间的独特性与适应性,传统民居空间形制与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的融合,在继承乡土文化的同时打造宜居空间,处理好空间的秩序性、节奏性,各细部设计需充分考虑宜居尺度标准。
3.2.2 乡土地域文化产业整合
在现代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规划中,地域特色文化例如农业、手工业、特产等将会成为地域特色文化标志。因此,重新规划农业、手工业生产营销模式,也是产业规划一大策略。想要打造具有乡土地域特征的新农村环境,需要充分对村镇中的文化特色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打造具有一村一镇独特文化的田园表象,整合特有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农耕环境的文化底蕴魅力。
农村住宅建设与农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具有地方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着重分析研究选址村落居民的刚需诉求,既要在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建设的“硬件改造”,又要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
以当代解构手法重组传统元素,用现代形式语言实现唯一性表达。
以现代的角度将苏北装饰文化深深融入其中,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建筑装饰精髓(解析、提炼、重构,让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成为元素,成为背景),锻造出适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和满足回归精神原乡,再以现代元素的融入,两者相互结合碰撞出别样的火花。针对典型农村民居建筑肌理进行详细剖析,如建筑框架中屋顶由苏北典型建筑形态硬山顶简化而成;门头的设计沿用传统民居的特色,保留具有美好寓意的门墩;窗户的形式简化复杂的雕花装饰,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中式风格的典雅,通风与透光性优于传统民居。
新的更新、老的更老,开启时间的层叠,衍生空间肌理轴线。在建筑设计上保留红砖红瓦、金字梁架以及独特的屋顶设计让旧的更旧,创造独特的存在, 再加入现代感极强的透明玻璃增加由外而内的采光问题以及由内而外的景观视觉问题。 空间布局方面保留传统的堂屋、土灶等等具有特色的传统空间,增加影音室、健身房等具有浓烈现代气息的新空间。
根据乡村居民的需求,增加集体活动场所整合公共资源,使公共设施发挥其真正价值。场地现有的公共资源如教堂、机面房、居委会、卫生室和电影放映处,这些公共资源缺少管理机制,有的造成闲置现象。场地内缺少居民娱乐健身场所,根据场地现状,为居民规划了公园,可供居民休闲娱乐、垂钓、健身等活动的进行。
乡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型城乡背景下的人居环境重构的整理与建成实例的剖析研究,进行空间规划、农舍功能改造、居民生活设施量化以等的研究。并尝试从综合服务、农耕环境体验以及民宿功能拓展全面辐射环境生态活化、乡土资源保护、民俗文化传承、产业经济创收等适应性再建体系。希望以此重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自身自营的生态系统,这也对乡村空间环境及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