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据新闻等新的新闻采集和写作手段不断涌现,新技术给新闻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到底是技术先决还是以人为本,新闻记者应该怎么当好“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者”,依然让人争论不休。在笔者看来,这些争论的根源与新闻界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紧密联系认识缺失有关。
尼古拉·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些科学家对科学都有着自己的认识,但是他们所共同提倡的是一种科学精神。这是一种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著敬业的献身精神。
人类社会的进步,得益于科学的不断进步,也得益于科学家们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科学精神。尤其是近现代,从文艺复兴开始,到三次工业革命,科学精神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何为新闻?怎么定义新闻?新闻的本源究竟是物质还是意识?这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从新闻学诞生起就众说纷纭。在新闻学发展的过程中,“唯意志论”和“唯事实论”也是反复交锋。那么,有必要弄清楚谁是第一性。
新闻是什么?中国大陆学界业界普遍认同陆定一的观点:“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①
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符合唯物主义哲学。新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客观实在的信息,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新闻具有几个基本特征,如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真实性要求事实真实和本质真实。这就要求新闻根据事物本来的面目来反映事物。离开了真实,新闻也就只能称为“假闻”或者“谣言”。
求真求实正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如此看来,科学精神与新闻学都有着同样的精神内核,同宗同源,血脉相连。
新闻的内在规律要求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假若背离了这个规律,往往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极大地损害了自身“社会公器”的定位。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就有过很多教训。如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徐水人民公社颂》:“茂盛无边的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万斤,一颗硕大无朋的白菜重达500斤,棉花的产量也如卫星般震动湖海山川。”②这种浮夸报道蒙蔽了世人。此类虚假新闻没有从实际出发,背离了新闻规律,没有科学精神。
另外,有一种“唯技术论”,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认为只要掌握了科学技术,就能万事大吉,这是对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的认识极化,是十分危险的。技术只能是手段,是载体,是不能反客为主、主次颠倒的,真实的信息永远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人类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对这个社会客观真实的认识。
故科学精神与新闻学同宗同源,紧密相连,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涵。我们的新闻事业,如同科学技术一样,呼唤求真求实。但不能机械地照搬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新闻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交叉,才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
人文精神源远流长,中西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渊源。在中国,人文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释、道等争相阐发自己的学说。儒家以孔孟为代表,提出道德仁义为中心的道德观,提倡“天地之间人为贵”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释家即佛家,以慈悲救度一切六道众生为已任。他们提倡以人的心性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道家追求人格的超越,重自然观辩证法,以自然宁静、清心寡欲、无为而为以及修仙修道为追求。
西方的人文精神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开创了古典人文精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宗教改革时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马丁·路德、加尔文等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得人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到了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启蒙运动蓬勃发展,思想家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人高扬“天赋人权”和“理性”两面大旗,呼唤“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用自由平等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中解放出来。
由此可见,对于人文精神,中国强调对他人的关怀,西方更注重个性的表达,但是两种思想都保持了对人的关注。
新闻学是一门与人密切相关的学科。新闻所关注的事,大多同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我们生活其中的客观世界,每天有很多的事情发生,媒体对它们感兴趣并光顾的,也总是那些人们关心的事实。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③。
所以,新闻学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点展开,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文精神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良好的新闻道德素质,恪守客观公正的新闻底线,在报道中尽量排除主观的干扰。
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条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第四条是“发扬优良作风。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这两条准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在新闻采写中,要坚决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诽谤、新闻媚俗等一系列问题,发扬人文精神,提升新闻从业者的“人文之眼”,清除新闻职业道德中的痼疾。
上文中,我们考察了新闻学与科学精神的同宗同源关系,认为科学精神所强调的求真求实思想内涵与新闻学的物质本源一致,需要进行跨学科交叉建设新闻学;还考察了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变迁,认为人文精神中的核心“人”,也是新闻学所围绕的中心,强调“新闻本位”,要求新闻从业者坚守新闻道德,恪守客观公正的新闻底线。新闻学中有科学精神,也呼唤人文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中构建新闻学。
人类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科学精神,正是这种探索未知世界的钻研精神,这种求真求实的精神,才一次次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精神也是新闻学所必需的一种品质,甚至可以说是所有学科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实事求是,追求客观和真理,才能摒弃浮夸,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学科建设。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备了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有了仁爱,有了关爱。这些品质让人类散发着人性温暖的光辉。新闻学作为一种“人学”和“事学”,也必须具备这种品质,以道德为标尺,以人性为准绳,必将扫除新闻学不良之风,革除积弊,让新闻业风清气正起来。
所以,要想抵御新技术给新闻学带来的冲击,破除技术先决还是以人为本争论,就必须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到新闻学中,这二者正如新闻学的一体两翼,给学科的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面大旗,方可使新闻学健康发展。
注释:
①陆定一.陆定一新闻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3-4.
②人民日报[N].1958-09-01.
③孙伟平,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