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超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5
在中国,与陶瓷有较为密切关系的文化路线主要由“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构成。随着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世界各个国家通过采取不同的形式纷纷响应。瓷器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项代表,早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而散布在文化线路上的诸多瓷窑址,则是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当时社会发展和瓷器制造的具体情境,对于研究古代文化线路的传播和当今如何通过文化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处功能完备的瓷窑工场通常包含有窑炉区和作坊区两部分,同时还有与陶瓷生产所依赖的原料、燃料、土地、交通等功能区。随着历史的推移,相当一部分瓷窑址已经受到了自然因素或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构成要素已经不再完备。现阶段,在大的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伴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博弈,虽然一些瓷窑址本体以及他们构成要素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一些也遭受到了城镇化建设较为严重的影响。
为了便于生产,瓷窑址分布面积普遍较为分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瓷窑址与城市建设空间产生了重叠,与此同时,随着考古、科研、勘探发掘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瓷窑址的范围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瓷窑址的环境要素包括人文环境要素以及自然环境要素。瓷窑址所处的环境要素由于受到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开发利用或是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因素影响,变得非常脆弱。
借鉴国内外其他遗址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经验,笔者对瓷窑址的展示利用模式提出以下三项建议。
考古遗址公园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以及周边环境免于受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威胁。我国圆明园遗址就是我国最早采用这种模式的案例。瓷窑址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是以遗址的本体及其周边历史环境作为主要的展示内容,同时结合文化线路与瓷器产地之间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展示载体。一方面不仅保护和展示了瓷窑址和陶瓷文化产地,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考古遗址公园所在地的城市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文化氛围,也为防御自然灾害提供了应急避难场所。
有些瓷窑址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建设用地紧张,适宜将瓷窑址与现有的环境共同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广场或是文化公园,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城市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些瓷窑址位于城市郊区,可以将瓷窑址与城市绿地相结合,保存和维持瓷窑址周边原有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能在城市景观的作用下更好的保护相关的文化遗产;还有些瓷窑址位于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分布区域面积较大,范围内还分布有当地居民,人为活动会对遗迹的保护产生一定影响,就这种情况而言,可将瓷窑址展示与原有的原生态农业经济相互结合,建立以农业生态园为主的瓷窑址保护与展示园区,这种模式既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利益需求,也能够有效的保护瓷窑址的安全与稳定。
文化线路下的瓷窑址,绝大多部分位于偏远的地区,展示性和完整性较差,多是被覆盖于农田或者是空旷场地之下,并且交通不便。对于此类型的瓷窑址,较为适宜建立科研基地,利用该空间对相关瓷窑址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同时可以作为考古研究所或是考古实践基地等用途。
(1)结合文化线路的保护,能够使瓷窑址展示利用与自然环境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充分的反映相关瓷窑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
(2)文化线路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现瓷窑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文化线路作为系统性项目, 瓷窑址作为这个项目的子项目,之间存在着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与时间关系。这种关系,是构成文化线路自身价值和综合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线路上的瓷窑址是对文化线路构成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最为有力的实物例证,不仅仅是瓷窑址本身,而且还包括了自然历史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他们之间所构成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3)由于文化线路本身所具有的规模化效应,包含了其他遗产类型无法达到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价值,这种特征使得它能够充分展示人类文明的过程。文化线路,在历史上所具有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作用,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非常符合现代人类文化旅游的需求。对于文化线路下的瓷窑址展示利用能够促进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给遗产地带来更加更多的发展机会。
(4)针对文化线路下的瓷窑址展示利用研究,将有可能建立起一个世界性的由文化线路构成的展示利用网络。这个保护网络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包含了原有的瓷窑址体系,同时以文化线路为网络,能够更大程度上包容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对文化线路下的瓷窑址展示利用研究,能够促进我国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总体发展。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在各地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遗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也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中国的文物及其展示利用当中。在近几批瓷窑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中,一些地方就采取“打包”的方式使得更多的遗产能够通过更高等级的认定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展开对于文化线路下的瓷窑址展示利用研究是对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瓷窑址展示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