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燕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昆山 215300)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林业建设能够促进这两项目标的实现。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即发展的观念,使建设与保护同步进行,数量与质量一起发展,严格遵守《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杜绝乱排乱放、滥砍滥发等情况。为了期促进我国林业发展,要加强林业育苗技术,提升育苗成功率,进而增加我国森林数量,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建设生态州的最终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迅速,外国资本不断引入国内,各项先进的技术经验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之中,尤其在林业培育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林业的发展和进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林业部门就开始制定各项森林培育技术指标,已经超过90种。经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进行监督和规划,针对林业培育技术的实施和完善进行管理和指导。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科技的投入在不断增加,森林种植有了新的发展。种植人员已经不再盲目遵循传统的标准原则,而是更加重视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针对林种的生长条件、特性、周期等因素进行适当的技术调整,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育苗成功率,也提升了森林质量、增加森林面积。增加技术指标的灵活性,从多元化视角出发,可以改善林业育苗技术,使育苗技术的适应性更强。但技术标准的更新并不是促进育苗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完善育苗技术才能真正提升育苗水平,促进林业发展。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林业普遍应用传统育苗技术,如采用蜂窝煤、塑料袋等工具填装粘土并培育树苗。此类育苗技术缺陷性较大,不仅会影响树苗的健康生长,还影响苗木产量,造成我国林业发展滞缓。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要加强技术开发,加大对育苗技术开发、研制的投入,根据我国气候环境、林业发展现状的要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育苗技术,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前文所述问题,可以采用科学容器育苗技术,通过改善育苗容器来为育苗工作奠定基础,确保育苗环节的顺利开展。首先,在育苗工作开展之前,要先处理苗木种子。做好种子的筛选,确保种子的饱满健康,并进行适当的晒种、拌种等处理措施。其次,在种植之前,要处理培育土地。翻整苗圃中的土壤,在土壤总施加适当的肥料,以此确保土壤肥力。还要根据情况进行土壤消毒,避免土壤内潜伏病虫害,进而影响树苗的正常生长。最后,适当浇水,保障苗床湿润。在幼苗出土前,苗床含水量不能低于31%。在播种位置定期进行农药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全面提升育苗水平和质量。
育苗容器可以平衡林苗根系,与传统育苗技术相比,育苗容器可以保障根系的健康发育,具有穿透、分解的作用,进而确保林木的茁壮成长。对比不同国家的育苗容器技术,法国Fertiss无纺布容器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该容器主要采用无纺布和轻基质材料,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容器的自动化生产制作,并实现布封焊接以及轻基质材料的填充。幼苗借工完成之后,可以将其放在机器出口台,采用人工装箱的方式对幼苗进行装填分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育苗容器也会不断出现。
育苗完成后,为了保障育苗质量,要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工作。为此,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统一评价标准,为优质幼苗的筛选提供标准依据。在传统质量评估中,往往根据幼苗的大小、根系是否发达、树干粗细来判断幼苗质量,对老花苗木欠缺考虑,进而导致评估结果并不准确,影响苗木质量。对此,要完善评价标准,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和技术规范进行苗木评价,转变原有的评价观念,不单纯依靠苗木的外观进行判断,还要了解苗木品种、生长情况等多方面信息。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检查扦插苗质量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要了解其是否具有空气切根愈伤组织,还要了解其根系的发育状态、平整状态等。将传统的评价标准与现代化的评价标准进行统一结合,确保评价的全面性。
为了提升育苗水平,强化育苗管理必不可少。首先,要做好育苗规划,确保育苗工作能够按照计划以此展开。其中,建设苗圃尤为重要,其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其次,采用有效的容器育苗技术,保障容器质量,确保苗木摆放正确。为了便于管理,要按照顺序进行摆放,确保摆放整齐。如果采用基质填装容器,要控制基质湿度,采用森林土壤以确保土壤肥力;最后,做好出圃工作。可以在苗木落叶到土壤封冻前进行出圃,起苗之前要进行浇水处理,确保水分充足。
综上所述,林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国对此十分重视。为了促进林业发展,完善育苗技术、提升育苗质量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