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轩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北京100021)
定窑是我国宋、金时期北方生产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窑场之一[1]吕成龙.定窑瓷器研究综述.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故宫博物院八十七华诞定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故宫出版社,2014.(P15)。它位于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之首,在其中一向以历史最为悠久,并且是唯一的白瓷,也是我国陶瓷处于高峰时期的杰出代表而闻名中外[2]叶喆民.定窑重议.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故宫博物院八十七华诞定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故宫出版社,2014.(P9)。定窑始创于唐朝,初期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白瓷,产品主要是日用器皿,质量并不高。唐代晚期开始烧制白瓷,经过五代、北宋的发展,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品种也不断增加,除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酱釉等品种。其中以白釉的产量最大,器形也丰富多样,以盘、碗、碟、瓶等日用器皿为主。定窑还被朝廷指定为御用贡瓷,后期形成我国北方最著名的白瓷窑系。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陆续发表了有关定窑研究的论文及专著。例如傅振伦的《承前启后的定窑白瓷器》[3]傅振伦.承前启后的定窑白瓷器.河北陶瓷,1981,(3).阐述了定窑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价值。冯先铭等在《定窑瓷器与历代仿品》[4]冯先铭,冯小琦.定窑瓷器与历代仿品.收藏家,1995,(5).一文中论述了定窑瓷器的种类、特点及定窑系瓷器的形成。李辉柄等撰文《论定窑烧瓷工艺的发展与历史分期》[5]李辉柄,毕南海.论定窑烧瓷工艺的发展与历史分期.考古,1987,(12).详细说明了定窑瓷器的特征形成因素、历史分期及外销情况。秦大树等撰文《定窑涧磁岭窑区发展阶段初探》[6]秦大树,高美京,李鑫.定窑涧磁岭窑区发展阶段初探.考古,2014,(3).从考古工作入手阐述了定窑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纵观众多专家学者的著作,我们发现系统利用地方志资料来佐证定窑古瓷的却不太多。翻阅河北古志,其中有大量关于定窑和定窑瓷器的详细记载,大可作为研究定窑和定窑瓷器的文献资料。
定窑位于现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燕山村一带,旧时称曲阳窑。北宋时期曲阳县属定州管辖,窑以州命名,故名定窑。古志中对定窑的地理位置和烧造历史分期有详细记载,并与近年来考古发现是基本一致的。
唐代曲阳县属定州(今河北省定县),故窑名定窑,其瓷器称定瓷。河北古志中首先明确记载定瓷出自定州府:
清道光《大清一统志》卷二十六直隶定州土产·瓷器载:“《寰宇记》:定州土产。”[1]蒋廷锡纂修.大清一统志.清道光九年(1849).木活字本.
清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卷四直隶定州载:“土贡瓷器。”[2]洪亮吉.府厅州县图志.清乾隆五十三年至清嘉庆八年(1788-1803)刻本.
民国《定县志》卷二舆地志物产篇货类·瓷载:“定瓷……或曰城西白土村,即当时制瓷之土所在,或曰曲阳有瓷釉村,疑即因制瓷而得名。而原质卒不可得,曲阳彭氏购求一地云即瓷质,亦迄无所发明。”[3]何其章等修.贾恩绂纂.民国《定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本.
其次,详细记载定窑窑址具体处于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至东燕川与西燕川附近: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下土宜物产考记载:“白瓷,龙泉镇出,昔人所谓定瓷是也……”[4](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下舆地图说二载:“龙泉社上……涧磁村,县北四十五里,东至北镇里二里,西至韩家村五里,南至灰岭村十里,北至树沟村十里。”[4]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六山川古迹考载:“……涧磁岭……在县北六十里。……西去灵山镇十里……下为涧磁村。”[4]
根据考古资料,窑区北距曲阳县城30公里左右,有天然制瓷的条件。
1.交通便利。灵山镇位于涧磁村至燕川村间,历史上是西到阜平、南到曲阳的交通要道。涧磁村东南部,有沮河(古称恒水)流过: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黄瓷,……出恒水左右。”[5](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土宜物产考卷十下土产.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县境三面皆山,土石相间……尚宜树木。……龙泉镇则宜瓷器,亦有出滑石者。”[6](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土宜物产考卷十下山岭.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2.定窑窑址附近矿产资源丰富。灵山的土为制瓷优质原料高纯度高岭土,且附近还有制釉原料如长石、石英、白云石等。
3.此地自古就有丰富的煤矿,是天然烧瓷所需燃料。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陵山在定州西六十里……灵山镇在其南,山多煤井,为一邑养命之源。”[7](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卷六山川古迹考).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可见,自古涧磁村周围的灵山盆地就有煤井,煤矿分布面广。定窑周围的环境为制瓷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可以烧造出优质瓷胎的粘土,制釉原料的矿产,煤矿可以供给烧造所用,以及河流的水资源等。
1.定窑的烧止时限。
关于定窑的历史上限,古志有相关记载: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曲阳龙泉镇,唐宋以来旧有磁窑,五代后周尚有磁务税使,宋时有瓷器商人。见王子山院碑。今废。”[1](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卷九礼仪凤俗考).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六山川古迹考载:“王子院俗名王子寺,在县北王子山下,五代马夔碑置院久矣。《旧志》:法兴寺在镇里,唐开元间建。按法兴寺即法兴院,在龙泉镇涧磁村之北,乃王子山院之一,则山院亦必开元以前建矣。天复年中,僧敬晖增新堂宇,后唐称天佑十三年,定州节度使王处直施免税地,天成元年,节度使王都重修,俱见马夔碑。宋时有磁商修补夔碑,知寺犹在,后毁于兵,今惟法兴院尚存。”[2](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龙泉镇今俗称南、北镇里,旧有镇使,副(使)、瓷窑税使等官。见《五代史》及《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碑》。”[3](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卷六山川古迹考).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碑在王子山今法兴院之西数十步……大周显德四年(957)岁次丁巳二月未朔十五日建”[2];碑上刻“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侍御史充龙泉镇使铃辖瓷窑商税务使冯翱”[4](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一中金石录上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碑).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为立碑人。
“唐宋以来旧有磁窑”等记载说明龙泉镇至少在唐代就已有瓷窑;而五代后周时期设有瓷务税使,宋代又出现瓷商,国家既然要设税吏征收瓷税,就说明当时定窑生产规模可观。据此溯源,定窑的最初创立为唐代。关于定窑的历史下限,古志中也有定窑后因战争而废的记述: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下土宜物产考记载:“白瓷……所谓定瓷是也……宋以前瓷窑尚多,后以兵燹,废。”[2]
民国《定县志》卷二舆地志物产篇货类·瓷载:“……《饮流斋说瓷》云:定瓷……惟明以来,此间失传,当日瓷质所在竟失其处。”[5]何其章等修.贾恩绂纂.民国《定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本.
所谓“兵燹”,这里指金人入侵。《中外古今陶瓷汇编》中也有阐述:“或谓定窑废灭于元末……”[6]叶麟趾,锡嘏编著.古今中外陶瓷汇编.北平文奎堂书庄,1934.(P10)可见北宋末年,宋金多战,兵荒马乱之际走向衰败,废于元末。
2.定窑烧造的历史分期。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瓷时间较长,历经唐、五代、宋、金、元,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学术界一般认为定窑的历史分期有6个阶段[7]刘毅.定瓷基本特征和仿定瓷的窑口鉴别.文物季刊,1998,(4).即:唐代早期、唐中后期、晚唐五代、宋代、金代、金末元初。
唐代早期,以青灰、灰褐粗胎内白釉外黄釉或褐釉敞口饼足施化妆土碗为代表;唐中后期,胎纯白、釉泛青,不施化妆土[8]黄信.关于定窑的分期问题.文物世界,2010,(4).。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以黄釉粗胎瓷器为主: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土宜物产考卷十下土产载:“黄瓷,盆瓮之属……”[2]
晚唐五代,更加精细,出现仿金银器的薄胎器及仿越窑的刻花、划花器;宋代,釉色由纯白或白中泛青变为白中微泛黄或牙白色[1]黄信.关于定窑的分期问题.文物世界,2010,(4).。此时定窑瓷器呈现繁荣景象:
民国《定县志》卷二舆地志物产篇货类·瓷载:“定瓷为宋代以来至精之品。”[2]何其章等修.贾恩绂纂.民国《定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二金石录中“贩瓷器客赵仙重修马夔碑记”载:“王子山院马夔碑面右侧诸家未收行书文云:……于是请匠以重镌之庶……时宋宣和二年庚子八月十五日,中山府贩磁器客赵仙重修记。”[3](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由此可见,宋宣和年间,贩瓷商人大获其利,愿捐瓷修碑,侧面说明五代至宋定窑的盛况。
《直隶定州志》卷四历纪·轶事引《格古要论》:“古定器……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4]宝琳,劳沅恩纂修.直隶定州志.清道光咸丰间(1821-1861)刻本.明曹昭.格古要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可见定瓷以宋徽宗年间为最好,表明北宋末年定窑瓷器烧造达到最高水平。
金代定瓷釉质和印花图案都不如北宋精美。尽管北宋以后,涧磁岭上瓷窑还推持一部分生产,但其产品已微不足道,且烧制质量日益粗陋。金末元初,定窑衰落。
几百年来,定窑实现从柴烧到煤烧的飞跃,开创覆烧工艺,成为皇家宫廷贡瓷。定瓷以白瓷为主,兼有酱釉、黑釉、红釉、绿釉等,装饰有划花、刻花与印花等,铭文多为“官”字款。
自唐代至金代定窑都是朝廷选定的贡窑。文献、碑记显示,因定窑瓷器产量很大,在定窑的主要生产区设立了“龙泉镇”,唐与五代时期定窑设有窑务官,监管瓷窑烧造或征收税务: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山川古迹卷六载:“……龙泉镇今俗称南北镇里,旧有镇使副瓷窑税使等官。见《五代史》及《五子山院和尚舍利塔碑》。”[3]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侍御使充龙泉镇使钤辖瓷窑商税务使冯翱。’碑石立于大周显德四年二月。”[5](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一中金石录上王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碑).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北宋时期,定窑瓷显然成为北方白瓷的代表,装饰工艺也越加精进。据《宋会要辑稿》记载,瓷器库掌受定州白瓷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库[6](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二瓷器库条.中华书局,1957(1997年重印).(P5717)。可见北宋定窑还为官府和皇室烧造贡瓷。
唐后期及五代的定窑白瓷是用还原焰烧成,北宋和金代的白瓷则是用氧化焰烧成,故白瓷的呈色有明显的差别[7]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P354)。唐五代定窑白瓷釉色白或白中泛青,这与柴烧使窑室气体为还原焰有直接关系:
清康熙《曲阳县新志》卷四赋役载:“灵山窑厂采柴夫,一百六十二名……共银肆佰捌拾柒两,无脚价。”[8]刘师峻.清康熙《曲阳县新志》.清康熙間(1662-1722)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十财赋考载:“灵山窑采柴夫,上用缸坛车价。”[3]
县志记载窑厂有采柴夫,恰好证明当时瓷器是柴烧的。与晚唐五代相比,宋代定瓷胎釉均无大变化,但釉色变成白中微泛黄或称牙白色,原因是定窑的燃料由烧柴改为烧煤,窑室气体也由还原焰变为氧化焰所致[1]刘毅.定瓷基本特征和仿定瓷的窑口鉴别.文物季刊,1998,(4).。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山川古迹卷六载:“……涧磁岭……西去灵山镇十里,上多煤井……”[2](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下土宜物产考:“灵山一带,惟出煤矿,龙泉镇则宜瓷器……”[2]
由此可知,宋金定窑烧瓷以煤作主要燃料。
另外,为降低成本、节约燃料及大规模生产,北宋定窑工匠发明了支圈窑具覆烧工艺,即将碗、盘之类器物倒置,口部朝下,放在内壁呈锯齿状的耐火匣钵内,层层相叠,为防止器口与垫圈粘连,口部不能有釉,必须露出胎骨,俗称“芒口”[3]吕成龙.定州花瓷天下白——定窑研究与故宫藏定窑瓷器.紫禁城,2012,(11).。芒口常以金、银、铜等包镶,形成“金扣”“银扣”“铜扣”:
民国《定县志》卷二舆地志物产篇货类·瓷载:“……《饮流斋说瓷》云:定瓷……而口底多露胎,故其口往往以铜镶之。”[4]何其章等修,贾恩绂纂.民国《定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本.
这样做不但遮掩了口沿露胎的弊端,金、银、铜扣还使器物更显豪华尊贵,成为不同身份的人物享受不同级别瓷器的象征。
定瓷造型种类繁多,几乎包含所有类型,主要为碗、盘、杯、碟、盏等日常生活用具。古志中有记载: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土宜物产考卷十下土产载:“白瓷……宜讲求旧法,参以新式,以复其利。瓦器……盆、碗之类,县境亦有制者。”[2]
定瓷装饰技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即绣花)、划花三种,其中划花流畅如画,甚是精美:
《直隶定州志》卷四历纪·轶事:“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划花者最佳,素者亦好,绣花者次之。”[5]宝琳,劳沅恩纂修.直隶定州志.清道光咸丰间(1821-1861)刻本.明曹昭.格古要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民国《定县志》卷二舆地志物产篇货类·瓷载:“定瓷有划花、锈花、印花之别。划花用刀刻,锈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划花最佳,锈次之。”[4]使定瓷艺术装饰技法达到颠峰的是刻花、划花、印花等诸多技法综合运用。
定窑纹饰题材多为水波、游鱼、飞禽、婴戏、花卉等:
《直隶定州志》卷四历纪·轶事载:“定器有画花、绣花、印花三种,多图牡丹、萱草、飞凤,造式多,工巧。”[6]宝琳,劳沅恩纂修.直隶定州志.清道光咸丰间(1821-1861)刻本.
民国《定县志》卷二舆地志物产篇货类·瓷载:“……《饮流斋说瓷》云:定瓷……大抵有花者多,无花者少,花多作牡丹、萱草、飞凰、盘螭等。”[4]
又以花卉最为常见,主要有牡丹、萱草等,鸟类有凤凰、盘螭等,并多与花卉在一起使用。还有一些组合图案如飞凤牡丹、鸳鸯莲花、孔雀牡丹、云龙花、莲池游鱼等。
定瓷多为白色釉。宋金时期定窑除大量生产白瓷外,还生产黑定、紫定(酱色釉)、红定、绿定等品种:
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载:“白瓷,龙泉镇出,昔人所谓定瓷是也;亦有设色诸式……”[7](清)周斯亿,温亮珠修.董涛纂.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下土宜物产考·土产).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亦有设色诸式”说明定窑也生产“色釉”瓷,且紫定和黑定价格高于白定:
《直隶定州志》卷四历纪·轶事载:“……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俱出定州。”[1]宝琳,劳沅恩纂修.直隶定州志.清道光咸丰间(1821-1861)刻本.明曹昭.格古要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而红定早在苏轼“定州花瓷琢红玉”诗之前,就已进到宫廷:
《直隶定州志》卷四历纪·轶事:“仁宗尝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怪。问曰:安得此?’妃以王拱辰所献为对。帝怒曰:戒汝勿听臣僚馈遗,不听何也!’击碎之。妃愧谢良久,乃已。”[2]宝琳,劳沅恩纂修.直隶定州志.清道光咸丰间(1821-1861)刻本.
这则轶事说,宋仁宗在贵妃宫里看到定州红瓷器,非常奇怪。他问张贵妃是怎么得到的。张贵妃说是王拱辰献给我的。仁宗听完大怒说,我不让你接受臣僚送的礼物,你为什么不听?”仁宗将瓷器砸碎。张贵妃羞愧害怕,不断地谢罪,好久才得到仁宗的原谅。既然大臣能用定州红瓷器来贿赂后妃,可想其价值一定不菲。
另外,宋代定瓷釉色洁白晶莹,且施釉极其轻薄,使得很多积釉的形状很像泪痕:
民国《定县志》卷二舆地志物产篇货类·瓷载:“……《饮流斋说瓷》云:定瓷质极簿,体极轻……形源出秦境,妍细疑非人间所有,其开片者,皆绿柳文白骨而加以釉水有如泪痕者,亦为佳品。”[3]何其章等修贾恩绂纂.民国《定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本.
这里“泪痕”是定窑的艺术特点和魅力,指瓷釉面的流釉特点,定瓷流釉往往呈现条状,貌似垂泪,所谓被学者雅称“泪痕”。
目前可见的晚唐至金时期定瓷的铭文有几十种。其中的“官”“新官”“尚食局”“尚药局”等题铭一般是在烧窑前刻就刻于器物上的;而“殿”“苑”“慈福”“东宫”等大都是宫殿名称,是定瓷贡入宫后,再由宫廷工匠刻上的。
在上述各种题铭中,以“官”字款最为多见。一般认为“新官”是对“官”而言,即“官”在前,“新官”在后,应是官方认可的供官方征用瓷器参考所应达到标准质量的器物。关于“尚食局”“尚药局”,据《宋史·职官志》[4](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六十二).志第一百一十七职官四.原文:“殿中省监少监监、丞各一人,监掌供奉天子玉食、医药、服御、幄帟、舆辇、舍次之政令,少监为之贰,丞参领之。凡总六局:曰尚食,掌膳羞之事;曰尚药,掌和剂诊候之事……”记载,两局均隶属于殿中省,分别是负责皇帝饮膳和用药的机构。可见刻有“尚食局”“尚药局”铭文的是专供宫廷御膳和用药而制的。
定窑北宋时以优良的釉质、釉色和精细的刻划花、印花装饰而著称,各地瓷窑争相模仿[5]伍秋鹏.中国古陶瓷鉴定学.北京出版社,2011.(P145)。
《直隶定州志》卷四历纪·轶事引《博物要览》:“……近新仿定器如文王鼎炉、兽面戟耳彝炉,不减定人制法,可以乱真。”[2]
很多瓷窑都烧制具有定窑风格或某些特征的瓷器,形成了以定窑为中心的定窑系:
清同治《畿辅通志》卷七十四舆地志二十九物产二瓷器载:“定瓷珍于天下。江南好事者,往往蓄之,索诸定蔑如也。《定州志》。”[6](清)李鸿章等修.黄彭年等纂.清同治《畿府通志》.清同治十年(1871)修.光绪十年(1884)刻本.
清光绪本《大清一统志》直隶定州土产·瓷器载:“《太平寰宇记》:定州土产,《州志》:窑器珍于天下,江南好事者往往蓄之,索诸定蔑如也。”[1](清)和珅纂修.大清一统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石印本.上海宝善斋.
《直隶定州志》卷四历纪·轶事:“……色有竹丝刷纹者曰北定窑,北定窑南定窑有花者出南渡后。”[2]宝琳,劳沅恩纂修.直隶定州志.清道光咸丰间(1821-1861)刻本.
所谓“北定窑”,是指本文所述的在河北定窑白瓷,而“南定窑”则是指南宋后在江西景德镇烧制的仿河北定窑白瓷。受定窑影响和属于定窑系还有山西省平定窑、孟县窑、阳城窑、介休窑、霍县窑,四川省彭县窑,江西省吉安窑。
唐五代开始,我国瓷器大量外销。从“丝绸之路”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遗址中发现的白瓷也以定窑白瓷为最多。早期定窑白瓷主要是从西安出发,经新疆、中亚西亚至伊朗等地。唐代海上航运打通后,定窑白瓷从广州向南,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至印度,向西至阿拉伯,并由此远销世界各地。
同时定窑的制瓷技术也传至世界许多国家。据《朝鲜通史》,十一世纪时,高丽对外贸易最大的对象是宋。……与宋朝的贸易中输入的物品是绸缎、瓷器、药材、乐器等[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贺剑成译.朝鲜通史.三联书店,1962.(P101)。徐兢所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近年以来,……复能作碗、碟、杯、瓯、花瓶、汤盏,皆窃仿定器制度……”[4]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中国的瓷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P91-92)从徐氏记载和朝鲜出土古器来看,当时高丽制瓷以仿定窑器型为主,技艺尤精。除高丽外,定窑的制瓷技术在宋代还传播到今越南、日本诸地。
由于北宋后期的海外贸易越来越频繁,独具魅力的定窑瓷器也伴随着开辟新航线的延伸而大量出口到东亚、东南亚、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北非和东非地区。甚至经过上述国家和地区,辗转运销至欧美等地方。宋代以后,我国外销瓷器逐渐从内地转移到沿海地区,河北定窑从此退出了外销的历史舞台。
在中国陶瓷史上,定窑瓷器为辉煌灿烂的一章。定窑处于宋代陶瓷业百花齐放的发展时期,其器精美,远销海内外。随着北宋政权的灭亡,主要为官府制瓷的定窑逐渐衰落,但定瓷先进的烧造工艺被当时大量南迁的工匠传播到南方诸瓷窑。其制瓷技艺、管理方式及市场推广等诸多经验为明清陶瓷业走向官府垄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国古陶瓷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