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村庄家禽养殖模式创新研究

2019-02-20 02:34刘敬华
现代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家禽宠物村庄

刘敬华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常态思维得到广泛推广,但中国农村脱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乡村振兴”迫在眉睫。乡村旅游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便捷途径之一,从实践经验来看它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以往脏、乱、差的村庄环境,但在政府主导的城乡一体化浪潮下,景区村庄的乡村性缺失越发严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小农生活情调渐成过去,乡村独有的自给自足式家禽养殖模式也“难逃一劫”,这无疑削减了新时代农民的获得感。家禽养殖作为乡村的重要社会表征,学界主要集中在一般村庄的家禽养殖技术改进[1]、环境影响[2]、风险评估[3]、食品安全[4]等方面的研究,却鲜有对旅游引导下的景区村庄家禽养殖进行专题研究。基于此,笔者以产业融合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新时代景区村庄家禽养殖模式的创新路径,不断挖掘乡村的记忆载体,真正使乡村及其意象成为景区村庄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也为后续家禽养殖研究提供新视角。

1 景区村庄家禽养殖的新时代需求

1.1 政府层面的环保责任

村容整洁是景区村庄评判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响应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号召,还是遵循景区村庄创建的标准,各级政府无一例外地重视环保指标的考核。家禽养殖主要有农户散养和养殖场集中圈养两种方式,其中农户散养先前基本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政府介入多表现在禽流感疫情控制方面,而养殖场的废弃物作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之前也处于监管错位的局面。伴随乡村旅游的导入,各级政府严格控制景区村庄的家禽养殖模式,倾向于规模化养殖与处理,确保乡村环境干净无污染,例如浙江安吉县政府曾就明文禁止农户散养家禽,并配套处罚措施。面对环境保护的考核和建设要求,政府一刀切的家禽养殖约束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环保任务,但“回头看”似乎有些生硬。

1.2 居民主体的生活诉求

当地居民作为村庄主体迫切希望村落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其内心也一直向往城市景观花园,但又愿意保留乡村简单而又统一的生活方式,即在熟悉的乡土性社会享受自由自在的慢节奏小农生活,对家禽养殖也表现出强烈的诉求。居民主体大多认同乡村在居住基本功能上现代化,但生活方式应有乡土特色,此时的家禽养殖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的,更多代表着乡土社会的“原真性”生活形态,也传递着剩菜、剩饭等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的生态理念。此外,家禽养殖从某种程度满足了居民对营养健康的基本需求,“土鸡蛋、土鸡肉”等健康食品渐受原著居民的青睐,有时成为村民在城里人面前炫耀的“生活资本”。综上可知,伴随新时代到来,景区村庄居民对家禽养殖的生活诉求变得愈发强烈。

1.3 游客视角的乡愁体验

乡村旅游的客源以周边城市居民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人工绿地的喧闹空间中,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压抑促使他们时刻萌生逃离城市、回归乡野的念想,特别是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群。新时代下城市居民不再仅满足温饱,而更追求生活品质,期望工作与休闲保持平衡,乡村旅居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回顾自然经济时代的点滴,幻想有一亩良田、一间茅屋、一杯香茶、一群家禽,过着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般生活,如今的游客到乡村不再满足农家特色餐饮,更意在回味那些逝去的乡土气息。即便是尚未在乡村生活的新一代城市居民也期望回归乡土,因为村庄的自然性、天然性有很强魅力,享受乡野家禽饲养、“当一天农夫”等,新时代下游客对乡村旅游体验的品位需求逐渐提高。

2 景区村庄家禽养殖的价值演化

2.1 本底价值留存

最初,村庄小规模的家禽养殖主要是满足家庭营养需求与适当的经济贴补,呈现出较低层次的经济价值。伴随着乡村旅游业态的介入,家禽养殖的外部经济价值超出了家庭对家禽的固有预期,农家乐带来的可观收益调动了家禽养殖的积极性,有些景区村庄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家禽养殖,但在“原生态”的旅游消费观念引导下家禽养殖再次回归生态养殖、小规模的养殖。即便景区村庄的家禽养殖模式在不断转换,却依然保留其本底价值,家禽依然是先满足家庭基本需求,再去获取更大经济收益,只是此时的经济价值凸显出更高层次内涵,即家禽产品的高附加值。在农家餐饮与土特产购物的刺激下,家禽的经济价值不再是实物本身的价值,而夹杂乡村品牌附加值、生态健康附加值;家禽的加工制作也趋于精细化,家禽的每个部位发挥最大的效用,景区村庄家禽养殖的本底价值由低阶走向高阶。

2.2 旅游价值凸显

与常规景区不同,景区村庄以村落环境为基础,以乡村性为核心卖点,营造处处是景点的旅游氛围,游客放慢脚步品味当地风土人情,故聚落建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居民生活形态、民风民俗及传统农耕文化均凸显出较高的旅游价值。家禽养殖作为景区村庄生活形态的重要表征,从最初的乡土场域感知载体到如今独具乡村性的核心吸引物之一,缘于家禽养殖的乡土味,如一群鸭子在小溪里自由自在地游荡,与优美的村庄形成一幅具有旅游审美价值的乡野画卷。游客与家禽的频繁互动也诉说着一种情感寄托,每当看到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寻觅食物之时易触发游客内心的那种思乡或思母之情;每当听闻小朋友把家禽当做小宠物时,游客易回忆起儿时的天真无邪。伴随乡村游的深入发展,景区村庄的家禽养殖从一般的乡村旅游资源转变为独具乡村性的核心吸引物,凸显更高的旅游价值。

2.3 文化价值延伸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里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看待乡村事物应从当地文化背景入手,景区村庄的一切现象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村民喜欢把生了一窝鸡蛋的母鸡捆在一棵树下或者用绳子拴上一只坏鞋,游客总是感觉好奇,甚至指出村民虐待了家禽,其实,村民是用智慧的办法使母鸡更快地下另一窝鸡蛋,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庭营养需求,这看似普通却深藏着村民对生活的态度。 家禽养殖本是乡村的普通生产活动,经过旅游利用后家禽的孵化、养殖、加工等流程便成为游客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产品,工业旅游访问点、家禽科普基地与乡村民俗研学营地的导入不断延伸出家禽养殖的文化价值。此外,景区村庄家禽养殖也传递着一种重要的生态理念,村民用最生态的喂养方式守住最可信的肉类食品安全,更加展示出最朴素的健康文化价值。

3 景区村庄家禽养殖的产业融合

3.1 与健康产业融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健康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社会环境下,大众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更加严格。2017年,笔者对广西乐业县这一世界长寿之乡的20余位长寿老人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得知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主要以玉米、红薯、南瓜、大米为主粮,并吃豆制品和自种蔬菜,肉食以猪肉、鸭肉、鸡肉为主,不吃牛肉、狗肉,喜欢吃青菜,可见家禽肉类对长寿健康的积极促进效应。家禽养殖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应以大型企业为核心,逐步建立起集家禽生态养殖、家禽长寿食品研发、家禽产品深加工、家禽健康营养定制服务等为一体的家禽健康产业体系,搭建第三方家禽产品认证、溯源平台[5],让游客“看得开心、吃得放心、送得称心”,家禽养殖就有了发展后劲。

3.2 与旅游产业融合

传统的家禽养殖方式保留着较好的乡村性,而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6],景区村庄可开展以家禽养殖为特色的乡村体验游、以高端家禽产品为主的土特产购物游,重点形成集家禽养殖观光、家禽互动娱乐、家禽主题乐园、家禽土特产购物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体系,延伸家禽养殖的旅游功能价值。家禽作为乡村环境动态展示的关键要素,与乡村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景区村庄可开发乡村艺术写生项目,设立专门的艺术创作空间,以人流带动乡村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家禽养殖散户经营难以形成旅游效益,景区村庄应实现连片发展,建立起“生态家禽养殖业——生态家禽加工业——生态家禽乡村游”为一体的乡村产业链,重点突出乡村游的核心要素,以生态为根本,深化旅游产品。家禽养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应纳入到田园综合体的范畴内,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完善,逐步搭建起以家禽养殖为特色的家禽田园综合体,让村庄充满多元化的乡土气息。

3.3 与文化产业融合

“鸡和鸡蛋的先后关系”一直是一个科学难题,更是一个知识疑难,如何辨析二者的关系成为社会舆论焦点。首先,景区村庄以此为切入点,提供辩论大课堂,并延伸更多的关于家禽的文化知识,如家禽语言学、家禽微表情学、家禽生态学、家禽病理学等,逐步搭建起以家禽养殖文化为核心的科普基地、研学场域。其次,重振与家禽相关的乡风民俗,如杀鸡、鸭进行宗族祭祀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保障一方安康等寓意,增加仪式感体验项目;又如通过皮影戏的方式演绎“黄鼠狼偷鸡”、“金鸡报晓”等具有文化韵味的乡村故事,增加文化的可视性。再者,中国素有“斗鸡”的传统,在合法的前提下景区村庄可适度引入斗鸡育种、斗鸡娱乐等项目,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把“斗鸡”文化传承下去。最后,结合家禽养殖的特点开发家禽文化创意产品,如鸡蛋壳画、鸡蛋装饰品、家禽毛绒玩具、家禽卡通主题餐厅、家禽3D艺术馆等,重点做好家禽养殖衍生品的创意设计,提高附加值。

3.4 与教育产业融合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学校以室内课堂教育为主,户外的第二课堂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家庭的亲子教育越发受到关注与重视。基于旅游的季节性特点,景区村庄应充分利用周一至周五的空置时段与当地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单位建立第二课堂学习实践的战略合作,把家禽养殖科目纳入到生活常识普及课程,一则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二则最大化地利用家禽养殖产业资源,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旅游季节性问题。亲子教育除了室内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游戏类项目外,亲子教育融入到乡村生活,以生活化教育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景区村庄以“做一天小农夫”为特色,鼓励小朋友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情趣,如洗衣、做饭、拾柴、喂鸡、赶鸭、种菜等活动;也可通过乡村家禽乐园等互动场所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接触。家禽养殖与教育产业的融合应做好较为严格的卫生防疫、安全引导等工作,避免教学事故发生。

4 景区村庄家禽养殖的创新模式

突破以往的家禽养殖模式,根据家禽养殖的阶段特征、旅游需求及环保要求,以乡村性为核心,以产业融合为手段,重点延伸家禽养殖的多元价值,创建起景区村庄休闲家禽养殖的新时代模式。笔者主要从养喂、宠物、观光、养老、虚拟等家禽养殖模式进行一一阐述。

4.1 养喂家禽养殖

该模式主要服务于人体对肉类的基本物质需求,突出其本底价值,并与健康产业融合,强调养殖过程生态化、烹饪过程营养性、包装过程保鲜度,走产品品牌化道路。养喂家禽以小规模散养为主,主要喂养稻谷、米糠等生态食料,有条件的可开展林下养殖、稻田养殖、音乐养殖等生态循环方式,智能监测乡村环境承载力,注重家禽防疫工作,聘请家禽医生进行专业化指导,以生态健康为生命线,做好养殖过程的生态化处理。养喂家禽在农家乐烹饪过程中突出养生、营养价值,以煲汤为主,严格遵守食材选取标准及烹饪程序,以鸡为例,养殖品种以营养价值高的为主,如乌鸡、本地土鸡等,鸡蛋也是如此。养喂家禽除了在当地消费外,还涉及购物需求,景区村庄首先应建立配额制和质量标准,优先满足当地村民需求和当地旅游消费需求,最后才是购物需求,在此类消费中应注重加工与包装的保鲜技术提升,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旅游购物。养喂家禽模式关注生态、健康、营养三方面,并把它们融入到家禽养殖的细节中,如家禽选种、养殖方式及烹饪技艺。

4.2 宠物家禽养殖

该模式主要针对幼儿、青少年、宠物爱好者等人群,突出社会价值,并与亲子教育产业相融合,强调养殖过程的精细化、服务过程的人性化等,走亲情路线。目前宠物市场异常火爆,宠物狗、宠物猫、宠物猪、宠物兔等诸多类型,城市大大小小的宠物医院林立,宠物已然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伙伴,以雏鸡为代表的宠物家禽也备受青睐。景区村庄开发宠物家禽养殖应从宠物认养、宠物展销、萌宠乐园三方面入手。,首先,考虑到宠物家禽的生命较为脆弱,尽可能地放置在村庄专门的宠物养殖场所,游客可采取认养形式,保留所有权,利用休假时段前往村庄照看,平时可通过网络视频或在线监控设备随时关注宠物家禽的生长状况;其次,宠物家禽以毛色艳丽的小型可爱家禽为主,游客在经过专门养殖培训后可自行购买,村庄成立专门的宠物医疗指导小组提供24小时人性化服务。萌宠乐园主要引入宠物鸡、宠物鸭、宠物猪、宠物狗、宠物猫等,以宠物家禽为主题开展亲子互动娱乐活动,如老鹰抓小鸡、唐老鸭与米老鼠等故事演艺,重点凸显宠物乐园体验性与趣味感。

4.3 观光家禽养殖

该模式主要满足游客的审美欣赏需求,突出旅游价值,并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强调家禽养殖的选址环境、观光家禽的品种样式等,走视觉审美路线。目前景区村庄对家禽的配置与设计尚未重视,其实,观光家禽养殖可为乡村游锦上添花,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景区村庄应从家禽养殖的地点、种类、互动方式等方面入手。首先,观光家禽分别安排在不一样的乡村场景中,会产生别样的视觉观光效果,比如溪水中成群结队游荡的鸭子给人一种组织纪律感,池塘里嬉闹的飞鹅给人一种自由快乐感,山林下觅食的土鸡给人一种原生态、自然性的审美感,用心去设计便可给人不同的观光旅游体验;其次,观光家禽养殖应注重品种搭配、颜色搭配等,尽量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多彩家禽、具有力量审美价值的雄性家禽,凸显多样化、可观性的观光家禽养殖;再者,观光家禽也应设计较为人性化的互动环节,如池塘里划着小船与家禽亲密接触,山林下寻找编码家禽的踪迹等活动,重点突出娱乐性。观光家禽养殖以游客观赏为核心,注重情景环境设计,以优美环境衬托家禽美感。

4.4 养老家禽养殖

前面三种模式涉及雏形家禽、中年家禽,本模式主要考虑老年家禽归宿问题,以前的处理模式基本是炖着吃或者意外地死去,没有人太去关注它们的生死,而景区村庄家禽养殖的特色应从情感化角度思索老年家禽“安居”问题,老家禽养殖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强调以文化价值为基础,通过老年家禽的妥善安置与健康治疗传递一种良好的社会价值理念,即“善待老者”,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以此延伸其他文化价值内涵。老家禽养殖突出个性化设计、人性化服务,如搭建专门的家禽养老场所、派专家进行问诊治疗,这些均作为乡村旅游的资源访问点,一定程度上宣扬一种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老家禽养殖不以营利为目的,更多的是一种生命教育,以鸡为例,展示从破壳而出的雏鸡到中年鸡,再到老年鸡的生命历程,把它们拟人化、抽象化,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从呱呱坠地到孩童、青少年、中年,再到老年,最终走向既定的归宿,故老家禽养殖应作为生命教育事业来做,营造生命教育氛围,之后适度引入养老养生产业才更具有人文情怀。

4.5 虚拟家禽养殖

该模式主要以家禽养殖为原型,借助文化创意,适度延伸村庄家禽养殖产业的文化价值,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家禽养殖提供物质性原料,文化创意是将原型进行虚拟化创作,加入独具个性的文化元素,进而形成各类创意型产品,主要有家禽纪念品与装饰品、家禽玩具、家禽艺术品、家禽文化展览馆等诸多业态,突破了家禽固有的餐饮发展思路。首先,在家禽蛋壳上创作各种画像,如风景蛋壳、人物蛋壳等,借助家禽蛋壳这一载体,把乡村的传统意象植入到蛋壳艺术品中去,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其次,以各类家禽为创作原型,加工生产出家禽模型的树脂装饰品、家禽系列主题的毛绒玩具和线条优美的家禽艺术画画等,打破家禽单一使用价值,提升乡村万物的艺术品位;再者,以家禽为艺术虚拟载体,景区村庄可建立喜闻乐见的家禽3D艺术馆、家禽蜡像馆、家禽文学艺术馆、家禽开心农场游戏等,重点突出家禽养殖与现代艺术、现代科技及古代文学的交融性展示,增加艺术文化审美感。现实中家禽养殖主要为虚拟家禽养殖提供一些物质原料和灵感元素,故在景区村庄家禽养殖过程中应注重乡土性保护,让家禽养殖散发出独特的创作艺术魅力。

5 家禽养殖的新时代启示

家禽养殖本是社会分工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生产性环节,伴随时代变迁、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景区村庄家禽养殖的原生价值发生了转变,即在保留本底价值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出旅游价值、延伸出诸多文化价值。面对政府层面的环保职责、居民主体的生活诉求和游客视角的乡愁体验,景区村庄家禽养殖唯有走产业融合道路,通过养殖产业与健康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的相互融合逐渐创建起养喂家禽、宠物家禽、观光家禽、养老家禽及虚拟家禽等新时代的创新养殖模式,进而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新时代下景区村庄家禽养殖应以乡村居民为主体,以旅游消费市场为导向,通过个性化的创意产品提升乡村的品质,促成乡村的乡味和品位协调一致发展。其实,家禽养殖也传递健康生态理念、民俗文化内涵、生命教育意义[7],故在今后的家禽养殖研究当中建议学者融入人文学、社会学等学科观点。

猜你喜欢
家禽宠物村庄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抬起脚来
村庄在哪里
养宠物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