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云南省继2018年作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这个重大部署之后,2019年又提出了《关于“美丽县城”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建设“美丽县城”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夏秋转换之际一个晴朗的上午,我们从昆明取道昆玉高速,再转呈澄高速,进入玉溪市澄江县,穿过梁王山隧道,一出隧道口,就迎来了远处青山环碧水,村庄星罗棋布,近处高楼点缀的美丽澄江图景。是天时地利使然,还是科学谋划、奋力建设所成,我们都想借此次专题调研,就美丽澄江建设作番深入探究。
踏上这块土地的人都会问:为什么澄江这么美丽?为什么可以而且能够建设美丽澄江?我们的第一个回答是: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成就了美丽澄江图景,也成就了美丽澄江建设。
澄江以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为核心,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目前地球上同一纬度唯一保持Ⅰ类水质的湖泊,也是我国内陆湖中最深、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泊,是澄江县人民的母亲湖,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抚仙湖物种丰富,具有显著的稀缺性、独特性和水质不可逆性,其生物多样性对于整个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和云贵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供服务保障,对于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澄江因抚仙湖而闻名、而美丽。
澄江因优越区位而美丽。澄江连接昆明、玉溪,毗邻蒙自、曲靖,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澄江位于昆明市东南,距昆明东站52公里,距玉溪市红塔区93公里,距蒙自、曲靖200多公里,属于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三湖生态城市群、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澄江有2000多年的建制记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澄江是古滇国的发源地,历史上为郡、路、府、县治地,作为自古以来的滇中名郡,文化淀积深厚,曾有“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淳”的美誉。特殊的地理优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澄江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民间傩戏关索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众多,有立夏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踩花山、龙泉寺上元会、禄充祭洞等。澄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悠久的历史文化而美丽。
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澄江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建生态、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美丽澄江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是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11个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等10个国家和省级试点。二是自云南省实行26个生态功能区县绩效考核以来,澄江连年名列第一。“十二五”末在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和省政府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考核中,澄江均获第一名。三是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5%,突破百亿元大关,县域经济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全县整体脱贫。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澄江建设的指导思想。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环境保护,重在污染治理,要以重点湖泊、河流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综合推进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澄江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落实好中央和云南省对抚仙湖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抚仙湖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高位统筹抚仙湖的保护与发展,全力保护好抚仙湖Ⅰ类水质,守护好澄江的绿水青山。
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落实省委关于“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着力打造“抚仙湖生态圈”,做到天蓝、水绿、土净,七彩澄江的发展思路。中共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山湖同保、水湖共治、产湖俱兴、城湖相融、人湖和谐”,高位统筹抚仙湖保护与发展。中共澄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将澄江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把以抚仙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好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县之本、民生之要、发展之基。
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编制规划。编制《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澄江县抚仙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澄江县城乡总体规划》。二是建立和实施河湖长、山林长制,省市县一把手担任总河湖长,负总责;基层领导担任河湖长、山林长,具体负责,责任到人。三是实施“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雷霆行动和新时代“仙湖卫士”行动。四是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镇建设管理、金融工作和“仙湖卫士”党群等4个工作委员会,探索乡村和部门“双召集”吹哨制度,加强干部、党员、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湖泊保护条例,认真落实“网格化”和“双随机”环境监管,深入开展多部门联合联动执法。
放眼澄江山水,以抚仙湖和县城凤鹿镇为核心,各级党委、政府规划了一幅“山水一体、园林相宜”“湖清城美、湖城共融”“城乡交融、共同发展”的美丽澄江图景。澄江县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美丽澄江建设。
以“美”为归旨。建设美丽澄江,要以“美”为归旨,统揽建设全过程。“美”是一种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感,没有一个标准,这是“各美”;但“美”也有共同的感受,即大多数人都认为的“美”,这种美叫“共美”。建设美丽澄江的“美”就是“共美”,这种“美”的理念要贯穿建设美丽澄江的始终。也就是说,修一条路、建一个小区、保护一块湿地等每个工程,都要呈现“美”的结果。美丽澄江的“美”应该包括自然环境的大美:天蓝、水绿、土净、林茂、空气清新等;城建的精致美:乡情、特色、自如、灵性、整洁、精细等;人的身心美:健康、卫生、文化、文明、诚实、守信、友善等。
在“山”字上用力。对于澄江来说,山是水之源,山也是水之归。要做到有山有水,凡山能见水,在山可触水,就要在“山”字上用力。澄江县坚持省委提出的“森林抚仙湖”“七彩抚仙湖”思路,在“山”字上用力,大力绿化荒山,科学绿化荒山,应绿尽绿,在15.17万亩林业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35.69%的基础上再加大力度,力争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七彩抚仙湖”就是科学绿化荒山,就是绿化有科学规划,全面推进生态移民退出地块生态修复、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治理、林草地建设、森林管护、面山绿化,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可观的青山。
在“水”字上下功夫。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灵,治水保水,澄江人民有着丰富的经验。澄江在“水”字上下功夫,树立全面的“治水”观念,一是要确保水清,二是要确保水动,三是要确保水流。水清是基础,水动是灵性,水流是活性。澄江应该而且也有条件打造成“高原水乡”,特别是要使流经县城的水清起来、动起来、流起来,增加灵性、活性,改变人们只对抚仙湖感兴趣、不对县城感兴趣的状况。
在“园”字上尽心力。澄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着力发展庄园经济。澄江县在建“园”上,已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已建成玉溪庄园、木森庄园、抚仙湖大樱桃庄园、吉花荷藕等10家精品农业庄园,玉溪庄园获国家级旅游生态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称号,木森庄园、玉溪庄园、大樱桃庄园获省级精品农业庄园认证。
在“城”字上做文章。澄江城市建设上有规划、有布局,中共澄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以争创全省最美丽县城为抓手,加快建设“湖清城美、湖城共融”的新澄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坚定聚焦“三个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的总体建设思路。在城市建设上完善城乡规划布局,完成城乡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加快四个层面的规划编制报批,形成层级清晰、相互协调、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统筹推进“一城三镇八村”建设,县城做加法,打造中心城区、广龙小镇、寒武纪小镇“一主两副”城市格局;湖边做减法,形成以特色小镇、特色乡村为重点的“三镇八村”格局,丰富城乡内涵,做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在“城”字上做文章,体现到城市规划建设上,一是要有特色,二是要反映历史,三是要有文化,四是要有灵性和美感。
在“人”字上绘蓝图。澄江美不美,到澄江来感受景色,接触一下当地的人,就知道了;没有到澄江来,接触一下澄江的人,也就知道了。对于一个地区的了解来说,这个地区的一个人就是一道风景。“美”的人给人予美的风景享受,“人”的美才是一个地区风景的真正的美、回味的美。建设美丽澄江,归根到底体现在“人”的文明进步上。澄江制定了《澄江县市民公约》,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一是从学校教育抓起,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二是重视成人教育,提升文化素质、文明素质;三是重视社会生活教育,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这样,围绕“人”字,描绘美丽澄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