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平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路径目标理论,能够为实习生确定完整的实习护理方案,以培养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为主,进而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肾内科中肾脏病出现情况较多,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才能有效缓解患者复发情况。由此护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选择路径目标理论教学,才能在临床护理实习中,促使实习生护理能力增强。
将在我院肾内科实习的80名护理实习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名。实习生入院实习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9月。对照组中男性实习生有4名、女性实习生有36名,年龄在21~25岁,平均年龄(22.5±0.8);观察组男性实习生有3名、女性实习生有37名,年龄在20~24岁,平均年龄(21.2±0.6)。通过对比两组实习生的一般资料,并未发现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价值。
对照组所采取的带教方式为传统教学理论,教授实习肾内科护理知识。
观察组采用路径目标理论护理教学,目的是为帮助实习生掌握丰富护理知识。并确定实习时间,以周为单位开展教学,具体教学内容为:第一周,首先确定带教教师,保证带教教师具有责任心与教学意识,为护理实习生讲解护理知识[1]。其次帮助护理实习生理解科室制度,对肾内科的护理要求了解,确定自身实习内容。由带教教师负责对实习生护理知识教学,按照实习内容为实习生分配护理工作,促使实习生的操作行为更为规范化。确保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疾病的复发特征了解,熟知药物的食用标准以及用后副作用。最后实习生要具有求知欲,对护理知识学习要虚心接受。第二周由带教教师加深对实习生护理知识的教学,实习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肾内科疾病知识,并在带教教师的指引下对患者开展护理,同时实习生能够掌握判断疾病的方式[2]。第三周加强实习生开展护理工作独立性,有实习生独自对患者进护理,与患者之间交流,增加与患者之间感情。同时在这一期间,护理实习生应该具备应急能力,对患者突发的情况及时解决,有效缓解肾内科患者病情的复发情况。在带教教师的帮助制定护理计划。这一过程中,实习生能够深入理解病理,掌握护理要点,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已经储备丰富理论知识。第四周,最终由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评价,指引实习生写病例,完成临床护理方案,对实习生进行测评。
在本次研究之后,对在我院肾内科护理实习生的知识水平、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测评,并将实习生成绩制表[3]。
在对本次研究数据分析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量单位通过(±s)表示,并用t值检验。若p<0.05,则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40名实习生在测评中,理论知识水平、动作操作能力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分对比表
由于肾内科疾病类型较多,科室护理要求也在跟随患者的需求而变化。由此在开展护理教学时应当利用更为合理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教学,确保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学完更为准确得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具备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对患者进行护理,以此在提高实习生能力的同时,促使护理教学质量提升。采用路径目标理论作为护理教学依据,能够优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理论教学的死板方式,活跃护理实习生的思维,能够在科学的氛围中学习护理知识。而路径目标理论中指出,以目标教学为基础开展护理教学,能够不断提高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拥有积极心态面对肾内科患者,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路径目标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肾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值得护理教学的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