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人教部编教材
授课教师:陈述
单位: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学部:初中部
学科:历史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繁杂,但是教材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地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1.知道经济特区建立的目的、过程及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及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意义。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的兴趣、态度不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
四、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2.本课难点:从区域角度展现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義。
3.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4.课前导学:查找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
5.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营造课前氛围:课间播放《春天的故事》,准备上课。
(一)导入
教师:欣赏《春天的故事》,其中老人指谁,圈指什么?
学生:老人指邓小平,圈是设立经济特区。
教师出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深圳的对比。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大都市,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二)开放背景
教师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说说当时中国经济形势是怎样的?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发言得出结论:中国贫穷落后。了解关起门来搞不成现代化,中国的国门必须打开。
教师总结对外开放的原因,对外开放的条件。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找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关键词。
学生读书发言,提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WTO等关键词。
(三)开放过程之经济特区
教师出示邓小平原话,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设置经济特区。
教师出示材料。
教师:请大家思考,特区特殊在哪里。
学生思考:经济特区“特”在什么地方?了解特区的特点。
教师:最早的特区是哪几个城市?
学生结合地图,指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了解特区的地理环境)
教师出示地图: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学生得出结论:毗邻港澳、重要侨乡。(通过地理环境,明白在这些地方设置特区的原因。)
教师展示特区的代表深圳:你知道深圳诞生了哪些著名企业吗?
学生举例回答。
教师出示图片:1980—2017年深圳经济增长表,展示深圳奇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学生总结出特区的作用:有利于吸收外资;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课本勾画,随堂小练。
(四)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教师结合课本地图,说说我国是如何扩大对外开放的。
学生看书总结归纳: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沿江、沿边、省会)。(掌握观察分析地图的能力。)
教师播放视频:上海浦东。
学生了解浦东的巨大发展。
教师:南京有哪些经济开发区?我们身边有哪些外资企业?
学生联系现实,切身感受。
教师总结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课本勾画,随堂练习。
学生课本勾画。巩固提升。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师出示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
学生: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教师出示材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师: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1994年成立,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师出示材料:看图思考,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有怎样的意义?
学生: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师:课本勾画,随堂练习。
学生总结这一章节知识。(巩固提升)
师生总结:
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
(六)展望
教师: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有哪些重要表现?
学生自由发挥。感受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培养爱国之情,责任意识。
教师:国家领导人说:以开放发展引领经济全球化步入新时代!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改变世界。
六、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历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整体思考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分析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历史。
3.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