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莲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低分子量肝素钙(LMWH)由肝素分离或降解得来,分子量低,与普通肝素具有相同的抗凝血酶活性,抑制凝血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注射吸吸收好,抗凝效果强,半衰期长,抗血栓作用迅速持久,生物利用度高,对内部和外部血栓和动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适用于静脉血栓栓塞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1]。低分子量肝素钙的副作用主要有皮下出血,出现注射部位的血肿、硬结和疼痛等[2]。据国外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的大出血率为3.1%[3],一旦发生,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及查阅相关文献,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2018年5月-2018年12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共57例,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43岁-88岁。所有患者均无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和抗凝禁忌证,腹部无疤痕、颜色及皮温正常。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注射。遵医嘱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 IU皮下注射5 d-7 d,1次/12 h。
2.1 注射部位 不适当的注射部位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主要原因[4]。传统的皮下注射部位主要在上臂三角肌的外缘,其次是前臂、大腿外侧,这些注射部位范围小,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容易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硬结。而且由于上臂脂肪层较薄,毛细血管网较少,不利于药物溶液的吸收。在注射过程中,针头很容易穿透脂肪层进入肌肉组织。另外,腹部的径向注射不能左右交替,这会增加相邻注射流动区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未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可引起疼痛,使皮下血肿症状更明显。
2.2 注射方法 注射过浅会注入皮肤浅筋膜区,此区域神经和血管分部较密集,易引起明显疼痛和皮下出血;太深会被注入肌肉层,引起局部血肿,疼痛明显,生物利用度降低[5]。另外,针头倾斜进入皮肤或挤压皮肤的手在注射过程中松动,导致针头扩大区域明显疼痛,内外穿刺点不在同一位置,这可能会导致皮下出血。如果推药速度过快,会使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刺激性增强,疼痛感也明显增加,并且可能形成影响药物吸收的硬结。针头移除速度太慢,或针头没有沿注射角度拉动,导致一些药物渗透皮肤并引起疼痛和瘀斑。
2.3 排气方法 由于药物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如果在注射前排气不合适,则针尖会有残留液体。插入针头后,溶液的一部分渗透到皮肤的浅表面,刺激丰富的神经末梢,增加疼痛。渗入毛细血管也可引起瘀斑或血肿。根据原则,一次性注射器中的乳头和尖端的残留量为0.07 mL-0.08 mL,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剂量非常小(<1 mL),按常规排气方法,总会有0.07 mL的药液残留在注射器内,导致药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2.4 按压方法 研究表明,拔针后压迫不当是皮下出血的重要原因[6]。注射完成后,按压棉签,然后拔出针头。拔出针头后,棉签按压会立即增加皮肤刮伤程度,增加注射部位的出血量,增加疼痛。按压时揉搓会引起腹壁毛细血管扩张、出血。如果按压时间太短,可能会导致皮下出血,按压时间过长,瘀斑直径较长。
2.5 其他 药物抗凝效果较弱。如果与阿司匹林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会影响血小板聚集并引起皮下瘀斑。
3.1 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预防血栓或栓塞性疾病(外科或骨科手术后);治疗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冠心病,脑梗塞);在血液透析中预防血凝块的形成。禁忌证:对低分子量肝素钙过敏者;患有凝血病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脑血管出血或其他活动性出血者(除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度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者;肝肾功能损伤者;患有严重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急性、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脑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孕妇。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以及任何全身系统出血的倾向。每次用药前检查患注射部位没有瘀斑、硬结、疼痛和其他不良反应,警惕有出血的可能。
3.2 注射部位 (1)上臂三角肌的下缘:注射范围小,皮下脂肪层较薄,皮下组织较薄。容易穿透肌肉层,肌肉层富含毛细血管,穿刺后容易形成深部血肿。(2)腹部:腹部注射是首选,因为注射面积大,皮下脂肪,皮下温度恒定,毛细血管相对较小,且脐周有丰富的腹壁静脉网,容易分散和吸收脂肪中的药物,且操作简便,特别适合需要在床上休息的患者[7]。注射部位位于腹部脐部5 cm处,脐部下方5 cm处为上下边界,左右为10 cm(避免脐周长1 cm-2 cm),并定期旋转注射部位以确保患者的脐周4象限每象限48 h只能注射一次,每个象限的两次注射相距约2 cm。在1个疗程中,注射不在同一部位重复,因此皮下注射后局部药物浓度较低,降低出血的发生率。注射时避免皮肤损伤、手术疤痕、斑点或瑕疵。
3.3 注射方法 首先患者平卧屈膝位或者坐位。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促进药物吸收,加速药物浓度降低,这种方法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8]。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患者腹壁的皮肤5 cm-6 cm,形成皱纹(患者也可以捏住皮肤)。夹紧部分的皮下空间增加,药液容易扩散。同时,垂直腹壁的皮下注射针易于固定,以确保注射深度,并具有皮肤层以防止液体渗入真皮层。垂直针插入减少了针与皮肤和皮下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患者的疼痛阈值。右手以握笔持针式在皮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针(深度为1/2-2/3,或者根据患者的肥胖和瘦弱来选择针的深度。垂直褶皱方法可以始终将液体均匀地注入皮下脂肪组织,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回抽是否有血液回流,推药液应大于10 s,整个过程中维持皮肤褶皱状态。注射完毕,在停留10 s后,沿针的相反方向拉动针,使得液体基本上可以扩散,并且皮下组织可以充分吸收针前面的剩余液体。用棉签轻轻按压穿刺部位。保持手推注射器姿势,垂直拔出注射器。
3.4 排气方法 注射前无需排尽空气,由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量很小,如果按常规排气注射器中将残留液体药物,导致液体剂量不足。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废气,液体经常从针溢出并附着到针的表面,这在注射期间损伤表皮毛细血管,导致局部皮肤瘀斑。使用1 mL注射器抽吸安瓿中的液体,然后泵入0.07 mL空气,干燥针头上的剩余液体,并使针头下降。空气的密度小于液体,并且它将与液体一起漂浮在同一个注射器中。在液体上方,空气被挤压到活塞端,并且在注射时不需要排出气体。在注射后少量空气进入针腔,起到阻塞液体药物的作用,不仅避免刺激针尖的残留液体,还使药液得到充分利用。
3.5 按压方法 拔针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患者保持皮肤受压,用指尖轻轻按压针眼,提高按压部位和按压区域的准确性。按压时间为3 min,皮肤的按压力为1 cm-1.5 cm。按压时要注意避免揉搓和热敷,防止血管扩张造成大面积皮下充血。凝血功能障碍或高剂量抗凝剂可以适合延长压缩时间。
3.6 不良反应的处理 皮肤瘙痒,发红:用碘伏擦拭缓解症状。局部小血肿:自行吸收,冷敷。硬结:喜疗妥软膏涂抹。大面积血肿:立即报告医生停药,必要时进行穿刺抽吸或者手术。
3.7 健康教育 在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时,许多患者担心腹壁注射会磨损内脏,腹壁上的小出血点太密,这种不良情绪会加剧痛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理解药物的性质和不良反应情况,在进行注射的时候会很好地和护士配合。除了教导患者及其家属控制方法外,还需要使患者及家属注意和自我监测,如注意大便、尿液颜色、皮肤粘膜和牙龈出血倾向。在用药期间,不能加热腹部以避免增加出血风险。不要抠鼻子,用软毛牙刷,注意安全,尽量避免碰撞和跌倒,如果有任何异常,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的患者无1例大出血,5例注射部位皮下充血,2例疼痛,1例皮肤痉挛红肿,1例硬结。效果较好。
正确的抽药、注射和护理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改进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减少了出血、皮下淤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痛苦。通过健康宣教,注射时垂直进针,注射器内少量空气,轮换注射部位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局部创伤,减少皮下出血,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