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红宽
(河南省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南乐 457400)
随着猪肉市场的日渐繁荣,生猪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一些农村饲养户或者中小型养猪场因此忽视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导致许多疫情发生,使生猪死亡率提高,对养殖户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应针对猪防疫中的常见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以此提高猪防疫效果。
在生猪养殖中,一些中小型养殖场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使养殖环境变差,引发许多疫病,反而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选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为了交通便利,通常将猪舍建设在临近公路之处,多为主干道两侧,为疫情发生埋下隐患;一些养殖户管理不够科学,仍然沿用传统养殖模式,为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不但不利于打扫卫生,还对疫情防治工作带来极大阻碍。在布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猪舍分区不够合理,内部的生活区、生产区、管理区混乱,界限不明确,甚至一些养殖厂未科学设置各个区域,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
许多猪场设置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饲养者的理论水平较低,防疫意识淡薄,一些饲养者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认为注射疫苗会增加饲养成本,因此排斥防疫工作,甚至没有想过加强猪舍的免疫防范管理;一些饲养者不考虑实际情况,在利益的驱使下,采用短期育肥的方式逃避注射疫苗,以此来达到防疫效果;一些猪场在防疫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疫苗剂量、时间、程度不足,导致生猪在防疫后受到伤害,甚至防疫失效,由此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在疫苗运输中,许多疫苗需要在低温状态下保存,但事实上,一些疫苗暴露在室温环境下,尤其是在夏季,当温度超过30℃常常会使疫苗瞬间失效,无法达到防疫效果。此外,疫苗在注射时不够科学,由于注射人员个人技术有限,缺乏科学指导,疫苗配置和注射位置不当,或者因没有对生猪有效保定,导致注射量不足,无法达到预期防疫效果[1]。
因部分养殖户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疫病防治意识不强,当出现病死猪后,无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上饲养场的规模相对较小,饲养户不愿意承担无害化处理产生的经济投入,常常将病死猪随意丢弃或者就地填埋。此外,一些饲养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将病死猪投入到市场中进行销售,对动物市场秩序与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对于中小型养殖场来说,由于占地面积较小,农村养殖户可将猪舍建立在自留地中。在选址方面,应尽量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之处,如若必须建立在主干道附近,应建立隔离带,以免疫病传染。在猪舍建成之后,应合理布局,在入口处设置消毒室,对往来人员和设备进行消毒,明确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域管理区,并设立隔离设施,定期对生产区进行消毒,严格控制饲养环境,以免为疫病传播提供助力。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应严格按照国家防疫要求,对生猪进行有效的防疫;还要树立长远眼光,在接受疫苗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免疫程序,使该程序贯彻落实到生猪出生到出栏的全过程。根据猪舍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疫苗的类型,并严格规定科学指导防疫,只有增加疫病防控方面的投入,才能够确保生猪的健康,保障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还可避免病猪流入市场,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此外,还应做好动物防疫物资保障工作,配备疫苗冷藏车、冷藏库、冷藏柜等冷链设施,确保采购的疫苗能够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存储,通过构建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免疫效果不受影响。
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对防疫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对此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防疫工作更加系统、规范,保障防疫质量。同时,还要适当提高基层动物防疫站人员的待遇和生活质量,上级部门加强对农村猪防疫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拨款等方式,加强农村防疫队伍建设,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疫苗,提高防疫者的工作技能与覆盖面,进而使猪防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建立集中无害化处理厂,引入焚烧炉等相关处理设备,落实各项管理者的工作与职责,使病死猪得到无害处理。
(2)针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应同步建立覆盖该区域的无害化处理场所,针对病死猪以及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3)加强对非法处理病死动物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使饲养、经营、屠宰、运输动物与加工、储藏动物产品的企业进行无缝对接,使违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以免病死动物流入市场,确保动物产品市场的绿色健康。
综上所述,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感染疾病,影响猪的健康,应及时做好防疫工作。对此,饲养者应提高防疫意识,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健全无害化处理设施;防疫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作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落实好生猪防疫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