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02-19 21:50
山东纺织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山东省纺织服装

亓 延

(济南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纺织服装产业是山东省内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创造国际化竞争新优势的重点产业,是山东省万亿级重点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山东省工业加快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迈向产业中高端的主战场之一,对拉动内需消费、稳定工业增长、转换增长动能、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积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1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

山东纺织服装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不断开展,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2017年全年,山东省纱、布、化学纤维和服装累计产量分别为876.8万吨、121.1亿米、82.1万吨和27.93亿件,分别占全国的21.65%、17.40%、1.67%、9.705,同比增长幅度为1.42%、2.98%、-7.65%、-2.77%。其中棉纱产量799.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9.10%;印染布产量28.7亿米,占全国的5.47%。在宏观经济和行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仍继续保持和稳固了综合经济指标全国第二的产业地位。[1]

2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2.1 知名品牌仍少,时尚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高品质的流行产品和高科技含量的纺织服装产品。[2]山东省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深厚的纺织服装历史文化沉淀,为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走高端发展之路打下了坚持的基础。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主要以产业链上游为主,纺织产业强势,基础雄厚,企业规模比较大,实力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如此,山东省虽然目前有鲁泰、即发、如意、舒朗、希努尔、南山、耶莉娅、岱银、东升等本土品牌,但是市面上大都是国际品牌和省外品牌,能真正叫得出口的山东省纺织服装名牌还是很少。在2015胡润服装家纺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前九大品牌中福建有3个品牌上榜,上海和浙江各有2个,北京和江苏各有1个品牌,山东省无一品牌上榜。2014年颁布的《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曾指出,山东省服装、家纺时尚创意产业设计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女装、童装、外衣化针织服装相对薄弱。可见,提高时尚创新能力,赋予纺织服装设计产品高附加值,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是当前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2 生产成本高,劳动力资本上涨

山东是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大省,但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出口产品仍存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问题,很多企业出口利润仅靠数量的增加和廉价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近期随着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导致价格下降、“缺工”现象的出现。原料成本方面,以棉花为例,2012年以来我国棉花价差在波动中持续扩大。目前,国家对进口棉花实行配额管理,国内用棉与国际市场不接轨,形成“高价棉差”,严重削弱了棉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于产品属于终端产品的品牌企业来说,导致产品出场价格的小幅提高难以抵消原料成本的上涨幅度。[3]

劳动力成本方面,纺织服装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不住等问题。尽管2013年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普遍上调工资20~30%以上,但仍存在招不到人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开工等现象。近年来山东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出口额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出口数量的增长,纺织服装出口单价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受海外低工资国家竞争压力的影响。如何解决原料成本增长及招工难等问题,也首当其冲。

2.3 生态意识淡薄,能源制约严重

山东省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和探讨能源管理、新技术和环保材料在棉纺织行业、化纤行业、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再生化纤和废旧纺织品在产业纺织品行业中的应用等问题,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当前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仍然伴随着巨大的资源能源耗损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众多行业中,纺织服装产业对环境的污染非常明显,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纺织印染行业在全国所有制造业污水排放量中排第五位,并且很难处理,回收利用率极低,纺织行业中最低的是印染行业,废水回收率只有百分之七。[4]

山东省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定位于生产和出口较低级的资料粗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走“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发展道路。在高产量的同时,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水、电、化石燃料、纤维原料等能源,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纤维原料的不同和纺纱加工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污染方式和程度也不同。由此可见,山东省在回收循环再用生产资料和消费废旧纺织品服装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作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是资源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的大户,如何尽快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尽可能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轻环境污染,也是当前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4 专业人才匮乏,院校规划不合理

随着近期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推行,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纺织服装人才引进与培养问题也日益暴露。缺乏高素质的纺织服装设计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营销人才是当前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另一难题。一方面,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由于从事“贴牌加工”业务时间较长,又大多以追求直接利润为主,加上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业人才引进极少,储备少,因此导致企业员工学历普遍较低,从事纺织服装设计、制版、工艺的专业技术人员少,许多纺织服装企业甚至没有设计类人员,极大的妨碍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近期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时尚化、绿色化、科技化”三化的融合和发展,对纺织服装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会设计、生产、工艺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对会使用高科技、开发软件、懂市场营销的全方位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

山东省目前有纺织服装专业的院校如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泰山学院等近20所,设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等专业,既有艺术生,也有普文、普理生,每年向社会输送学生近两千余名。尽管如此,由于学校专业教学规划不合理、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教学模式理论化、实践动手课程少、师资力量缺乏等原因,导致毕业学生与纺织服装企业需求的人才还有很大的差距,虽有大批学生可用,但是真正适应纺织服装企业技术岗位的“人才”却没有,很多学生由于不适应工作岗位选择跳槽或者转行,即使能够在企业就业,也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找不到合适人才,很多中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不得不把视线转向省外知名服装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老牌知名纺织服装院校,甚至在产学研合作上也选择了省外知名服装院校,这是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大损失。

3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快自主创新,实施品牌创新

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必须抛开原有低成本、粗放型发展模式,走高端纺织服装发展之路,改变只为制作服装、销售服装的传统观念,向“品牌附加值”观念转变,打造省内知名女装品牌,进行设计、文化、资源创新。首先,要从本质上提升品牌设计创意水平,大力培养高端纺织服装设计师队伍,培育品牌文化内涵,加强培育和建设纺织服装创意园区。其次,以优势品牌为龙头,带动其他品牌企业进一步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品牌文化及科技含量,融合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利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高科技手段,极大地提升自主品牌的文化价值和附加值。再次,鼓励品牌企业进行国际交流,学习先进国家创新创意观念及技术,提升设计师队伍设计及时尚审美能力,可聘任国际著名纺织服装设计师来企业任职,也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时尚设计中心和产品开发中心,加强纺织面料与终端服装、家纺等产品设计之间的协作,形成创意资源无缝对接,促进山东省企业从制造到创造,最终向创意升级跨越。

3.2 低碳环保生态型发展,摆脱能源制约

由于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绿色、低碳、环保、生态等问题逐渐彰显不同企业之间竞争能力的差异,可以说环境问题为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开拓了新的市场机会。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应该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废旧物、废弃物、消费等各个环节做好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生态等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纺织服装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体制,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标准体系、强化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尽可能的减少对水、电、化石燃料、纤维原料等能源的使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还要对工业废弃物等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或者杜绝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更应加快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积极研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低碳型、绿色生态型新面料、新设备、新工艺,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

从国际环境看,环境问题也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和贸易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面对后危机时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定制的碳足迹、碳关税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设置的低碳贸易壁垒,山东省企业必须具有低碳生态思维,树立绿色品牌理念,开展科技创新,这既是纺织服装企业主动应对碳关税等新型绿色壁垒的重要措施,也是获得对外贸易新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5]

3.3 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要摆脱附加值低、以数量取胜的现状,必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快速发展。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应运用最新科技,结合行业特点,实行智能化、科技化发展。首先,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制,根据设计、生产、制作、销售、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技术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并制定新的决策,做到统筹管理整个过程;其次,研究开发可贯穿产业链始终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结合相关软件及信息辅助系统,使企业从设计开发、面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及终端消费各个环节做到紧密衔接、智能控制,提高时间和效率。还可以以运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废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纺织行业的节能减排;再次,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科技、电商平台等新兴工具与手段,拓展线上线下各类渠道,巩固国内营销现状,同时发展跨境业务,实现市场新突破[6]。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山东省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争取走在全国前列,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飞速发展。

3.4 提升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国际人才引进

地区产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当前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山东省急需引进、培养大量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山东省政府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国内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为当今山东省纺织服装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山东省行业协会应合理规划行业人才结构,适时开展纺织服装发布、服装设计大赛、服装模特大赛等活动,通过大赛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山东省纺织服装院校应结合产业实际,同企业联合培养,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调整教学模式及教学大纲,打造产学研共同发展目标,共同培养适合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适应“科技化、时尚化、绿色化”三化融合高级管理、设计、技术、策划、营销和科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也应注重对本土专业人才的包装和宣传,扩大本土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还可以和国际高级纺织服装企业、品牌、设计师合作,引进国际高级纺织服装设计人才,提升山东省纺织服装设计品位,建立和引进知名的纺织服装设计培训公司,制定优惠的政策引导企业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造就一批熟悉国际质量技术标准认证、熟知国际国内惯用标准知识、掌握出口产品生产技术的国际化人才[7]。

3.5 拓展发展空间,走国际化路线

对国内市场来说,售后服务平台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市场是以消费者消费为导航的市场,消费者的态度直接决定产品利益的高低。除让消费者买到好的产品、好的技术以外,好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应向电子产品、房地产等行业看齐,进一步开拓完善服装售后服务系统,加强物流配送、上门订制、退换及修补服务,做到给消费者最贴切的服务,促使纺织服装企业多元化发展,这也是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一。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虽已初具规模,综合竞争优势明显,但对于国际市场,仍然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曾提到,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随着行业的变化和新旧动能的转化,国内外知名品牌都在进行企业调整和重组,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应该抓住这大好时机,积极与国际品牌开展合作,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首先,可通过收购、入股、合资经营等形式进行境外投资,集资整个国际资源,不断扩张国际影响力。其次,还可在国外设计研发设计中心、销售公司等,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科技、电商平台等新兴工具与手段,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培育新型业态,努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最终目的是改变原来“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格局,变为“中间在外,两头在内”的全球产业布局,促进纺织服装行业的新发展。

总的来说,近年来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目前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要想继往开来地再创辉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抓住机遇,遵循“低碳”原则,做到“科技化、时尚化、绿色化”三化完美融合,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纺织服装专业先进人才,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山东省纺织服装
澳洋纺织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让人心碎的服装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山东省即墨市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