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徐天宝
没有桑蚕,何来丝绸?没有丝绸,何来丝绸之路?没有丝绸之路,何来“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个简单的逻辑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无论是作为农耕经济的支撑,还是维系东西文明的交流,桑蚕丝绸产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早在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就已是我国的重要丝绸产地。成语“齐纨鲁缟”中的“纨”和“缟”,就是当时天下流行的两种丝织品。《史记》与《汉书》更是记载,“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
统计数据显示,山东丝绸产量最高时,占全国丝绸产量的70%以上。然而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山东的丝绸产业发展,已经“悄无声息”辉煌不再。我们只能用像形容其他产业一样的措辞来形容丝绸产业:山东是丝绸“大”省,不再是丝绸“强”省。
山东丝绸产业衰落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从“大”省到“强”省的跨越,瓶颈在哪里?
从技术层面来看,山东丝绸产业的发展,可谓占尽优势。
首先是山东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是种桑养蚕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桑树产叶量高、叶质好,能满足至少三季养蚕所需,更重要的是桑蚕上蔟时温湿度适宜,蚕茧的解舒率高。来自国家纤维检验局和国家质监总局的检测检验结果表明,山东的茧丝长平均1130.8 米,解舒丝长701.7 米,分别比全国主产区平均值长134 米、100.6 米。
而山东全省保有桑树品种资源有450 多个,保育桑蚕品种资源130 多对,是全国现行推广的蚕种资源保育数量最多的省份。全国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在山东,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山东生丝,居全国之首的丝绸织造能力,这些都是山东丝绸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有专家分析说,作为丝绸产业大省,由于长期依赖国际市场,并且在终端产品研发和营销领域的长期缺位,山东丝绸产业一直在全球丝绸产业链上扮演着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供应商的尴尬角色。这只是山东丝绸产业衰落的一个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造成山东丝绸产业大而不强、发展迟缓的,还有一个需要警惕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在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很多政府主管部门,甚至企业管理者本人,都把桑蚕丝绸产业理所当然地作为了传统“旧动能”产业,甚至定义为“落后”的产能。
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在当前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一味求新。很多新兴产业,虽然潜力巨大,但是不足以提供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属于叫好不叫座的一类。作为前沿产业可以关注,但是大力推行却值得商榷。而在传统产业里面,包括煤炭、钢铁、制造等领域,也包括桑蚕丝绸等产业,完全可以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加快发展。借助新的手段,通过新的技术引领、新的商业模式来激活动能,真正完成转型升级。
“只有垮掉的企业,没有垮掉的行业。”这是所有商学院课程中最简单也最著名的“心灵鸡汤”。如果对标,丝绸强省浙江每年300 亿元丝绸产业产值自不必说,就是偏居西南的四川南充,仅每年9月丝绸文化节的成交总额也突破20亿元。
刚刚结束的中共山东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指出,山东正处在“凤凰浴火”的阵痛期,也是即将“破茧而出”的关键期。这也是所有山东国企面临的同样问题。今天,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山东桑蚕丝绸产业发展,做强桑蚕丝绸产业经济,重新书写山东桑蚕丝绸产业的“锦绣”文章,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题目。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可喜的是,在山东丝绸集团采访,记者看到山东丝绸人正在奋发担当作为,思转型、谋发展,放大丝绸文化,挖潜主业优势,重塑山东丝绸产业的品牌与自信。
期待山东丝绸产业早日“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