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野下蜀绣引入服饰设计教学的探析

2019-02-19 21:04:40
山东纺织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蜀绣服饰图案

乔 熠

(西华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1 蜀绣引入服饰设计教学的意义

蜀绣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四川丝绸文明的重要代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文化价值,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蜀绣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正艰难地面对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蜀绣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凝聚了古蜀先民们的造物智慧,既是蚕桑丝织的工艺绝技,也是蜀地文化基因的载体。就此静态的定格在过去实为可惜,而应该活态的保护,在传承中获得发展,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基于“从遗产到资源”的非遗保护理念,我们需要从关注非遗本身延伸到思考非遗在当今社会的存在价值,探寻蜀绣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发展途径。作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装饰华服正是蜀绣最初的重要功能。将其引入服饰设计课程体系,转化为可供教学运用的资源,在非遗活态传承中推进设计创新,复兴蜀绣作为设计资源的价值。通过教学传承蜀绣工艺绝技,基于传统提升服饰文化底蕴,以期探索非遗保护与设计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2 蜀绣引入服饰设计课程体系的构想

2.1 在设计史论课程中认知蜀绣文化

设计史论课程旨在掌握中外设计史知识,提升设计文化修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外部世界趋于同化,人们将更加珍视从内部萌发出来的传统。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博大精深,兼具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方面的性质。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传承大国工匠精神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而从传统造物智慧中汲取设计创新的养分。

蜀绣历史源远流长,与蜀地璀璨的丝绸文明紧密相连。三星堆青铜立人龙纹礼衣,明玉珍蜀绣袍服,秦良玉锦绣战袍,以及大量近代蜀绣服饰品等,正是蜀地织绣服饰文化的体现。在设计史论课程中引入蜀绣文化,通过教学渗透,逐步引导,了解蜀地历史文化,探寻蜀绣发展历程,从而加强学生对本土非遗技艺的认知,引导学生对传统工艺文化的关注。

2.2 在设计色彩课程中赏析蜀绣色彩

设计色彩是专业基础课之一,目前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包豪斯体系,由了解色彩的科学构成到实验色彩的自由表现,注重科学理性,却忽视了色彩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凝聚了内蕴深厚的民族审美意识,是深化当代设计的重要元素,值得纳入设计色彩课程的赏析环节。

蜀绣传统服饰以善用对比色见长,秉承“于对比中求和谐”的设色理念,展现出既对比明朗又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设色优点具体表现为:和谐布局对比色的面积比例,丰富色泽层次营造节奏韵律,充分施展蚕丝的折光特性,巧妙结合绣纹的肌理质感。在设计色彩课程中,引导学生赏析蜀绣传统服饰的设色优点,感悟中国传统色彩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为后续课程中结合流行趋势解析重构奠定基础。从回溯本源到交互融合,重拾传统色彩文化,提升服饰设色底蕴,以期深度诠释设计色彩的中国式意境。

2.3 在服饰图案课程中研究蜀绣图案

蜀绣传统服饰图案讲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的功能,更是承载着象征寓意的视觉符号。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大类:与当地风土人情、方言文化相切合的祥禽瑞兽,淡化时节而依据象征寓意组合的四季花卉,具有浓郁蜀地特色的川剧故事场景,以及直观表达吉祥寓意的图案化文字。这些图案或谐音寓意,或形象表达,或巧借文字,作为托物寄情的视觉载体,传达出人们的愿望和诉求,具有内涵丰富的意象之美,可供当代设计学习借鉴。

在服饰图案课程中,通过归类整理、临摹描绘、分析提炼、创新设计、实践应用,对蜀绣传统服饰图案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各个环节亲力亲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提炼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刺绣实践让图案真正应用于纺织材料,而不只停留在绘画的层面。有利于反思和调整设计的不足之处,同时与相关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

2.4 在面料再造课程中传承蜀绣工艺

蜀绣针法丰富,绣法多变,或刻画细腻写实,或侧重装饰效果,或富有肌理质感,展现出丰富多变的技艺风格。如模仿国画晕色渲染,表现色泽渐次过渡的晕针;形态饱满呈浮雕状,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打籽针;丝理应物逐层旋转,充分施展蚕丝折光特性的车拧针;源于蜀锦花纹肌理,有锦上添花之妙的锦纹针,等等。以针为笔、以线作墨,穷工极巧,既充满笔墨意趣,又有异于绘画的触觉质感。

刺绣是服饰面料再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面料再造课程中引入蜀绣元素,继续深化前期设计的图案和肌理,力求在保留蜀绣传统韵味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当前市场的审美需求。进而选择与之风格匹配的刺绣针法,通过试绣逐步调整优化。而后分析探讨呈现效果,总结提炼应用技巧。依托教学传承发展蜀绣工艺,通过实践提升面料附加价值,切实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的面料再造艺术。

2.5 在设计考察课程中对接蜀绣大师

设计考察是需要走出课堂的专业实践课,将课程内容与本土地域文化对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有助于地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南地区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历代蜀绣绣品,如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等。通过博物馆调研,更加深刻地认识蜀绣的工艺文化,更加直观地感受蜀绣的精湛技艺和应用情况,同时为深入分析研究积累丰富的专业资料。

除博物馆调研外,拜访蜀绣大师工作室也是设计考察的极佳选择之一。正是蜀绣艺人们的守望与坚持,这门工艺绝技才得以传承发展。多位蜀绣大师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三级非遗蜀绣传承人,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孟德芝,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德全、彭世平等。通过拜访蜀绣大师工作室,现场观摩能工巧匠运针刺绣,近距离欣赏名品佳作,同时结合采访和请教,进一步领略蜀绣大师的精湛技艺和艺术风采。

3 结语

在非遗保护的视野下,将传统技艺传承与当代设计教学相结合,提出蜀绣引入服饰设计课程体系的初步构想。在设计史论课程中认知蜀绣文化,在设计色彩课程中赏析蜀绣色彩,在服饰图案课程中研究蜀绣图案,在面料再造课程中传承蜀绣工艺,在设计考察课程中对接蜀绣大师。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供服饰设计教学运用的资源,通过教学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基于传统提升当代设计底蕴,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设计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蜀绣服饰图案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44
雪人的服饰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现代艺术(2019年4期)2019-09-10 07:22:44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6期)2018-08-15 13:03:20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5期)2018-08-15 12:49:20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3期)2018-08-15 12:26:56
猜猜看
新蜀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