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张 蒙
(1.常州大学 国资处,江苏 常州 213000;2.常州大学 财务处,江苏 常州 213000)
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国家财政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高校资产也不断地增长,而随着高校资产的增加,对于高校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当前的高校资产管理,所以加强对高校资产的创新非常重要。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但是目前高校资产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缺乏共享机制,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共享,而在外国,大部分的教学仪器都已经实现了共享机制。即使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展设备的共享,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缺乏共享激励机制、科研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共享机制在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得不到良好的推广。
部分高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存在资产购置重复的现象,在购买资产过程中,存在盲目购买的现象,缺乏科学的资产购买计划,增加了高校经营管理成本。
当前高校的资产存在一些的浪费现象,对于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资产购买过于盲目,购买不必要的资产,造成高校资源浪费,此外,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也缺乏资产共享的意识,导致高校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
高校的资产管理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特别是监督制度,导致资产监督工作质量不高,资产监督效果不理想。此外,部分高校在接受社会赠送的资产时,缺乏对资产价值的登记和明确,导致资产的入账数目不够准备,甚至出现没有入账的现象,造成资产流失的现象。
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折损的现象,特别是固定资产,所以在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要做好对固定资产的折损管理。但是许多高校在计算固定资产价值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只是简单地计算固定资产的原价,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出现虚高的现象,甚至存在账面不符的现象,无法将高校固定资产情况真实地呈现出来。
要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首先就要做好资产管理创新的基础工作。所以高校要结合当前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设立相关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此外,应当成立资产监督小组,做好对资产管理落实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资产管理的真实性,资产管理创新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完善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结合资产管理职能和资产的运行资产来构建三级资产管理体系,要求实现多层次、有区别以及各司其职。一级管理体系主要是对高校资产进行专项统筹管理,二级管理体系主要是对各类资产进行归口管理,三级管理体系主要是对资产进行使用权和妥善保管进行管理。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要做到从上而下、分级负责以及责任到人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保证各级资产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第二,要对资产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通过创新当前的信息技术,完善资产分析系统,从而更好地协助管理人员进行资产管理。加强对网络服务的利用也十分重要,通过网络服务可以有效消除平台存在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保证高校资产管理的质量。
为了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资产的核查工作,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保证实时数能够和账面数保持统一。在进行资产核查工作时,要面对所有单位和部门进行核查,比如要做好对高校的行政单位、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使用高校资产的单位进行资产核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的账、物之间的统一性。而且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高校资产进行核查,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对于资产使用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2]。
为了保证高校资产的安全性,做好资产监督管理非常重要,所以各个单位要做好对资产管理的全方面的监督和控制。第一,要围绕监管的风险和重点环节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保证责权明确。第二,要加强对资产管理关键环节的重点监督,比如资产采购环节、资产验收环节等,在监管过程中要做到明确分工。最后,要加强对资产风险点的控制,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传统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有的高校发展,需要加快创新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资产管理系统和资产实物之间的同步管理,从而更好地保证高校资产管理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