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敏
(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南乐 457400)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市场上动物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是控制和预防疫病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手段,其可以保证动物食品安全,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和优化,发挥检疫工作的价值和作用,推动我国畜牧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基层动物检疫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现有的工作人员在素质与能力方面略显不足,不符合岗位要求,具体体现在:第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背景,业务能力和理论知识匮乏,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力不从心;其次,相关部门没有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导致工作人员 的技能和知识无法得到快速更新;最后,没有从高校和社会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导致后续力量储备不足,难以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支撑[1]。
当前在开展检疫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经验或者肉眼进行检查,没有合理应用先进设备,甚至一些屠宰场没有对动物进行化验检查,抗生素、农药等技术检查没有纳入到检测范围中,导致动物食品的质量频繁出现问题。
基层动物检疫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联动性,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进而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但是当前相关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第一,现有法律存在漏洞,规范和法律之间相互冲突,对工作开展带来阻碍;第二,相关部门之间存在职权冲突的情况,在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难以发挥监管作用。
想要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以及有序开展,需要以一支作风硬、技术精、素质高的队伍作为人才支撑,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薪待遇,为其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促使工作人员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面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检疫执法中,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通过公开招录的方式,积极从社会和高校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不断充实以及完善工作队伍,优化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最后,定期组织现有的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人员的工薪绩效挂钩,调动其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购置先进的检疫设备和仪器,摒弃以往陈旧的检疫手段,运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开展检疫工作,为相关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硬件基础。要求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改变凭经验执法的习惯,积极应用先进仪器,提升设备利用效率。严格规范检疫程序和检疫项目,重点对农药残留、抗生素以及传染性疫病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部门联动是保证基层动物检疫工作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密切配合,详尽划分各个部门的权利和职责,通过通力配合完成各项工作,协调好法律和地方法规的关系,避免在执法中出现矛盾冲突。
基层动物检疫属于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社会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法制理念,配合工作人员完成相关工作。首先,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节目、报刊杂志以及新媒体等途径宣传动物检疫知识以及重要性,扩大社会辐射面,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执法中,及时举报违法行为[2]。其次,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口语习惯、风俗习惯编制普法段子,丰富基层知识传授和宣传教育形式,提升社会宣传效果。最后,重点对基层畜禽养殖户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开展检疫工作。
首先,在开展各项检疫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流程和制度进行执法,严禁出现以票凭证、转让免疫标识和检疫证明、只开证不检疫的情况出现;其次,只有具有“两证一标”的动物产品才能流向市面,如果缺少相关证件要给予查收;最后,对于拒绝监督检查、逃避检疫以及违法运输等行为要给予严厉处罚。
基层动物检疫工作质量与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密切关系,相关部门需要提升重视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切实发挥检疫工作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