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华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平泉 067500)
如今的活体鸡养殖技术随着养殖行业的发展壮大越发先进和多样,并且被大范围使用在实际养殖工作中,这是我国活体鸡养殖事业迈上新的发展征程的重要特征。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养鸡场疫病的流行程度与其带来的经济收益成正比趋势,严重制约了经济收入。因此,为了能使该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治疫病问题,针对其特征制定长期的、有效的防治方案。
在现有的水平下建设发展的养鸡场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加上养殖户的疫病防治意识较差,疫病在养鸡场中大面积感染与扩散。有专家调查显示,现今我国规模化活体鸡养殖场感染病例多于80种,传染类、寄生虫类和代谢类是疫病的主要类型[1]。其中传染类疾病因其传播快、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而成为防治难度最大的一类疫病。
活体鸡数量的高度密集是规模化养鸡场最突出的特点,疫病的大范围扩散和活体鸡群的大量死亡都与养殖户的经营管理手段不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有的活体鸡养殖场大多存在经营理念落后的问题,导致了疫病的频繁发生。再者,部分活体鸡养殖场并没有在疫病发生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禽类进行高效的防治,使得疫病问题愈演愈烈,死亡率持续快速飙升,不但对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还制约了我国活体鸡养殖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规模化养鸡场中的疫病流行以混合型疫病感染为主要类型,可靠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规模化养鸡场中的疫病流行主要是混合型疫病感染所导致的。专家研究得出,活体鸡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后,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侵害,它的体质变差,抵抗力大不如未感染时的状态,于是便遭到更多品种病毒的侵袭,体内的病毒不断混合,从而生成了混合型疫病感染[2]。除此之外,养殖场中本身存在的环境污染、寄生虫等感染源的存在更是大大提升了混合型疫病的发生率。要防治该类型疫病,就要改善养殖场环境,开展养殖户养殖技术培养工作,从根源上减少疫病混合感染的发病率。
流行疫病的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分化能力,某些病毒已经对疫苗产生了抗体,并且自身的毒理随之增强,形成了超级病毒和超强毒株,在这种情况下,活体鸡群虽然已经在发病前接种了免疫疫苗,但仍然无法抵抗疫病病毒,于是疫病就在鸡群中爆发。同时,由于某些养殖户长期滥用抗生素,鸡群对细菌和传染性病原体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并且给预防和治疗鸡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败血症支原体和传染性鼻炎增加了困难。
加强养殖户预防为主的意识时防治流行疫病至关重要的一点,防患于未然,将疫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开展高度谨慎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机率,尽量减少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然而疫病的预防工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付诸于行动才是有效正确的做法。防治疫病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每日的养殖工作中加强的养鸡场的卫生监管,同时,养殖户要提升自身的疫病预防意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鸡群的健康状况良好[3]。
现阶段提升疫病防治效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强化生物安全措施,从而达到避免养鸡场内环境污染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上,养殖户应该在实际的活体鸡养殖中剖析与把握市场的供需状况,将控制传染标准的落实与践行作为工作的重心,实施活体鸡养殖场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对活体鸡养殖场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制定严格标准并执行。当然,对养鸡场的相关设施、养殖户及工作人员的进出和流动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如果养殖户采取鸡苗引进饲养的方式发展养鸡场,就要做好对所引进鸡苗的检疫工作,排除潜在的病原体,最大程度减少鸡苗携带病菌进入养鸡场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在养鸡场中发病和死亡的活体鸡要及时处理,否则就会造成疫病扩散的情况。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打赢这场疫病防治的硬仗,就需要健全的信息网来提供战略依据,全国各地规模化养鸡场的疫病种类繁多复杂、瞬息万变,监管局应通过方便快捷的形式,及时对养殖户进行疫病防治的提醒,跟进疫病情况和流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应措施。
加大对活体鸡养殖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兽医人员、检验人员、养殖户的专业素质,提升建议设施条件,提高疫病监管检测、诊断防治的能力。
活体鸡养殖户想完成养鸡场经济效益的增收,并在猛烈而快速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就需要从疫病防治抓起,让消费者放心信任才是企业获得胜利的最有力的竞争“武器”。因此,规模化养鸡场应该狠流行疫病防治,防患于未然,制订针对性的防疫计划,为规模化养鸡场的科学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我国活体鸡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