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春
(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65)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提出之后,得到了国内相关省区的积极响应,特别是边疆省份,由于其沟通内外的地理位置,更是积极筹谋寻求定位。西藏作为西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完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而且,在历史上,西藏作为“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通道的关键节点,是中国与南亚诸国交往的重要门户,在对南亚的交往交流中起着桥头堡的重要作用。西藏自治区政府意识到“一带一路”战略为西藏带来的重要机遇,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着力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通道”,连接“一带一路”并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相对接,并以此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西藏积极响应,出台规划、精心布局,稳步推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工作,但是对于西藏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的核心是,西藏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且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重任的边疆地区,应如何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处理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如何把握好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模、范围与速度。这是由西藏的特殊区情决定的,也是国家对西藏的特殊战略定位决定的。
笔者认为,认识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将之置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开放与发展视野内,而且还要充分考虑西藏自身及其在国家安全与稳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西藏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当前西藏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西藏这两种矛盾的存在,制约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制约着西藏的对内对外开放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前往西藏自治区政学商等机构部门进行调研,就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访谈,其中着重梳理西藏自治区地方对如何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的态度与策略,并从国家对西藏多重战略定位的角度来对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解读。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提出之后,多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可以视为是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指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涉及区域与发展方向。在国内布局上,对东北、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以及内地相关省份都做出了定位与部署,其中对西南省区的定位中对西藏也进行了专门论述:“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1]从这一纲领性文件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国家对西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定位与部署,就是要“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对于中央将西藏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西藏地方特别是自治区决策层积极响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融入“一带一路”战略。2014年11月7日,时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就强调:“要科学规划,立足西藏自身发展优势,瞄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结合编制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统筹考虑、相互衔接;要主动融入,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搞好政策、项目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战略规划。”[2]在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5年将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3]。在2016、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强调了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4]。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三圈三带’新格局的战略机遇,发挥我区区位优势,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5]具体规划上,在2015年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国开行西藏分行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共同签署了《西藏自治区南亚大通道建设规划》。
除了在规划、计划层面强调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西藏自治区还召开专家论证会,举办藏博会,推动西藏神山圣湖旅游,加快口岸建设,发展与尼泊尔经贸文化交流等,在具体层面上进行推动。2016年3月18日,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召开“一带一路”与西藏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咨询会,听取国家部委、咨询委员、专家学者对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意见建议。从2014年到2016年,西藏已经举办了三次藏博会,并将藏博会作为参与“一带一路”、推动西藏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随着樟木、普兰、吉隆、科拉纳等口岸的建设与完善,着力推进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西藏与尼泊尔之间的经贸往来发展十分迅速。可见,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识到参与“一带一路”对西藏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就按照中央的定位,积极谋划、主动参与。
在调查中,西藏地方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认为这是西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集中表现,同时又指出,与其他相关省市相比,西藏虽然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但是相对于西藏自身的经济发展潜力与对外开放程度,依然还有广阔的空间。对于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并对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进程,虽然目前有积极的设想,也在实施一些规划与项目,但是总体上进展速度较为缓慢。
西藏自治区决策层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西藏开放与发展有着强烈的意愿,并且积极探索,出台政策,形成对接,西藏一些研究机构的学者也讨论了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途径、方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6]。但是从总体实践来看,西藏在推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还比较谨慎,很多工作的展开都是逐步地探索与推进。对于西藏如何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着多种看法,集中体现在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指向与策略上,其中主要有两种意见:
其一,西藏应按照“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推动对外开放,积极建设南亚陆路大通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这一意见占据主流,其中以西藏地方的经济、商务、外贸部门为主。其理由是,“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实际上是将西藏置于一个“内联外接”的关键节点上,西藏成为国家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前沿地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给西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西藏的交通基础设施将迅速完善,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面临新机遇,“兴边富民”行动将获得重要推动力,将促进社会稳定并有效应对走私贩毒、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而且,西藏与南亚某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互补性与文化上的亲缘性,是西藏可资利用的独特优势。因此,西藏应该应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寻求合作契机,积极沟通协调、明确定位,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其二,首先要加强西藏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加快推进川藏通道建设,而不是急于对外开放。在调查中,有学者认为,西藏发展的战略重心应该在内地而非面向境外,西藏当前应该加强川藏大通道等内地的沟通与联系,而非外向型的南亚陆路大通道。其理由在于:一是在国家对西藏的定位中,稳定有着特殊地位,也是治边稳藏战略的要旨所在,因此需要强调“两屏四地”的战略定位,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西藏发展基础与未知风险的存在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在经济互补性上,西藏与内地各省市之间的联系与互补要比尼泊尔、印度等更密切,因此要着眼于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互联互通;三是在交通的互联互通上,建设川藏线,在资金、技术上都不是问题,而相比之下,南亚铁路建设面临的技术难度非常大,海拔跨度很大,而且还面临着南亚地缘政治因素的扰动。即使是将西藏定位于展开西藏与尼泊尔边境贸易与旅游文化交流,如果不能形成基于西藏为节点连接国内外的互联互通,不仅不符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精神,在实践上也难以推动。所以,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深入研究,谨慎决策,等待时机。
以上两种意见基本上代表了西藏地方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可以说,这两种观点是从国家战略特别是西藏自身状况出发,所以是代表了地方的视角,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前一种意见占据主流,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与专家学者认为即使面临着重重困难,也要推动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后一种意见可以视为对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困难的反思,并以此来质疑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指向与参与策略,有少数学者持这一观点,但是有着比较广泛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两种策略虽然在空间指向上分别指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但是实际上都是对西藏自身区域状况以及战略地位的考量基础上所提出的,是在对西藏特殊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观点。但是从整体来看,无论是主张对内开放还是对外开放,实际上都是在推动西藏的互联互通,都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应该在整体上进行统筹。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内外专家学者的认识与观点的对比与差异。在课题组调查时,第三届藏博会刚刚结束,所以我们特别关注了参加藏博会嘉宾与相关专家的看法。在藏博会论坛上,区外专家学者对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着热切的期望,表现出乐观与积极的态度,但是本地智库与专家的发声却相对冷静与谨慎。分析其缘由,西藏地方智库与专家对西藏自身的情况特别是发展基础较差、面临维稳挑战等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更能从西藏的实际情况出发,评估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与挑战。而区外专家学者对西藏的状况特别是面临的反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挑战了解不多,更多是从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角度提出观点与看法。这种认识角度的差异,使得两者对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有着不同的观点与态度。西藏内部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西藏地方对所面临风险与挑战的认知与评判。
“一带一路”战略既为西藏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意味着风险与挑战,但是总体上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将促进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开放。但是对于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可能影响西藏发展与稳定的全局。西藏地方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策略选择的讨论,事实上呈现出西藏相关机构与人员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地方性视角。从这一讨论,可以了解到西藏自治区内部对于风险与挑战的认知与评判,而这一讨论本身也反映了西藏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的谨慎态度。
西藏作为一个在地理环境、民族宗教、经济社会发展与战略地位都有着特殊性的区域,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具备自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在历史上,西藏是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在区位上,西藏是中国与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门户;在文化上,西藏与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山水相连、习俗相近、人文相亲,有着天然的人文纽带和资源优势;在经贸上,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边境贸易进展顺利。除此之外,国家加强在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西藏的对外开放等。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为西藏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促进多个领域的跨越式升级,扩大西藏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等。对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与机遇,在调查中,各个相关机构与人员有着充分的认识,但是他们更多认识到西藏自身的基础与外部环境,认识到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综合调查中的各种观点,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西藏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西藏有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诸多优势,但是由于恶劣的高原自然环境、偏远的地理区位和历史的原因,尽管西藏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几十年来西藏经济落后的格局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要素分散,市场发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经济效率不高,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等。有专家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意味着要“走出去”,而“走出去”往往意味着一个地区向外进行资源与技术的输出,但目前西藏现有的产出还不足以支撑西藏本身的需要。如果仅仅将“大通道”“重要通道”理解为着眼于发展和改善西藏面向南亚国家的交通,那么西藏很可能就成为一个过境之地,难以形成“一带一路”链条中的节点与平台,也就难以经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来获得发展。
第二,境外地缘政治与安全环境制约。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然是要朝向南亚方向,但中印之间存在边界争端,使得西藏面临着境外政治与安全环境制约。中印之间的边界争端以及大国竞争,使印度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存在警惕,认为这是中国扩张势力范围的表现。西藏的专家学者们普遍意识到,如果中印之间的边界争端不解决,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就会受到来自地缘政治与安全方面的制约。尼泊尔有着近3000万的人口,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市场,西藏企业走出去在尼泊尔应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双方有着合作的需求与意愿,尼泊尔希望可以借助中国的优势发展自身的基础设施,而西藏则视尼泊尔为潜在的发展空间。但是尼泊尔的政治局势与社会稳定问题,使得国内企业在尼泊尔的投资与建设充满疑虑,担心由于尼泊尔的政局变动而使其投资受到影响。在不丹,政治局势也是如此。所以,邻国的政局稳定与否成为制约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西藏的许多专家与企业高管都认为,西藏面向南亚的联通必然会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境外形势复杂多变,安全隐患众多的情形,这将影响到项目投资与建设的进展。因此,这需要中国高层与相关国家进行有效沟通,双方或多方达成共识,保障投资与项目的实施,才可能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
第三,分裂势力的干扰与破坏。西藏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分裂势力寻求各种机会对西藏的稳定与发展进行破坏,很可能借由“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从事分裂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局势十分复杂,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在某些地区十分猖獗,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打击与治理,可能就会沿着“一带一路”的网络体系进入境内,从而影响国内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当前西藏正处于“后达赖”向“达赖后”转变、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尖锐复杂阶段,如果分裂势力如果与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勾结并渗透到西藏,那么所造成的安全风险与稳定问题将十分严峻。西藏很多政府官员与学者专家都指出这一问题,认为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分裂势力的影响与破坏,避免使“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成为分裂势力输入并破坏西藏稳定的孔道。可以说,所面临的分裂势力的影响,成为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遇到的最大的风险与挑战。
国家对西藏有多重的战略定位,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定位为“两屏四地”,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将“把西藏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其中都将西藏的稳定置于重要地位,“一带一路”战略对西藏的定位只是其一。因此,西藏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一定要需要综合考量过国家对西藏的定位,从国家利益与战略布局的高度,将维护西藏稳定、反分裂置于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西藏地方的官员、学者与企业界认识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也能够使得我们理解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西藏所持的谨慎态度。
第四,境外某些投资与项目面临抵制。由于传统外交观念与方式的影响,无论是中国政府的某些部门还是企业,在境外进行经济活动往往倾向于只与当地政府联系,靠着个人建立关系来推动项目的实施,这往往造成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打击了当地的企业,忽视了民众利益,这样就会出现对中国企业的反感心态甚至对抗行为,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西藏企业在尼泊尔的投资与建设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事实上,这种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国内外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的差异。相对于中国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有力调控与干预,境外相关国家政府力量相对薄弱,在资源配置上主要是依靠市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展开经济活动特别是项目建设,充分尊重当地民众的利益与诉求,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国内企业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相关的政府官员身上,事倍功半甚至遭到抵制。西藏很多政府人员、专家学者与企业家都已经明确地意识到这一问题。有企业家就指出,需要转变观念,改变发展思路,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方面要进行一定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西藏稳妥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作为一个在国家边疆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西藏既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面临着反分裂、保稳定的风险,这就使得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有必要性,也有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西藏在维护稳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采取谨慎、稳步、稳进的方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从对西藏政、学、商等部门的调研来看,自治区内部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形成了基本共识,但是依然在西藏参与其中的定位与实施策略是建设南亚陆路大通道还是建设川藏大通道,西藏是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与意见。而且,相对于区外人士对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与乐观,西藏地方的相关机构和人员保持了冷静与谨慎,认为应该充分考虑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实施策略的讨论以及对困难与挑战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西藏地方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性认识。
西藏应该如何更为精准地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定位,如何在服从国家利益与国家对西藏战略安排的前提下,规避风险克服困难,更为有效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认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为西藏地方相关机构和人员所重点关注。综合相关的观点与建议,笔者认为,应该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坚持国家对西藏的战略定位的前提下,结合西藏自身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坚持稳定、稳步、稳进的原则与方针,推进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一,稳定为本:处理好国家战略与地方利益的关系。由于西藏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在国家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国家对西藏有着多重战略考量,其中将西藏稳定置于重要的地位,西藏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将稳定作为前提与根本,避免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稳定局面的情况出现。这样就需要处理好国家战略与西藏定位、国家战略与地方利益之间的关系。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央政府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之初衷,不仅仅是基于经济发展与金融扩展的需要,还有外交战略的考量;但对于边疆省区而言,它往往以实际的经济利益作为自身追逐的目标。”[7]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人强调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但是对于西藏而言,经济利益并不是第一位的,而稳定则是有着突出的重要性。如果由于不顾稳定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那么极有可能为分裂势力进入并实施破坏创造机会,而且一旦让分裂势力得逞,不仅“一带一路”建设难以推进,而且还可能葬送西藏几十年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成果。因此,西藏的一切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发展经济与生产力,而且还要紧紧把握西藏的特殊矛盾,展开反分裂与维护社会稳定活动。在西藏,不乏有学者认识到这一点,指出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有着整体上的定位与功能,而西藏应该自觉服从国家利益与战略安排,[8]在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其他各项工作。
第二,稳步为上:处理好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问题。无论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谋划,还是从西藏地方的稳定与发展着眼,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着充分的必要性。但是,西藏的特殊地位以及所面临的特殊矛盾,使得西藏在筹划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在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的选择,其中集中体现在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心是应该放在对外开放建设南亚陆路大通道还是对内开放建设川藏通道上。这不仅说明了西藏自身的特殊性,而且也表明了西藏地方的谨慎态度。事实上,无论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都是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之举,都符合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精神,两者并不矛盾。对内开放有助于加强西藏与内地省份的经济联系、人员交流,推进边疆内地一体化进程,为西藏的对外开放提供坚实的基础,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强与尼泊尔的经济文化联系,则是以利于拓展西藏的发展空间,为西藏的对内开放提供资源与动力。但是,对外开放面临着更多的风险,由于分裂势力的存在,冒进的对外开放可能使得“一带一路”被其利用,而造成对西藏稳定局面的破坏。因此,在对外开放上,要稳步为上,有限度、有选择、有策略地扩大开放,在参与策略与各项举措上,稳步为上,不可冒进。
第三,稳进为要:处理好“走出去”过程中的轻重缓急关系。“一带一路”战略对西藏的定位主要强调了发展与尼泊尔的贸易与合作,实际上这一定位有着现实的考虑。在市场前景与互补性上,印度无疑是更具合作潜力,但是由于中印之间的边界问题以及印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警惕与戒备,使得西藏与印度的经贸合作面临着来自地缘政治与安全环境的制约。而对于尼泊尔,中尼关系发展态势良好,在文化、习俗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尼泊尔坚定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所以发展与尼泊尔的合作关系在目前来看更具有可取性。而在合作领域上,基于双方资源状况、产业结构与各自需求,推进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因此,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走出去”过程,优先发展西藏与尼泊尔的经贸与文化关系,这是由易到难,逐步渐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积极探索各种加强交往与理解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有西藏特点的对外开放之路,从而为更广大区域的“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有益的镜鉴。这凸显出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处理好轻重缓急关系的重要性,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旨所在。
总之,对于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定位上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统筹规划,遵循稳定、稳步、稳进的原则与方针,处理好国家战略与地方利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以及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在国家战略与西藏发展两个层面取得积极成效。
作为在国家战略之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对西藏自身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国家治边稳藏战略的实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带一路”战略赋予西藏重要使命,西藏自治区也积极谋划参与其中。但是整体来看,特别是与其他相关省市比较,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慎重,更加强调稳步推进。在如何更好地推进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所引发的对内对外开放策略选择的讨论则是西藏慎重稳进态度的集中体现。而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是由西藏特殊的地位以及国家对西藏的战略定位所决定的。
理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选择与实际行动,需要将之置于西藏面临的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中加以认识。当前西藏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西藏这两种矛盾的存在,制约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任何工作的开展与政策的实施都要着眼于逐步应对与解决这两个矛盾。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要放到西藏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视野内加以认识,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了西藏要积极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以促进生产力发展,这需要西藏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特殊矛盾的存在决定了要将维护西藏社会稳定、反对分裂势力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这需要西藏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要谨慎、稳进,规避分裂势力借助“一带一路”而带来的风险。
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具有适应西藏发展、具有西藏特点的对外开放之路,同时,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服从国家大局和整体利益,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任何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必须建设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9]。在具体策略上,应该坚持稳定、稳步、稳进的原则与方针,将稳定置于根本地位,处理好国家战略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坚持稳步为上,处理好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内对外开放的策略关系,坚持稳进为要,处理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各项工作轻重缓急的关系,逐步推动。与此同时,还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探索符合国家战略且适合西藏特点的“一带一路”建设路径,才能促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