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社区网络暴力的问题探析及治理思考

2019-02-19 19:59李延言梁英豪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暴力成员

李延言,梁英豪

(1.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2.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一、问题提出

社区概念源自拉丁语,意指关系密切的伙伴或共同体。19世纪9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中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并将其界定为同质人口在互动中形成的守望相助田园式社会生活团体。此后,社区概念被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英译为《Community and Society(共同体与社会)》。20世纪30年代,时为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的费孝通等人将英文“community”转译为中文“社区”,后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学中的通用概念[1]。community的核心意义是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共同体,有别于日常生活中作为行政单位的社区一词。实际上,“社群”一词可能更为准确,社区一词只是由于沿袭社会学研究的传统而得以保留。

据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 亿,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26.8%,社交互动是青少年网民的主要网络行为[2]。粉丝是“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或赞赏的人”,互联网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渗透,为粉丝群体结成、规模扩展和组织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网络空间,推动了粉丝文化的新发展,其典型特征是参与和分享,其结果必然是粉丝结成社区(fan community)[3][4]。粉丝社区成员会在一起讨论喜欢的明星,自发地组织公益小组、学习小组等,成员间会相互鼓励、共同成长。粉丝社区在发挥正向功能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网络暴力不良现象。我们通过百度检索到约2,970,000个“粉丝网络暴力”相关的结果,“网络暴力狗粉丝”共检索到约141,000个相关结果,约423,000个“追星网络暴力”相关的结果,约3,300,000个“网络暴力粉”相关的结果。这反映出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其侵害个人合法权利、冲击网络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有调查显示,维护“爱豆”和圈子互动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5]。2018年9月,一名女教师因发表了质疑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的言论,遭到该书作者粉丝的人肉搜索,女教师不堪忍受选择自杀,被抢救后加诸其身的网络暴力依然持续。在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热播期间,因剧中人物设定的问题,原作者电线被某演员粉丝恶意攻击,言语极其恶毒,并有粉丝在“豆瓣”上对电线的文章恶意评价低分,以致作者不堪压力退出微博。

网络暴力是通过各种网络信息手段对他人所进行的侮辱、诽谤和攻击行为,是一种侵犯人们的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的新型暴力形态[6]。虽然网络暴力是一种虚拟的在网络上呈现的暴力形式,但网络暴力所带来的后果却是真实的,往往是心理和行为多方面的伤害。美国反诽谤联盟ADL(于2018年12月在全美范围内对网络暴力问题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人群中,37%表示曾遭遇过性骚扰、被视奸跟踪、人身攻击、持续骚扰等极端网络暴力事件。这其中的38%表示采取过一些行为来减轻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只有18%的被骚扰对象曾联系平台举报骚扰者或寻求其他帮助。15%的人会采取搬家、避免独处等方式来降低对人身安全的威胁。还有6%的人联系了警方寻求帮助。研究显示,经历网络暴力的青少年,感到害怕、沮丧、自责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他们可能丧失自尊、饮食节律紊乱、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7]。网络暴力现象在粉丝社区非常突出。在粉丝社区中,粉丝们因为喜欢一个名人而聚集起来,并形成一个自发的后援组织,为自己喜欢的名人争取好的资源和更高的人气,在这个争取利益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竞争关系,加之营销号和名人工作室的一些幕后操作,从而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简言之,主要由青少年群体构成的粉丝社区,是较为活跃的网络社区,也是网络暴力事件的高发区。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网络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关注,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构建治理方略。

二、粉丝社区网络暴力问题成因

一个行为的产生往往都是受环境和个人特性因素的共同影响,粉丝社区中的网络暴力事件也是如此。无论是外界环境还是社区成员,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从这两方面来看,网络暴力现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粉丝社区成员方面

1.大众普遍的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受心理压力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团体内,行为与大多数成员不一致的个体,往往会被贴上“背叛”的标签,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重的惩罚,从而导致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8]。在粉丝社区中,当大多数成员对某一明星或事件产生反感并发表过激言论或做出其他过激行为时,表示反对或对这一明星、事件的表示喜欢的成员,就极有可能会面临被孤立或直接被踢出社区的情况。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个人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一般只是表面的简单认知或判断,缺乏对其内在本质的研究与剖析,缺乏深入的分析,没有独立的思维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或判断[8]。

2.现实焦虑。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一些新的消极因素的冲击下,人们“本我”空前释放,道德滑坡。社会变迁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地区间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作为粉丝社区中活跃成员的学生和大学生为主,最易收到冲击。其思维发展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对事物的理解、对人的看法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其情绪带有冲动性、易激动的特点,自制性差。他们将现实社会压力带来的焦虑转化成负面情绪,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宣泄,甚至主动参与网络暴力,消极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

(二)社会方面

1.社会生活中巨大的压力源。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当代社会人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面临极大的压力,更多的负面情绪也就会应运而生。当人们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时,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语负责的网络平台,便成为了许多人发泄情绪的最佳选择。在这时,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网民变成了“踢猫效应”中怒气的最终承受者。

2.大众对粉丝群体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大多数人对于粉丝群体的印象都来自于“杨丽娟追星事件”这一类恶性事件,但这些极端现象却成为了大众对于粉丝群体的普遍认知。长期以来,大众对于粉丝群体的这种刻板印象,使得粉丝群体在网络上往往会受到抨击,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追星的都是脑残”等恶意评论,这使得粉丝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上受到过重的压力,同时更容易让粉丝群体产生叛逆和极端的行为,从而参与或发起网络暴力。

(三)网络空间的特征方面

1.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匿名的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身份的隐匿性、行为的跨界性、结构的流动性[6],不通过专业先进的侦查技术、繁琐艰难的侦查手段,是难以确定某一网络暴力行为的具体实施主体的。正是因为这种匿名的形式给大家带来了所谓的“安全感”,让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观点,也让网络成为了一些人发泄情绪、恶意指责、散布谣言的地方。而且,在粉丝社区里存在一些“黑粉”,黑粉是指那些在粉丝社区里恶意中伤、抹黑明星的成员,匿名环境也让这些黑粉毫无顾忌的恶意掀起网络暴力事件。

2.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网络上的很多新闻与信息往往因媒体、营销号或经过其他渠道的加工,其真实性难以确定。在粉丝社区中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喜欢的明星被恶意抹黑或与其他明星发生利益的同时,媒体和网络营销号为增加热度刻意推动舆情偏向某一方言论,甚至刻意挑起网络暴力,从而使粉丝群体因愤怒、同情等情绪使网络暴力事件加剧。在粉丝社区中还存在明星工作室为提高明星热度发起“虐粉”“洗粉”等行为。所谓“虐粉”就是指将名人推向舆论,成为众矢之的,从而获得网友的同情和粉丝成员的心疼,从而在粉丝成员更加喜欢或更加愿意为名人增加人气的同时,吸引一批新的粉丝进入社区;“洗粉”则是指为了提高粉丝群体成员的判断能力,故意爆出一些明星的“污点”,从而使一些无辨别能力的粉丝自动离开粉丝社区。在这样的一个操作的过程中所爆发的网络暴力无论是对明星本人还是对粉丝成员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除此以外,网络上的浏览量热度等都可以通过金钱交易进行购买。所以说,大多数时候网络舆情并不等于网络民意[9]。

三、粉丝社区网络暴力问题的治理

社区心理学强调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10],关注的是在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中人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提高社区成员的幸福程度。依据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通过提高粉丝社区成员的素养,加强对网络社区的监管,或可维护网络文明秩序,减少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净化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空间,降低不良网络信息对其身心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提高粉丝社区成员的素养

粉丝社区管理者和成员都应当重塑理性认知,拒绝盲目从众,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理性看待争端问题,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在粉丝社区中,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群体行为,而社区管理者的言论往往能得到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和附议。所以,社区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带领社区成员打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而社会也应对现有的粉丝社区组织管理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其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得社区中的争端问题更多的以和平的方式平息。社区管理者不仅应当管理好自身的行事作风,更当在社区中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引领。而粉丝社区成员也应当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加强责任意识。这就要求社区成员在追星的过程中加强对自我约束,将公民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做到“理智追星”,不盲从、不偏激发看待问题,避免产生错误的行为。

(二)主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的宣传具有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巨大的优势,应该倡导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网络伦理规范,倡导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作为引领者创造全社会文明上网的舆论氛围。同时,主流媒体在宣传时应该增加与网民的互动性,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和可信度,在平等互动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对网友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主流媒体应当把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及时发现网络热点和舆论焦点,对于网络上开始被传播的谣传、侮辱性言辞、人肉搜索等带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回应和澄清,将事实真相还原给大众,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产生[11]。

(三)加强对网络社区的监督管理

1.建立合理可行的实名制度和完善的保密制度。在粉丝社区里,成员可以隐藏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更加自由参与追星。但为了使社区健康成长,还是应当建立一定的实名制度。在不实名的情况下相关账号可以正常使用,但浏览量和关注自己账号的人数会被限制,也就是说公开发表的言论被未关注自己的人看到的几率降低,能关注账号主人人数有限。进行实名认证之后,可增加账号可被关注的人数,增加言论的被浏览量。但在用户实名的同时,应当做好网络防护工作,防止网友信息被恶意窃取。

2.互联网相关企业加强限流、拉黑、举报、申诉等技术管控。互联网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加强技术方面的管控。在微博等软件中,社区成员可以在发现在网络上的过激言论时,通过拉黑用户、举报用户和言论两种形式将账户行为告知管理员。这个制度非常合理,但实施强度并不大。可以通过大数据调查,根据用户是否实名认证、是否为公众人物等条件,设置合理的梯级被举报数量,在达到一定数量后,用户会被限流或封号。为防止恶意举报,用户可在15 个工作日内进行申诉,申诉成功则可以解除限流或封号。这样一个流程应当被广泛应用于所有大流量的社交网站和软件中。

3.建立网络聊天暗语词典。在英国,为限制未成年人不正确的接触性相关知识,“In Loco Parentis”利用自行开发的搜索程序在网络上搜集儿童常用的网络聊天用语,并将它们制作成“网络聊天暗语词典”电脑软件[12]。在粉丝社区中,未成年人并不在少数,那么在限制未成年人接触参与网络暴力,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方式进行限制。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配合。未成年人家长可以将相应的程序安装在未成年人的手机或电脑上,如果孩子在网上聊天时遇到了网络暴力相应关键词时,程序将自动关闭手机或电脑或发送信息告知家长。以防止未成年人在心智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被舆论引导,被网络暴力伤害。

4.加强政企合作。加强政府与互联网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可以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联动机制。当用户在某一个社交网站和软件中被封号,且15天之内未能申诉成功,那么在此账户绑定的身份证或手机号等信息所绑定过的其他账户上将会显示一个小标志,代表他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交网站或软件中因不当言论或行为被封号。当多个账号同时被封号的时候,用户本人在现实生活中借贷或其他与信用相关的行为都将被影响。但这个网络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出现封号的后续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是否能合理的处理,防止被有心之人利用,刻意降低用户的信用程度。

5.建立相应的网络社区法律制度。法治有利于明晰社会成员的权责边界,稳定人们对生活的预期,是现代社会规范人们日常行为、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社会冲突风险的基本手段,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13]。通过制定相应规定,使得社区管理者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网络虽然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但也不应该沦为部分人匿名攻击他人的武器。正因为在网络上的言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和惩戒机制,一方面能够减少个人发表攻击他人的极端言论,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不负责任自媒体发表恶意评论引导、激化网络暴力事件。但是,在建立制度的同时应当注意区分现实与虚拟,保留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

6.弱化大众对粉丝群体的刻板印象[14]。长期以来,大众对于粉丝群体的刻板印象,使得社会过于强化粉丝群体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这给粉丝群体造成了心理和行为上的压力。社会应逐步调整大众对于粉丝群体的认知,避免用极端现象以偏概全,认识到追星的正向引导作用,以更加包容的态度,逐渐接受文化多元性中的粉丝文化。大众对于粉丝群体的包容,能够减轻群体的压力,在一定程度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暴力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