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2019-02-19 19:31黄军芳胡颖峰
市场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列宁资本主义同志

黄军芳 胡颖峰/ 文

一、邓小平思想及列宁新经济政策相关理论

1921 年3 月,当时的苏联在苏共第十次全体会议之后,国家经济发生巨大改变,从旧经济体制进入新经济政策阶段,而在新经济发展阶段,列宁对整个经济发展做了新的研究和突破,实现了创新性进展。他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指出:“新经济阶段,国家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看法,这种看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看法的改变是社会变革中对体制和政策认识的根本性改变,有着历史性的内容。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改变不是当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是需要很多年来实现和完成的社会主义经济解决方案。”经济发展中,列宁提出工业和农业的有效结合,同时促进商业发展。经济模式的提出和实施在苏俄初期的社会背景下难以及时展开和实施,这主要是因为其政治经济的落后,社会主义框架和体制未完善有很大关系,但是该政策的颁布对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这种模式和政策的构想和提出,虽然未能全面的实施和展开,但是对经济落后的国家勾勒出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提供了基础性经验,对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给予新的蓝图。

列宁对在苏俄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国体仅仅发展了七年,列宁就与世长辞,而苏联对发展社会主义还未完全搞清楚。列宁的与世长辞对社会主义发展和建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国际形势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面对当时社会发展形式也在探索新的出路,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式分析之后提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明白,可能列宁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是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但是由于中俄两国关系僵化,未能继续合作下去。”于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发展状况,把马列主语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马列主义在不断地探索中丰富其内容,同时科学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第一次回答了在中国当时的形势背景下如何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对中国40 年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历届国家领导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把中国实际情况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完美结合,对中国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建立,一方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二、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困难的任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方面

对于社会制度的确定,不同国家需要的时间不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定也是如此,列宁提出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很长时间,尤其国家越落后、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过渡时间就越长。如此我们发现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很充分。他指出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后,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没有外界的干扰下,需要把社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社会经济发展上。“资本主义造成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很困难很长期的事业”。

邓小平理论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回答,邓小平曾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国必须坚持的政策和发展中心,对社会生产力要更高效、更稳定和更持久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切切实实地证明社会主义可行性。

三、重视市场作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对私营企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时把部分国有企业承包给私人进行发展,还把部分国有化企业进行私有化;而在农业方面,提出政策支持小农经济发展;商业发展上国家提倡私人发展小型企业。列宁通过对俄国社会的考察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出对于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找到结合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结合点,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努力,他提出这个结合点就是商业。商业发展的提出,也就意味着国家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市场发展来实现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贸易发展来促进市场进步,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

俄国经济发展和列宁提出的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结合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从我国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念。这一模式的提出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让生产力呈多元化发展,从各个环节上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这种经济政策也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无论从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各个方面,我国整体实力都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搞计划经济。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社会体制分割的界限,只要两种经济手段都能促进社会发展,就能同时存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中。

相对于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内容和形势更为丰富和全面,对于经济体制的建设,邓小平同志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共存,对于市场经济,他提出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市场体系,让市场经济发展更为稳妥、更为规范,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价值,让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让国家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另外。市场经济模式发展前提下,分配制度也是至关重要,只有合理的调控和市场分配制度,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

四、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时提出了如何对待资本主义,他认为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优秀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必要手段之一,通过学习资本主义先进成果,从经验、技术和资金等各个方面综合学习,从而促进和解放社会生产力。列宁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不和国际上其他国家来往,那是生存不下去的,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该共存发展。列宁提出的共存就是利用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从而利用一切有利成果来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列宁指出,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发展轨道上不可避免的自发的一种形式,我们要把它作为小农经济发展和大工业发展的结合点来提高生产力。

和列宁相比,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改革开放,这种改革开放是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实现的,开放既是一种改革,而且要全面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经验、技术和知识文化,让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手段得到利用。当然,我们的学习和利用并不是打包直接利用,而是扬长避短,结合我国具体现状,对其进行筛选。为了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首先建立经济特区,主要建立以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首的特区,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逐渐开放了更多的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对外格局。特区同海外更多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合作经济模式,不断发展,在改革春风号召下,快速吸收更多资本主义优秀成果,在几十年的发展下,特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把特区作为连接外界的渠道,从而带动整个国家,从沿海发展到内陆,为此很多人对这种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我们在走资本主义路线,但是邓小平同志对这种质疑做出了回应,提出,无论利用何种道路发展经济,都不会动摇我们国家的公有制。

五、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利益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得益于这种出发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更加完善,这与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分不开,也和列宁同志的新经济政策有着必要的联系。但是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利益分配多元化,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我们有必要结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观点,重新结合农民利益来完善政策。同时要不断推进“三农”问题的逐渐解决和完善,从农民利益出发来制定相关政策。

六、结语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列宁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本国发展的社会政策。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观点一定意义上是对列宁主义的发展和丰富,尤其在新经济政策的发展上,邓小平同志不断地补充和丰富,对国际社会主义发展也是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

猜你喜欢
列宁资本主义同志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同志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严良堃同志逝世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