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东洲分院滨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江苏 海门 226100)
草地贪夜蛾中文学名为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mith),别称“草地贪夜蛾、秋粘虫、伪粘虫”,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英文名Fallarmyworm,Cornleafworm,Southerngrassworm。
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据资料显示可为害80余种植物,嗜好禾本科,最易为害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粟、甘蔗、黑麦草和苏丹草等杂草;也为害十字花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棉花、花生、苜蓿、甜菜、洋葱、大豆、菜豆、马铃薯、甘薯、苜蓿、荞麦、燕麦、烟草、番茄、辣椒、洋葱等常见作物,以及菊花、康乃馨、天竺葵等多种观赏植物(属),甚至对苹果、橙子等造成危害。
国外多个国家观测研究显示:草地贪夜蛾以玉米危害为重。据资料显示,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可造成减产20%。另据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报道,在非洲玉米种植国家,草地贪夜蛾造成玉米年减产830万~2060万t,经济损失高达24.8亿到61.9亿美元。
相关资料报道:草地贪夜蛾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而且无滞育现象,并且能在气候、寄主条件适合情况下周年繁殖。
据悉,草地贪夜蛾成虫主要借风实现远距离定向迁飞,成虫通常在产卵前可迁飞100km,如果风向风速适宜,迁飞距离会更长。
据观察,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了;同时有报道显示,成虫一般夜间进行迁飞、交配和产卵,且卵块多产叶背;成虫寿命达两至三周时间,雌成虫能多次交配,一生产卵900~1000粒,温度适合下,卵经过2-4天孵化;幼虫共有6龄,高龄幼虫会自相残杀。
草地贪夜蛾境外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及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加勒比群岛和南美洲境内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亚洲地区的东南亚地区,我国于2019年1月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广西。
2019年1月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广西,目前并已扩散蔓延至中国近20个省(自治区)、约800个县(市、区),导致20多万hm2粮食作物受害。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面向全国各省份及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等都发出了预警报告,要求各地严密监控草地贪夜蛾在我们发生情况。
2019年6月10日,位于江苏海门工业园区(三星镇)天补片区的海门市天补农科所,农技植保工作者在玉米田间采用性诱剂进行蛾类害虫成虫日常监测时,无意间捕获了一头疑似“草地贪夜蛾”成虫。后经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家远程鉴定,确定为草地贪夜蛾雄成虫,判定主要依据为该蛾子成虫所显著的形态特征:前翅呈现深棕色,并有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有明显灰色尾状突起,其外生殖器抱握瓣呈现正方形特点,且抱器末端抱器缘刻缺,这也成为海门市境内首只草地贪夜蛾雄成虫。接下来6月11、12日,又在同一监测点查到一头成虫及一头疑似幼虫,均在玉米田内。
早在2019年初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发出草地贪夜蛾预警通知后,海门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就在海门全境范围尤其主要的玉米、水稻等禾本科农作物及牧草主要种植乡镇全面启动了草地贪夜蛾预测预报工作,主要通过性诱剂、田间赶蛾、田间查虫等方式进行全天候、多样式监测虫情。
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无霜期长。
5.1.1 气温变化
海门年平均气温15.6℃,1月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0.1℃,7月为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31.5℃。
5.1.2 降水情况
海门降水呈现“水热同季”现象,即降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的规律。历史资料显示:年平均降水量1081.1 mm,年最大降水量1724.5 mm(2015年),年降水量在850 mm以上的年份占79.7%。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夏季降水量最多。
5.1.3 风向风速
海门全年以东南偏东和东南风出现频率最高,春季主导风向东南偏东和东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秋季主导风向东北偏北和东北风;平均风速2.9m/s,春夏秋冬各季平均风速分别为3.2m/s、3.0m/s、2.6m/s和2.8m/s。
5.2.1 温度与生育
海门晚春、夏季、初中秋时节的温度范围正好介于草地贪夜蛾适宜发育温度区间,非常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尤其夏秋季节,加上适宜降水湿润条件,更加利于草地贪夜蛾加速繁殖完成多个世代。
5.2.2 风与迁飞侵入
海门夏秋季经常出现台风气候,瞬时极大风速为34m/s,这样的风向风速都极有利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借风迁飞侵入海门境内。
从近年来,海门种植业农作物大类来看,海门主要种植的禾本科作物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品种较全,玉米、水稻及小麦、大麦、高粱、粟、甘蔗以及苏丹草等牧草、园林草坪等均有种植,其中常年种植玉米1.57万hm2、水稻4466.67 hm2、小麦0.96万hm2,这些种植作物结构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充足的寄主食物。
基于海门地区上述气候特征及农业种植作物结构分析,预计草地贪夜蛾随着夏季到来,尤其台风天气出现,将会有持续的草地贪夜蛾成虫随之迁入,侵入本地后将获得充足的寄主食物,而且气温等均十分适宜其生长发育与繁衍,预测草地贪夜蛾将在海门地区呈现中等程度发生,并对玉米集中种植区造成一定的危害。
由于草地贪夜蛾是通过外来迁飞入侵海门,因此短时间内相关部门都很难建立模型来进行有效精准预测,但不管怎样还是可以根据其生活习性、迁飞特点和路线等来预测和预防。从当前研究现状来分析,在无法找到可靠天敌的情况下,可根据其飞行线路,采用科技手段进行人工干预,包括化学农药杀灭、生物农药杀灭和技术诱杀。
及时加强与农业部、省植保站以及先发省份农业植保部门交流沟通,掌握草地贪夜蛾国内发生总趋势、种群迁飞特点、生物学变化特征,密切关注境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综合防控措施。
继续通过性诱剂、同时借助夜间灯光诱杀等非化学防治方法,加强全境范围主要寄住作物田间监测与诱杀,尽可能减少和降低迁飞入境虫源基数。
因为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害虫,目前国内尚无登记农药可用。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已筛选了21种常用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防效,可用海门地区后续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时应急防治。资料显示:可选择的化学农药主要包括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及啶虫脒,这些对草地贪夜蛾均有非常强的杀虫活性。与此同时,还可抢抓防治机遇期,在草地贪夜蛾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进行生物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