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秀波
(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批判性是马克思思想理论的重要特征。“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也就是辩证法中所说的“扬弃”。辩证法就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同时也将辩证法的这种批判性运用于自身的理论创新之中,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以往思想理论的批判性对话中建立起来的。从他著作的名称上可见一斑,比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哥达纲领批判》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等等,即使有些著作名称没有“批判”一词,那内容上也会有对各种错误思潮或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可以说,马克思的理论创新既基于当时的社会实践背景,也是在与前人思想的批判性对话中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尽管没有撰写过有关财富问题的专门著作,但他通过对以往思想家财富思想的批判,间接地诠释了自己对财富内涵的理解。
国民财富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说[2]:“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威廉·配第作为马克思眼中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他曾指出[3]:“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配第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但财富的创造是受土地等自然条件制约的。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在《国富论》中,他指出[4],“劳动是第一位的,是人们用以购买一切物品的代价。人世间的一切财富,其实并不是用金银购买的,而是用劳动交换的。……财富的价值,就在于它们所能够交换或购得的劳动量”。对斯密这个思想,马克思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有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抽象一般性,也就有了被规定为财富的对象的一般性,这就是产品一般,或者说又是劳动一般,然而是作为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这一步跨得多么艰难,多么巨大”[5]。马克思在肯定斯密关于劳动(一般性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的同时,也揭示了斯密财富思想的局限性: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本质,把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看作是财富的一般的永恒的自然形式,表面上承认劳动、承认人的作用,实际上根本没看到人,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本质”,没有通过物与物的关系洞察到其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正是通过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的财富思想的批判,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了财富以更丰富的人学内涵。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根据斯密的“一般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思想,运用辩证法,阐释了财富的生产与享受、个体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6],“财富虽然是被动的或虚无的东西,但它也同样是普遍的精神的本质,它既因一切人的行动和劳动而不断地形成,又因一切人的享受或消费而重新消失。在财富的享受中,个体性固然成了自为的或者说个别的,但这个享受本身却是普遍的行动的一个结果,而且反过来,又是促成普遍行动和大家享受的原因。”在这里,黑格尔揭示了财富的来源即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消费都具有普遍性的精神意义。在财富的生产与享受中,还存在着个体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7],即“在劳动和满足需要的上述依赖性和相互关系中,主观的利己心转化为对其他一切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是有帮助的东西,即通过普遍物而转化为特殊物的中介。这是一种辩证运动。其结果,每个人在为自己取得、生产和享受的同时,也正为了其他一切人的享受而生产和取得。在一切人相互依赖全面交织中所含有的必然性,现在对每个人说来,就是普遍而持久的财富。”在黑格尔看来,财富的来源是一般劳动,一切形式的劳动都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即对象化,这种劳动既是个体的,同时又是普遍的,就在这种个体和普遍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社会财富形成了。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将劳动的本质与“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联系了起来。但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并且“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8]。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财富思想的批判,抛弃了他思想中的唯心主义因素,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财富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对财富内涵的诠释是建立在对亚当·斯密、黑格尔以及其他许多思想家的财富思想的批判基础上的。
什么是财富?在马克思看来,财富的元素形式是单个的商品,而货币是一般财富。他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表达了该思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9]。“财富的最初的自然发生的形式,是剩余或过剩的形式,是并非作为使用价值而直接需要的那一部分产品,或者说,是对那些其使用价值不属于最需要范围的产品的占有。……剩余的产品变成可以交换的产品即商品。这种剩余的最适当的存在形式是金和银,这是财富被当作抽象的社会财富保存时采取的第一种形式。”[2]也就是说,数量有限用于交换的有用的货物财富,仅仅是财富最初的自然发生的形式,是财富的具体的、特殊的形式,而货币才是一般财富,人们通过把自己生产的货物卖掉,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货物,这样才能克服货物与货物的狭小的交换范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合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认为货币是一般财富。
财富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认为,财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10]。追求财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11],“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恢复人使他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人类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12]“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是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之后,人才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财富虽然是通过人的劳动创造的,但人创造财富不是为了享受财富,而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不就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不就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5]财富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劳动本质的确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的财富思想的批判,马克思诠释了财富的元素形式是单个的商品,而货币是一般财富。财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走向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等思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思想,认为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财富的源泉,突出了自然界在财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财富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指出[12],“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马克思认为,财富的源泉是自然界和劳动两个方面,是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产物。“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9],马克思通过引用威廉·配第的论述来说明自然界对于创造财富的重要性,劳动并非财富的唯一来源,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财富的源泉,创造财富的劳动是要受到一定的自然物质条件制约的。“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12]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认识了自然界,把自然界当成一个属人的世界时,自然才成为财富之源,但自然作为财富之源,它只是财富生成过程中的被动因素,没有人类的劳动,任何自然资源都无法变成财富,劳动与自然相结合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
劳动都是社会性的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只有作为社会劳动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指出[12]“‘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能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孤立的劳动(假定它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即使能创造使用价值,也既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创造文化。”马克思在此突出了劳动的社会性,强调不能忽视劳动在创造财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
因此,马克思通过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思想的批判,揭示了自然界和劳动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的思想,且这种劳动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劳动,因此,在分析考察社会财富的时候,不能抛开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孤立地考察财富,在阶级社会中,不能忽视财富的阶级性。而拉萨尔等人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泉源”的说法体现的就是资产阶级的观点和主张,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作掩护。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劳动共同构成了财富的源泉,而劳动作为社会性的劳动,在创造财富过程中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因此,在对社会财富进行考察时,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阶级状况,马克思就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财富异化现象,通过对这种异化现象的批判,揭示了财富的目的或价值取向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资本”的本性是什么?资本[5]“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作为起价值作用的价值而被固定下来的货币,是一种不断要超越出自己的量的界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程。它自己的生命力只在于此;它只有不断地自行倍增,才能保持自己成为不同于使用价值的自为的交换价值。”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财富形式之一的资本,其本性就是要无限扩大自身,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具有增殖的无限性和极大的贪婪性,财富主要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即交换价值,表现为能够带来更多财富、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价值。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信赖的是物(货币),而不是作为人的自身”[10],物实现了对人的统治,在这种统治之下,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出财富的同时,却生产出自身的贫穷,而且是越劳动越贫穷。“享受这种财富的人,一方面,仅仅作为短暂的、恣意放纵的个人而行动,并且把别人的奴隶劳动、把人的血汗看作自己的贪欲的虏获物,所以他把人本身,因而也把自己本身看作可牺牲的无价值的存在物……他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作自己无度的要求、自己突发的怪想和任意的奇想的实现。但是,另一方面,财富又被仅仅看作手段,看作应当加以消灭的东西。因而,他既是自己财富的奴隶,同时又是它的主人;……他还没有体验到这种财富是一种作为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完全异己的力量的财富。他宁愿把财富仅仅看作自身的力量”[13]。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异化状态,它作为人发展的手段,上升为奴役人、统治人的力量,人变成了物的奴隶,追求财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而人成为了获取财富的手段。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这种财富异化的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了尖锐的批判。恩格斯曾引用摩尔根的一段话[14]:“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一定会规定国家对它所保护的财产的关系,以及所有者的权利的范围。社会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的利益,必须使这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之中。”马克思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指出[8]:“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在马克思看来,到共产主义社会,财富异化现象会完全消失,共产主义社会是通过财富的生成而促进“社会的人”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追求财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财富的充分涌流,克服资本主义财富异化现象,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正是在与以往思想家关于财富思想的批判性对话中,诠释了自己关于财富的内涵、财富的源泉、财富的目的等财富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人们如何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如何正确的追求与创造财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方面,马克思的批判性思维启发我们要高度重视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15-16]。习近平同志就特别强调科学理论思维的重要作用,他指出[17],“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难以不断前进”。只有擅长运用理论思维来分析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思维形式,马克思特别擅长运用批判性思维,因为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人们客观的、真实的揭示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指导社会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每天要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大量信息且真伪难辨,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辨并作出科学的判断,就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大胆质疑、多方求证、审慎推理等,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发展形势,保持战略定力,正如习近平所言[17]:“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不要因一时一事或某些人、某些国家的言论而受到影响,更不能掉入别人故意设置的各种陷阱”,也就是说,要想不掉入别人所设置的陷阱,就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要保持战略定力,就需要具备科学理论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习近平同志认为,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说[17-18]:“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结合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财富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马克思始终把人的因素作为财富的价值尺度,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和追求财富的终极目标,这启发我们在重视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科学的分析和把握财富与人生的关系。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财富基础,但有价值的人生不能把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终极目标,使“人成为物化的人,被自然情欲所操纵的人,为工具理性所支配的人,丧失了生命激情的人”,这样的人“局限眼前,醉心功利,遗忘未来,失却崇高”[19]。可见,人生的价值不应只体现在追逐金钱等物质享受上,而是要把自身的完善、社会的发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拥有了正确的财富观,就拥有了为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的积极人生态度,也就拥有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