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徐天宝
读《论语》,可以看到孔子对弟子们最大的褒扬,就是“始可与言诗已矣”。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多次。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就是“你的水平造诣已经可以跟我谈论诗了”。
为什么会这样判断?孔子所说的“诗”,就是《诗经》。这些诗篇不仅是可以吟唱的诗篇,也是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生动地记录、反映了一个时代,既是文学史,也是民族史,更是国家史。因此,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学而》篇中,子贡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回答孔子,孔子认为他已经“告诸往而知来者”,能够举一隅而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赞许他可以“言诗”了。
《八佾》篇中,子夏与孔子讨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之美,认为只有良好的质地才能锦上添花,即“绘事后素”,因此“礼”也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孔子感叹对他有很大启示,称许子夏也可以登堂入室“言诗”了。
当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社会各界感同身受的话题。在刚刚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政界、企业界人士以及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前景展开了热议。
热议之余,下行压力如何应对、主体活力如何激发,成为所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在寻求的答案。其实,举一反三,简单来说,破解下行压力的答案,就在经济上行的过程中。换句话说,就是推动经济上行的政策和措施等因素,反过来也正是影响经济下行的原因。梳理研究一下经济上行时期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应对经济下行的路径。
“信心不足影响市场预期”,这是经济学界对当前经济下行的一个基本判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一直在蔓延。具体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所遭受的下行压力各不相同。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政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营商环境对企业“利好”,就可以释放出巨大潜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购买力,经济自然就会上行。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初遍布各地的乡镇企业兴起,都是因为机制的创新,使社会焕发出巨大的“信心”与“动能”,使经济上行,改革大潮澎湃。
可以说,营商环境的变化是影响经济上行与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再次大幅上升15位,位列第31位。中国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前10名。
营商环境排名的上升,反映了政府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对政府来说,进一步“放管服”,就是要围绕市场做文章,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把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
对此,在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山东省领导致辞时再三强调,竭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搭台”,搭好“政策台”“成长台”“合作台”“服务台”,“按照‘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标准,全力推进服务企业流程再造,构建极简政务生态”。
而对企业来说,夯实基础、聚焦主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迈向结构更优、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的发展,也就是“绘事后素”。唯如此,才能真正“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而且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