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此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是会议明确的另一项硬任务;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以及在农村改革、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也提出一系列硬任务。
全力攻坚,完成云南省“三农”工作硬任务,对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2019年至2020年是云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另一方面,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关系到全省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只有攻坚克难,把硬任务完成好,才能尽快补齐云南省“三农”发展的明显短板,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传好乡村振兴战略接力棒。
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转移就业扶贫以及生态扶贫等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脱贫攻坚,推动贫困地区逐步实现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空间扩大、贫困农户参与能力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积累加大的发展局面,特别是要推动生态扶贫工程闯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新路子,有效提高贫困地区物质内生能力。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深度贫困县创新探索“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促进土地向带动企业集中,增强了企业长期经营的信心,贫困户资金注入激发了农户参与经营的潜力,农民合作组织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壮大,产业经营主体联盟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贫困农村集体经济空白的现象。
通过健康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兜底保障扶贫工程、社会帮扶扶贫工程等,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特别是要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实现深度贫困县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巩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全境和“镇彝威”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4年免费教育。在注重资金和项目扶持的基础上,加强扶志,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参观学习,鼓励各地总结推广脱贫典型,宣传表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认真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政策,积极统筹资源,确保应有的资金投入,全力补齐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短板。同时,把着眼点放在培养贫困人口自强自立的能力上,通过既“输血”也“造血”的方式,激发贫困者内在动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聚焦提高脱贫质量,切忌随意降低和提高标准,完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加强返贫监测,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
持续推动迪庆、怒江两州和全省其他深度贫困县乡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贫困户收入的持续增加,促进这些地方贫困人口在扩大生产、教育、健康等发展领域上实现自我“投资”,更加关注这些地区资源变资本、形成丰富资产的转化性与安全性。
以建设“产业生态化、居住城镇化、风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环境卫生化”的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现实,加快开展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七改三清”综合行动的步伐,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建立保洁队伍、垃圾日产日清,实行“户集、组收、村运、村处理”的管理模式,做到整个村保洁全覆盖,确保条条道路有人扫、处处垃圾有人清。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典型示范转向面上,下大力气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彻底消灭露天粪池,积极引导农户家庭改厕,重点抓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村庄清洁行动等任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快更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立村级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强化村集体组织的领导和分工协调,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组织上得到保证,在行动上使攻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坚持宣传教育先行,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张贴标语广泛宣传,利用村干部工作会议、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强调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带给每个群众的好处。号召农村居民积极行动起来,自觉保护环境设施,珍惜环境卫生,营造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依托云南省最具优势和转化性的生态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针对目前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建设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和基本整洁型各具特色和内涵的新村寨。全省农村要因地制宜、示范先行,根据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一步一步完成既定任务。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合理安排任务和建设时序,通过试点示范引领,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点面结合带动整体提升。
完成云南省“三农”系列任务,要以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定位为遵循,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乡村,倡导绿色生活,开展绿色扶贫,打造绿色窗口,坚定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创造了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经济类型,确保生态特色的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而且通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促进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化,形成有效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全省农村以“乡村美”有效融入“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新时代。
在农村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水生态治理、生态移民、国家公园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建设,不仅体现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愿望,而且大量的耕地、林地、草原、湿地、水等生态资源获得修复、获得释放,扩大了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以耕地为例,2016年以后实施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既保护了耕地资源,又有效支撑了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土地保障,对按期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扎实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农村深化改革硬任务作用明显,也为完成全省粮食安全保障硬任务和提供重要农产品硬任务夯实了基础。
在农村积极实践的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四大生态产业,提高了生态产业融合度和集群效益,使农村经济类别和产业形态丰富多样。如生态农业依托云南省丰富的资源、宜人的气候和民族农耕文化多姿多彩的特征,将传统小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与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密切结合,增强乡村特色农业的经济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形成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生态林业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在纵向上推进林业全产业链建设发展,在横向上林业第一产业联动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效益明显,对于促进云南省“一方水土养富一方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生态旅游“行游住食购娱”六个要素的延伸,涉及城乡经济活动门类可达100多个行业,使旅游所带来的产品提供和服务提供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广泛交融。由农村居民深度挖掘乡村本土资源,提供层次丰富、内涵深刻的旅游产品,不仅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农户还自发投入资金建客栈、开办农家乐,农户有了多种经营、多种收入,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顺应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建成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等地理生态标志明显的村寨,打造全省农村各美其美、生态宜居的家园,更加体现农村生态空间的自然属性,更加拓展以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保护性生产、保护性生活空间。在生态宜居农村建设中,加强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古树名木及古建筑、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不断挖掘、培育民族聚居村寨自然生态观和传统生态保护观,以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建设公共设施,优化院落布局,使融合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村落渐成主流。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懂弄通做实,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安排好“三农”工作各项硬任务的执行期和执行细节,明确今后一段时间“三农”工作的基调和根本遵循。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优先考虑干部配备、优先满足要素配置、优先保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公共服务,结合硬任务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在资金分配、公共投资和政策制定上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成“三农”工作硬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强化五级书记抓各项硬任务的制度保障。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三农”硬任务工作干部队伍,把能干会干愿干的干部部署到完成硬任务的第一线,突破硬任务的核心难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他们成为云南省“三农”发展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