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019-02-19 07:46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农村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会议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年多来,这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再部署再动员。

为何仍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决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各类资源要素会自发地流向高回报率的工业和城市,农业和农村往往处于劣势。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想真正避免农业衰退、乡村衰落,实现国家协调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既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农业农村经济也是这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经营方式仍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之中,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农村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要优先夯实农业基础,优先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因此,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立场,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处于农业农村的农民群众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从发展水平看,农民收入显著落后于城镇居民。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仍高达2.71∶1,全国仍有60%的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农业农村而言,就是要优先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优先改善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顺应我国城乡发展规律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当城镇化水平超过30%时,城镇化进入高速成长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当城镇化水平超过70%时,城镇化又进入缓慢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扩散,形成“逆城市化”趋势。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既有遵从一般规律的一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虽然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到60%,但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资金、人才等要素回流农村的趋势,城乡双向交流、相互交融的苗头已经开始显现。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要提前做好承接“逆城市化”的准备,优化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功能布局,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尤其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四个滞后”

滞后的基础设施。比如,乡村公路等级低,村组公路多为等级外公路,缺桥少涵问题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农业旱涝保收不稳定,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滞后的市场信息。在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下出现了市场信息获得不及时的问题,这就会导致农民有时只根据当下的市场行情来进行生产,盲目生产自然会造成某一阶段或者某一年某些产品滞销。

滞后的经营理念。因为农产品生产者过多地考虑生产问题,而忽略了销售问题,这就会造成产销脱节。同时,农作物收益浮动较大。农作物产量高、价格高时,收益就高;产量高、价格低或者产量低、价格高时,收入基本平平;产量低、价格低时,基本没有什么收益。

滞后的金融支持。一是滞后的融资需要。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支持农业的主要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弱,而且主要业务是小额信贷,金融支持滞后。二是滞后的金融产品创新。目前,制约“三农”资金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信贷有效抵(质)押物缺乏。尤其是中小企业常因抵(质)押物不足而难以获得贷款,贷款审批程序繁杂、时间过长,金融产品创新滞后。

在“优”“先”“快”“重”上下功夫

在人的方面要体现“优”。一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提拔使用“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二是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上,优先培育热爱乡土、吃苦耐劳、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经营主体。三是在专家的引进上,优先引进急需的农业方面的专家、企业家、学者,请他们到农村去创业,在农业产业链上创新。四是在留住“三农”人才上,优先引导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回村、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在资金方面要体现“先”。一是在配置资金项目时要先向农村、农民倾斜,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二是在强化农村金融支撑上,先给农业农村坚实的保障和后盾——农村金融。通过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利用移动支付等网络终端,通过产业引导基金、信贷等方式,填补农业农村基础基金领域的空白。

在发展方面要体现“快”。一是快速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快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快速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城市周边延伸,鼓励发展村(镇)公交。快速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快速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面向农村地区的共同配送中心。二是快速修缮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构建大中小微结合、骨干和田间衔接、长期发挥效益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节水供水和防洪减灾能力。快速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实施水系连通和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建设。三是快速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服务进村等信息服务,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在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网络安全工作。四是快速转变经营理念。立足于农业本身,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引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产业强村的转变。

在落实方面要体现“重”。一是重视农村向城市提供的绿色农产品。从城市看,不仅需要农业提供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品质安全的农产品,而且需要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源、怡人的田园风光。二是重视农村、农民的需要。从农村、农民看,今后即便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仍将生活着几亿人口,他们也需要稳定的就业、富足的生活、宜居的环境。三是重视政绩观的转变。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转变政绩观。衡量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要看工业,更要看农业;要看城市,更要看农村;要看经济总量,更要看民生改善。要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政资金、更多的重大项目放在农业农村。

猜你喜欢
城镇化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家乡的城镇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