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云南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9-02-19 07:27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云南经济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乔召旗 云南省烟草农业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要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更有力的举措、更高效的服务、更优良的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松绑鼓劲、铺路护航,合力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民营经济是云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以来,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有关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运行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生机与新动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呈现出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增长、民营经济户数缓慢增长、从业人员缓慢增长、民营企业上缴税金大幅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持续回升的“四增长一回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民营企业助力产业发展。在2017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云南有两家民营企业上榜。其中,云南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俊发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229亿元,较2015年增长28亿元。另一家上榜企业为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为185亿元,较2015年增长26亿元。2018年云南非公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为2742亿元,为6年来最高,较2017年增加647亿元,增速30.8%,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得到持续加强。根据近期公布的“2018云南企业100强”名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8户(2017年为50户),民营企业(含外资、合资)42户(2017年50户)。2018年云南企业100强营业收入达13840.717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营业收入为1846.518亿元,占全部收入的13.34%;有4家民营企业进入前30强。尽管入围2018年云南企业100强的民营企业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营业收入占比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也反映出在大型特大型企业中民营企业的实力在逐步增强。

民营经济助力经济增长。截至2017年6月,云南省民营经济户数同比增长8.6%,从业人数同比增长7.7%,经济增加值接近3000亿,同比增长10%,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6%,利税总额同比上升8.5%,接近全省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有关数据显示,云南民营经济发展全面向好,民营经济已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繁荣市场的主体、促进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结构调整的生力军。2018年上半年云南省民营经济平稳增长,截至6月底,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107.8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GDP增速0.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云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还呈现出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增长,民营经济户数、从业人员缓慢增长,信贷资金增速下降,民营企业上缴税金大幅增长,市场消费增速小幅下滑,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持续回升,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盈利下降,成长型中小企业总体运行平稳等特点。

云南民营企业的发展机遇

良好的营商环境。云南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强化制度保障建设,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双十条”政策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印发《云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持续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集中力量培育100户民营小巨人企业,破除机制体制“玻璃门”,构建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营商环境。

强劲的社会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增加社会需求的有效供给。这就需要全社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抢抓宝贵发展机遇,实现做优做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需求层次持续提升,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这一新的市场格局,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必将带来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的巨大需求,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面对这些良好机遇,民营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发展,提升产品有效供给,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地位凸显,这为云南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云南民营企业应当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扩大产品和服务种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奋力谱写云南新时代开放的新篇章。

加快云南民营企业转型发展

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握时代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创业,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扩大市场准入,强化监管服务。抓住数据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认真学习、切实弄懂、热情欢迎、主动拥抱大数据经济。未来5年,努力培育千家民营行业龙头企业,将处于细分行业前10名的民营企业纳入支持和培育计划,打造百家民营跨国优势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一机制一方案”原则,实施重点扶持;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壮大创新创业主体,全面强化载体建设,升级、培育一批资源共享、具有特色服务功能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拓宽融资渠道。多措并举,系统化布局,推进创新融资战略,优化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供给。突出“减负”,对企业税收“能减全减”,对社会保险费“能降全降”,对行政事业收费“能清全清”,彻底优化民营企业负担。突出财政资金的“指挥棒”作用,在财政科技资源配置和项目布局上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集众人之智,听取企业意见,更多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选择作用。突出多渠道融资,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健全金融机构考核与民营企业贷款挂钩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向优质民营企业倾斜。突出基金金融产业发展,扩大支持双创企业、科技型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和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突出民营企业融资生态环境建设,尽快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组织券商与中小微企业结对帮扶,提供会计、审计、评估等服务,完善云南省中小微企业金融资产交易机制。

加快转型升级。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建立健全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生产经营情况挂钩的创新激励机制,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在地方科技决策中的话语权,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强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建立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促进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承担和参与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计划,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化技术转移,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质量。

强化人才支撑。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人才支撑发展战略,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引进培养创新人才,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和云南省“百人计划”、科技英才“双百双千”推进工程,支持优势民营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成果奖励、“飞地人才”等多种形式,加快各类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创新创业提供较多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等各类人才,有效激励人才,落实好相关政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打造一支企业家队伍,建立健全企业家培训体系,全面增强企业家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和名誉权,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氛围。

推动协同发展。积极推进融合发展,推进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钢铁、装备、化工等行业优势企业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鼓励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中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对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契机,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垄断行业,加快优质国企资源向民间资本开放,推动国企与民企强强联合,建立现代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市场敏锐的优势,携手大型国企“融通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市场信息、工艺设计、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优势,借助或整合大企业的数据获取、试验和生产设备、规模制造、融资便利等优势开展业务承揽与合作,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强强联合,实现国企与民企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云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