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结构、动力与生成路径探讨

2019-02-19 07:11贺兰英
社科纵横 2019年7期
关键词:感情大学生评价

贺兰英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受到政府、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只有弄清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结构、生成动力等根本性的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的症结,才能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促使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结构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关于文化自信的定义,学界已有较多讨论并基本达成共识。如云杉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强调了文化自信是一个群体对自身文化的态度与信念。刘士林认为文化自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社会实践在个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3]。从更深刻的哲学角度探讨文化自信在个体层面的内部特征、内在结构。而邱柏生提出“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在与外来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中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信赖。”[4]从文化自信生成过程及机制、文化自信的特性、外在表现等方面来阐述文化自信的概念。同时邱柏生提出“文化自信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之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因此自信绝不是自大,而是一种文化上知己知彼的高度自觉”[5]。把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相联系,提出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是个人或群体精神成熟的表现。

那么大学生文化自信指什么呢?首先要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体。文化自信的主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小群体,或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所有民众组成的大群体。一个群体的文化自信最终要落实到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文化自信上。只有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文化自信,才能形成群体的文化自信。群体文化自信是个体文化自信的集合,而个体文化自信是群体文化自信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体是大学生群体,主要指中国的大学生。但具体考量时,还是要落实到每个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上。其次要考虑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客体,即对什么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所在群体文化的肯定性的认知与评价。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客体主要指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后,自信的表征是什么?自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对事物的一种先验信念,相信其优秀、相信其价值、相信其功能,并表现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文化自信是对某种文化持肯定态度,并表现为积极的文化行为。综合以上几方面可知,大学生文化自信指大学生群体对自身所处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持积极肯定态度,并给予正面评价和积极的文化行为。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讲,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在构成。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结构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文化认知,二是文化感情,三是文化个性,四是文化行为。

文化认知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熟知程度及其评价。对自身文化的评价与熟知程度不成正相关关系,熟知不一定就会是正面评价,而陌生也不一定就会有负面评价。熟知并看重文化的优点则评价正面,而熟知但看重文化的缺点则评价负面。文化认知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感性文化认知一般是通过感官、生活经验、风俗习惯等获得的对中国文化的表浅认识;理性文化认知是通过系统学习、深入洞察、比较反思而获得的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本质、历史、优缺点及其逻辑理路的认知,是对自身文化更深层、更透彻的认识。对自身文化熟知意味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都较多;而对自身文化不熟知意味着感性认知较多,理性认知不足。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熟知并给予积极评价基础上的文化态度。如果对自身文化不熟知却给予积极评价所产生的“文化自信”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是虚假的或不坚定的文化自信。因此在文化自信结构中,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认知正确则文化自信的大厦牢固,认知不正确则文化自信可能动摇或崩塌。

文化感情指对中国文化的情绪。文化感情可能是爱好、有兴趣、自豪等积极的感情,也可能是鄙视、蔑视、厌恶、憎恨等负面的感情。文化感情以文化认知为基础。对自身文化评价正面,其感情是积极的;如果对自身文化评价负面,其感情是负面的。一般来说,文化认知发生变化,文化感情也会发生变化。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文化感情比较牢靠,而建立在非理性认知基础上的文化感情容易发生变化。对自身文化具有积极的感情,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对自身文化带有消极否定的感情,则是文化自卑的表现。因此文化感情是文化自信结构中的情绪性构成要素。

文化个性指存在某种文化印记的个人性格特征。文化个性主要由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构成。文化个性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理性认知基础之上,并对中国文化产生积极感情,进而运用中国文化形塑自己所形成的文化人格。一个人的文化个性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长久性、坚持性等特点。具有文化自信的大学生其文化个性具有显著的中国文化烙印。文化个性是文化自信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

文化行为指大学生言谈举止中表征的文化偏好或行动的预备倾向。文化行为可能是肯定、传承、传播、创新中国文化的积极行为,也可能是诋毁、诬蔑、否定中国文化或中国历史的消极行为。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文化行为与文化认知、文化感情、文化个性是一致的,但现实中也存在文化行为与文化认知、文化感情相背离的现象。文化认知、文化感情、文化个性是文化自信内在于人的心理、态度、品格,而文化行为是文化自信的外显。文化自信不仅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更是主导积极的文化行为的内在因素,最终要表现在大学生有关文化的言行举止中。

在文化自信的结构中,文化认知居于根基地位,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感情建立在文化认知基础之上,是文化自信结构中的情绪性构成;文化个性是以文化认知和文化感情为基底而形成的文化品质、个性特征,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而文化行为居于文化自信的外围,是文化自信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文化自信结构中包含了大学生对自身文化熟知程度及正面评价,对自身文化的积极感情,稳固的文化个性,具有文化偏好的文化行为。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

促使大学生文化自信人格形成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指激发大学生文化理性认知、产生积极文化感情和文化行为的心理动因及内在需求。外部动力指能够激发大学生文化理性认知、产生积极文化感情和文化行为的外在刺激因素及外在动因。

(一)大学生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生理需要、精神需要,有个人需要、社会需要。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是满足个人需要,精神需要,即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促使理想自我的实现。理想自我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说,大学生不但有专业方面的要求,还有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行为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即大学生对自身有成才和成人的要求。大学期间,专业学习主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而非专业学习主要培养大学生“成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大学生思考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对自己的“成人”思考有其方向性,即成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其文化价值向上发展以通达类价值,向下发展以通达个体价值[6]。受中国文化熏陶而化成的每个中国人身上都彰显着中国文化的价值、智慧、神韵,都表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都铭刻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标识。大学生要成人,成为中国人,就需要主动自觉地运用中国文化陶冶情操,提升品性修养,塑造文化人格,培养文化气度。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是激发大学生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自觉建构自身内在文化结构,促生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

(二)大学生的文化情感需求

文化情感的需求是促使文化自信产生的重要内在因素。激发文化自信的文化情感主要有文化归属感、文化认同感、文化使命感。

文化归属感指一个人自认为自己受到某种文化的影响,从而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属于某种文化。人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既有自然生命,也有文化生命,而一个人成长的文化环境造就了其文化生命,因此也就规定了其文化归属。文化具有民族性,在现代民族国家形式下,文化也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国别性。因此一个人的文化归属主要指作为文化载体的个人归属于某一民族文化或国家文化。但有文化归属不一定会产生文化归属感。后殖民时代,殖民国家的文化对原殖民地人民的文化归属感依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香港和台湾有些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在文化上没有文化归属感。但在非香港和非台湾人看来,他们就是中国人,他们的文化属于中国文化。因此具有现实的文化归属并不一定产生文化归属感。没有文化归属感很难说会产生文化自信。文化归属感是文化自信产生的重要内在动力之一。

文化认同感指基于对自身文化明确知了而认可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审美观念、理想信念等。一个人寻求文化认同感是为了给自己定位,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与群体归属。因此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密切相关。具有文化认同感的大学生会产生文化归属感,而对自身文化没有认同感的大学生难以产生文化归属感。没有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意味着个人的灵魂难以安顿,生活比较迷茫,精神世界比较空虚,难以生成文化自信。在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文化认同感往往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在过去世界各国人民相对隔离的年代,一个人一生可能只接触一种文化,只有一种选择,谈不上文化认同不认同。当今世界联为一体,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锋,自身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在其他文化面前暴露,迫使个人对自身的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等作出判断和选择,同时也出现了文化认同或不认同问题。大学生认同中国文化意味着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前景,意味着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

文化使命感指大学生具有自觉自愿承担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的意识。大学生的文化使命是与大学的文化使命密切相关的。大学的使命最终由人来承担,承担的主体是大学培养的人才,即大学生。文化传承不但自己要通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精髓,而且要将之传之后人。虽然文化的载体可以是书籍、器物、制度、民间传说等,但人依然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中国灿烂的文化正是通过历代的中国人传承下来,从而成为世界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大学生是社会精英,无疑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文化传播指人际之间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单向交流。文化交流强调文化主体之间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文化方面的互通有无,而文化传播强调文化信息流动的单向性。大学生进行文化传播就是以我为主,以中国文化为本,宣传弘扬中国文化。文化创新指在既有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和独特性的重要保证。任何既成文化如果不创新,都可能为时代所抛弃,为人民所抛弃。文化创新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而是与时俱进。这种与时俱进具有目标性,既为解决中国现实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也为维持当今中国社会正常秩序所需,更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健康发展所需,最根本的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为中国人的心灵安顿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7]文化使命感强调的是继承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大学生不但是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不但是文化的接收者、接受者,也是文化的输出者、传播者、创新者。如果说大学生在中小学的受教育过程是不断输入文化的过程,那么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要学会如何将学习的文化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再输出。从客观上来讲,所有的大学生都肩负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的历史使命和社会重任,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意识到自身的这种责任与使命。只有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应承担文化使命,才能激发大学生文化认知的积极性和正面的文化感情,也才能为自觉完成文化使命做预先准备,并主动承担。文化使命感能激发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而具有文化自信的大学生能更有意识地承担起文化使命。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感呈现相互促进的双向良性互动。

(三)家庭和社会的期待

每一个大学生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期待。外在的期待可能成为大学生奋发图强的压力,也是大学生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动力。而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有指向性,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有用”隐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符合社会主流道德要求,其思想品德为社会所接纳;第二,大学生的个性、习惯符合自身文化特点,能够融入集体生活,有归属感、认同感,并等到社会的认可;第三,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或国家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大众生活方式与习惯是文化的形式。由此可见,家庭的期待、社会的需要发挥着外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方向的作用。家庭和社会的期待由外在因素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内在需要,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中国文化,塑造文化人格。家庭和社会期待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外在动因。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

大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肯定态度如何形成?文化自信不是天生的,是通过主动养成与社会体验产生与强化的。正是通过主动学习和社会体验,不断建构文化认知、培育文化感情、塑造文化个性、引导文化行为,从而生成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通过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大学教育的合理引导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8]。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学习经历使其对中国文化已经具备一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由心智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知较多、理性认知模糊,就会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不确定、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改变和动摇,难以坚定文化自信。随着大学生心智的不断成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通过激发大学生文化自信内外动力,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学习和大学教育在文化观方面的适当引导,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要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明确认知:第一,要明确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梳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主要经历了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历史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理念和特点的文化,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根基;革命文化是中国近代遭受外国欺凌而产生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绝地反击、奋发图强的文化,是中国文化在革命时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后,在探索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是中国的现代文化。纵观这三种文化历史形态,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第二,要明析中国文化的图谱。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显学,儒释道三位一体,法家、名家、农家等隐含其中的文化体系;而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文化形态,其中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

大学期间,通过中国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文化精髓、文化图谱、价值取向,体会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提升理性文化认知,增强感性文化体验。但文化认知的提升,并不一定产生文化自信。如果过于强调和看重中国文化的缺点,难以生成文化自信。因此大学生在进行文化知识学习时,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文化观的引导。

文化观指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学习、体验,以及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形成的对自身文化的看法、观点。对大学生文化观的引导主要聚焦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一种优秀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是所有文化的共性。世上没有一种文化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因此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具有独特优势与优点的文化,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文化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内容的传承和当代延续,是被经验着的、被选择性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它为当代中国人理解、认知世界提供象征意义和文化解释”[9],中国文字、绘画、诗歌、戏曲、礼仪、风俗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解释。而中华民族有“如此肥沃的文化土壤、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化内容、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理应使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10]大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秀所在,并激发其文化自豪感,进而让大学生认识到适合中国社会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生搬硬套其他文化来改造中国社会是行不通的。第二,认识到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普适性。近代中国的坎坷遭遇引发许多志士仁人反思中国文化,其中有过于夸大中国文化的缺点而抹杀了其优点,有过于夸大中国文化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的,当然也有许多人能够客观适当地评价中国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的超越性。中国社会在一百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不适应,已被封存在文化的记忆中。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理想性价值、道德性规范、伦理性学说等并不过时,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地界的普适性价值。大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运用中国文化来塑造大学生的文化人格、修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第三,认识到中国文化是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国世界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流传几千年而不衰,会在东亚地区形成“中国文化圈”,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大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一方面深入挖掘隐藏在中国历史发展背后的智慧,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提出解决个人生活问题、国家问题、国际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策略和方案。

通过大学生系统学习和教育者的适当引导,可以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但仅仅靠学习和引导还难以坚定文化自信,还需要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文化体验,发挥外在强化作用。

(二)通过社会体验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通过主动学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已形成基本认知,并产生了一定的感情。但由于大学生主体内在因素复杂,往往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对中国文化的感情也有差异。要使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文化感情、文化个性、文化行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体验,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社会生活是大学生文化自信产生的根本源泉。大学生终归要走向社会,融入到社会群体中。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就是大学生加入到社会中的文化群体,与文化群体的其他人共同工作、共同生活,进行思想与文化的交流,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主要包括见习、实习、志愿服务、兼职打工等。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文化个性获得社会评价,激发大学生被评价意识,从而发挥其强化或弱化文化自信的作用。大学生的文化个性得到认可,可增强其学习中国文化的内驱力,强化文化自信;如果大学生的文化个性不被认可,或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挫折,其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会受到消减,文化自信不会得到强化,反而可能弱化。而大学生的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是否与社会主流方向相一致,是否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从评价的向度上看,可分为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正面评价是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内容、形式和前景;负面评价是否定或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内容、形式和前景持怀疑态度。正面的评价会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而负面的评价会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消解作用。由此可知,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的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会得到社会评价,而其评价的结果会影响大学生对其所接受文化的评价。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对大学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使他们反省自身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大学的教育者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发挥积极正面的文化引导作用;大学生则要调整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重构文化知识结构,调适文化个性,重塑文化品格。

从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是通过“大学教育与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社会体验与强化”一个周期可以实现,而是要经过“大学教育与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社会体验与强化—大学教育与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社会体验与强化……”的循环往复过程。大学生正是通过学习、体验的反复过程,才能筑牢其文化根基,形成文化理性认知,产生积极的文化感情,塑造自己的文化个性,进行积极的文化行为,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感情大学生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带着感情
大学生之歌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