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文化意蕴和培育路径

2019-02-19 07:11葛亚坤
社科纵横 2019年7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劳动

葛亚坤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燕山 066004)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针对经济领域改革要求而提出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P31)。这是从文化视角着眼于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固然与技术、经济紧密相关,同时必须认识到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梳理我国工匠精神发展历程,总结概括工匠精神的意蕴和实质,进而分析从文化视角培育工匠精神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机遇,抓住机遇,探析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路径成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工匠指的是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的匠人。“精神”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精神特指人的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也指“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以及“人表现出来的活力”。这种释义过于平简,世俗,并未彰显我国悠久文化的深邃大义。相比较而言,《说文解字》中以单字表意的阐释更加形象和贴切。精属米部,“精,择也。”原义指上等的好米,去粗取精。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与祭祀有关,使天地人相通。据此,“精”可以引申为思想之精粹,内容之精华。“神”可以引申为高尚的境界。工匠精神则指匠人在工作中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境界。

一、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在传统工业社会,工匠的社会历史地位较低。在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投机以及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工匠精神式微,工匠精神逐渐淡出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视线。然而,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以及“智造中国”,不仅需要科学家、技术专家,也需要能工巧匠,尤其需要工匠精神。当代培育工匠精神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有助于提升我国产品硬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中国智造需要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旨在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目标,根本扭转我国某些技术领域处于模仿型、跟跑型的局面。要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目标,关键着力点在于提升我国制造的质量,目前,我国高铁、核电、卫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居世界前沿地位,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满足人民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我国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要弘扬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打造精致品质,提升自主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和智造强国。中国古人依靠工匠精神创造了四大发明和多彩的农耕文明,使古代中国在世界史上大放异彩。若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版本是1.0 的话,那么“当代中国人,若要再续古人辉煌,在全球制造舞台上成为焦点,制造出抗衡时空的精品,出路无二,只能重拾工匠精神,开创工业文明时代的工匠精神2.0。工匠精神2.0 是中国制造的出路,也是中国其他行业的出路。”[2]

(二)增强中国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调整经济结构,西方国家出现“制造业”回归的现象,这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格局。“美国的两位教授在《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一书中用数据指出,重振制造业是美国再塑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方向,当一个国家失去制造能力时,就意味着丧失了创新能力。”[2]美国制造业回归是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举措,也是巩固其世界强国地位的举措。当代世界工业制造强国地位的塑造离不开优质品牌的形成和发展,优质品牌的影响力离不开他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构建。对工作态度认真,始终不一地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这些工匠精神支撑着世界伟大企业长盛不衰。“德国之所以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就是因为菲润巴赫给出的答案:持续性。既有由学徒到员工培养的持续性,又有承诺、责任、研究成果的持续性。”[2](P67)持续性即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强国相比,我国还有一段路要走。为改变我国居于全球工业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扭转我国产品质量低端,竞争力缺乏的状况,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将每一个产品做到极致和完美,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使我国产品走向中高端和高端档次,从而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已结束高速增长阶段,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发展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提高供给端质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目前,一方面,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者渴求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我国某些产品由于低端、质量差等原因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我们会看到消费者去日本抢购马桶和电饭煲的现象。解决该问题的症结在于提高供给质量,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和要求,需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专注产品的质量,制作高品质产品,培育优质品牌。

二、工匠精神的文化意涵

西方学者研究工匠精神,从地域来讲主要集中于德国和日本。从内容来讲主要侧重于资本主义精神视角和企业生存视角。例如日本管理大家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指出:“在21 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大前研一以翔实的案例和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竞争中,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清晰地阐述了国际化专业主义必备的四种能力要求,即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专业”信奉成为“主义”,这就是工匠精神。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工匠精神具有一定启发性,但必须认识到,西方学者的这些研究成果本身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

(一)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信仰,对某种主义、思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执着相信。从欧洲工匠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宗教是工匠们的信仰。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是手工业者的宗教,这是它的突出特征。”[3](P612)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工匠们而言,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满怀虔诚地自我救赎。工匠们在生产过程中精益求精的表现自视为对上帝的一种奉承和忠诚,“中世纪的宗教改革更加使人们意识到参加劳动是一种服从上帝的自然表现,并有助于加强对上帝的忠诚。”[4](P13)可见,欧洲工匠们的劳动不是谋生需要,而是灵魂净化和精神修行的方式。从我国工匠的形成发展来看,工匠是我国古代社会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士农工商”之“工”,主要从事的是手工业,与农业和商业共同构筑古代社会的经济体系。工匠们参加劳作是谋生的手段,工匠们热衷于制作精美绝伦的产品追求的是精益求精,这是一种精致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里,工匠精神,不同于西方工匠心中对上帝的敬畏,而是对生产方式的敬畏,对劳动的敬畏,对劳动的一种态度。

(二)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技艺的精湛与产品的精致是传统工匠精神的鲜明特点。《诗经·卫风·淇奥》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绘的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及骨器时仔细认真、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后被儒家引申为治学和修身的方法。如《大学》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宋代朱熹将这一精神的核心特质概括为“精益求精”,指出:“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由此,产生了“精益求精”一词。精益求精精神集中体现在我国古代工匠制造手工业过程中。我国目前所见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中记载了古代器物的技术标准和尺寸大小,例如战国编钟做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古代中国远销世界的丝绸和瓷器在制作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三)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敬”最早出现在古代社会的祭祀活动,敬重的对象是神或者祖先。《礼记·少仪》记载:“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主哀,会同主诩”。后来,“敬”的对象有所拓展,逐渐引申为德的重要条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敬德是一种严肃认真、郑重其事的态度。“敬”运用到职业上就是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工作的热爱而全身心投入其中,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可见,“敬业乐群”、“忠于职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华传统民族的美德。敬业体现在职业认同感上,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态度上认可所从事的工作。体现在职业过程中,以一丝不苟、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敬业还体现在具备职业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以精湛的技术创造出精美的产品所带来的精神满足。

(四)工匠精神是一种创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精益求精,而且体现在别出心裁,在生产和制造产品过程中不断改造技术,推陈出新。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们,不停留在单纯模仿学习上,而是勇于向传统挑战,有所突破,练就绝活。其实我国历史传统中不乏善于创造的能工巧匠。例如韩非子《五蠹》一文就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工匠们的创造发明解决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同时提升了自我价值。

三、当前培育中国工匠精神面临的困境

我国历史上不乏工匠以及工匠文化,但时至今日,我国工匠精神的传承面临着多重挑战,具体而言。

(一)浮躁的社会氛围是培育我国工匠精神面临的“雾霾”。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当下,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人心浮躁充斥着社会,在这样的状态下,粗制滥造、假冒伪劣随之而来。市场经济中的资本有天然的逐利属性,若使用得当可以加快发展,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唯利是图的后果。在利益诱惑下,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生产和制造假货和次货,不追求质量而是追求数量,不追求细致而是追求粗制。如果假冒伪劣没有得到监管的话,不利于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重学轻技”的传统观念是培育我国工匠精神的“脑梗”。中国人普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重视读书学习,轻视技术指导,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因而培养工匠的职业技术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工匠们得不到应有尊重。毕业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缺乏职业认同感,他们一般认为从事技术工作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缺乏职业认同感的前提下,难以保持对职业的坚守和责任感,更谈不上工匠精神的传承。

(三)成功学的泛滥是培育我国工匠精神的阻力。当前社会上,对于成功往往从两个层面衡量,或者谋取官职,或者金钱本位。这是狭隘的释义。正是在狭隘成功学的误导下,人们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金钱,不重视产品生产的工艺。也就是说产品这种物化的东西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缺失人文精神,见物不见人。产品附加的文化价值被边缘化,久而久之,工匠精神式微。

四、文化视角下中国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开展劳动教育这是培育我国工匠精神的“牛鼻子”。当下,我国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均存在浮躁、贪大求全等问题,扭转我国工匠文化如今的状况,关键在于教育,即重视劳动和技能的工匠教育,以及人人平等的劳动教育。劳动不分贵贱,人不分尊卑,在教育中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5]让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当教育回归到尊重每一个个体,尊重常识,将人的品性培养放在第一位,以技能选人才,抛弃分数决定论的那一天,中国制造才能将价值创造放到首位,告别利润至上的短视行为,重塑凭高精尖工艺立足的制造强国形象。”[2](P51)

(二)正面激励具备工匠精神的先进典型。2015 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节目《大国工匠》,介绍了八个令人感动的工匠故事。这些工匠都是爱岗敬业的典型。他们坚守岗位,专注工作,制作出精致产品,令人折服。他们的事迹应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强大的,提高具备匠心的工匠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给予物质奖励,扭转人们的传统认识。在具备工匠精神的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下,让人们自觉推崇并践行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劳动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热爱劳动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