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晗 张福昀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70)
自党的十八大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整合多元价值、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主流价值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日常生活,只有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生活,为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发挥它应有价值功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上述要求可以说是总书记对全体社会成员核心价值培养与塑造提出的全民要求。在这个大工程中,对青年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更将价值观比喻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伴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同时加之互联网在中国日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给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引导带来诸多挑战。回观自2012 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提出,至今已过去7 个年头,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倡导、凝聚、整合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习总书记早在2014 年对全党全社会提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3]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仍暴露了很多问题。
列斐伏尔说:“日常生活一开始就是作为人的基本的生长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的生长(生命活动)而被定义的。因此,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4](P280)
日常生活是价值观产生的现实基础,人们从出生便在一种已经规定好的环境中生活,几乎每个人在未成年之前,都是按照祖辈、父辈延承下来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加之逐渐成熟后的个人认知去建构自己的评判尺度和标准。随着社会实践的增多,具有重复性、规范性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个人相对持久、巩固的价值观,人们按照自己架构的价值观去指导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由于个体成长环境的差别、生活阅历差别、发展际遇的差别,不同人形成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差异性虽造就了世界的多元与多样,但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个被广大群众普遍认可和接受,能够凝聚民心、集聚民智、激活民力,具有统领其他层面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认同,这个核心价值观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不失对现实与未来的审视与前瞻,它是对全体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的整合,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内在联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逻辑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不是为了消极适应日常生活降低价值标准,而是通过核心价值观鼓励、推动人们对日常生活开展反思、批判与重建。“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是对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对人自身价值和人生存意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注人、发展人、解放人的人文情怀。这是马克思主义关注日常生活的旨趣所在。”[5]日常生活中,个体在自我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借助核心价值调整、校正、完善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的关系,进而构建人们的美好生活,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高度凝练的价值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本质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字面含义简单,背后却内涵丰富。如果从识记角度上看,大学生记住这些要求从理论上讲不存在问题,而对于深挖其深刻意涵,探究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象指导意义与价值,探究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这并不简单。同其他个体一样,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殊的植根于日常生活的目标追求和价值追求。同样是高校,学校的历史传承、办学经验、学科特色、就业方向不同,学生间也会有差别化的生活目标。即便是同一所高校,不同年级、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认可的价值目标也存在差别。现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味强调目标统一和教育的整齐划一,与大学生个体目标生活化的差距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本质在于获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6](P40)回观现有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政治色彩浓厚,学术讲座、报告会、辩论赛、研讨会、参观调研等活动教育意图明显,在参加活动之前,大学生往往参加热情不高,有些活动成为精英分子的“独乐乐”,台下有的是自愿,有的是被摊派后的组织安排,学生观众很难“众乐乐”,因此,纵使设计再精心、安排再周全,教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反观大学生学生生涯,学习、工作、娱乐、社会实践几乎覆盖了他们日常生活全部时光,他们更关注日常生活每一个细微之处的经验传递、自我总结、成功巩固和失败反思,从生活片段中受到的价值启发更容易深刻记忆和强化。
一面是高校多种形式与途径主流价值观的倡导与教化,另一面是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利益驱动带来竞争效率同时向社会其他领域的蔓延,网络平台无孔不入的各种错误思潮引导,这些正对主流价值观形成消弭,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较量。是平日不离手的移动终端里鱼目混杂的信息占领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还是学校大力疾呼、积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更胜一筹?现实世界的不完美、社会的黑暗面与主流价值观对人们的指引、人们试图努力建设的美好世界,哪个更具吸引力?他们的距离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要给予回答的。
个体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身居象牙塔的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但他的精神可以驰骋于更广阔的天地。毋庸置疑,高校思政课在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中作用重大,思政教师在大学生价值引导中责任重大,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能是思政课的“独角戏”。高校其他专业课、公共课教学,家庭影响和父母的言传身教,社会大环境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青年学生通过学校这一社会组织,观察世界、体味冷暖、感知彼此。影响因素中还有互联网,这个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交往的渴望、对参与的渴望、对未来的渴望新平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如果只强调单一的学校教育而忽视日常生活的系统性,就只能是“一个手指头弹钢琴”。
按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要求,对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进行教育和价值引导,强化公民实现内化到外化的自觉转化。但当教育场域由社会转向学校,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传递和行为指导时,除了考虑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要求外,还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和干扰,尚未确立良好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评判标准的他们,更需要明确的、符合大学生日常生活认知图式的价值表达形式与要求,以此让青年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教育实践看,高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多单纯注重三个层面内容强化,忽视对其内涵的深层诠释,从而使得学生对价值要求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未来职业定位有哪些联系未必深谙其道。于是造成“知”与“行”的脱节,“学”与“做”的两层皮,核心价值观教育未能实现它的真正意旨。
为此,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应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赫勒在《日常生活》中揭示了日常生活的五个特征,即重复性、规范性、经验性、实用性和情境性。做好“一般号召”不是为活动而教育,更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要抓住日常生活“重复性”的特点,做好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经常化、日常化,利用不同生活情境、生活细节反复进行价值观教育。同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学校沿革提出符合学校定位的价值理解和目标追求。各学院、各专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简单易懂、可行易操作的价值规范,让学生知道现在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未来契合自己专业方向的职业定位所需的价值规范与行为要求。不仅如此,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抓住新生入学、毕业生升学就业、能力考级等一切大学生生活中的关键节点,将一般价值要求与具体事宜、特殊要求相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群体、不同个体的差异,开展符合特殊性的价值引导和价值强化。这样从抽象的理论术语到具体生活话语的转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理论“高大上”到生活化的“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才会让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永葆生机,不断吸引、凝聚更多的青年学子自觉培育,积极践行。
灌输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经列宁的系统阐述,形成了完整的灌输理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资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7](P17)恩格斯也指出:“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8](P21)列宁是马克思灌输论的集大成者,围绕灌输的必要性、过程、主客体及方法等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灌输理论。列宁强调在无产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政党应从外面把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并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只能是灌输,而不是从斗争中自发产生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需要在日常生活场域持续地对公民施加影响。显然,关于生活化教育在一些高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时仅是被设定为活动的主题,或是悬挂在教室的标语,缺乏生活细节的价值导向渗透。核心价值观的真正生命力应该是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唤醒、激发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道德意识。
诚然,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基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校园,高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中要承当更大的责任与使命担当。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力求找到最有效的灌输方式、方法与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都在努力探索灌输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工人协会等组织作为传播共产主义的学校,亲自为工人讲课、作报告,将科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传播。他们还重视报刊杂志等传播载体的作用,恩格斯强调,“如果你们有一张哪怕是很小的报纸,能证明你们的存在就好了!”[9](P168)同时,他们还把党的“定期报刊的数量不断增加”看作是“有觉悟的工人阶级组织迅速发展的最好证明。”[10](P165)鉴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做法给我们的启示,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各个层面体现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校学生社团可以成立核心价值观宣讲队,深入教室、寝室、食堂、操场任何大学生集中的地方,选取合适的主题、活动设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干部也要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从理论解读、实践解析、价值启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 世纪,与经典作家所处年代相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舆论传播环境与载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推广,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全息媒体时代,全员媒体时代。全社会、特别是高校要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利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关注度高、使用频率大的网络平台,主动出击占领阵地进行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教育,做好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宣传,做好社会焦点热点的价值讨论与启发,引导青年学生发现、分析、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该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需要通过灌输助力启发,通过启发达到灌输目的。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全球化深化,西方的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攻势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改头换面,传播更加隐蔽、渗透更加日常化。高校历来被看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好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我国赢得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至关重要。
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领域,博弈性是不可回避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持续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讲与普及,与对错误思潮、错误价值观的批判是同样重要的,不可偏废。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方位社会转型、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新兴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环境的复杂都增加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不可控性和复杂性。在大学生群体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价值认知,奢靡攀比、学习无用、及时享乐成为很多人的价值追求,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主义、复古主义等错误思潮近年来虽有所收敛,但交织传播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
如何在对与错、真理与谬误、科学理论和错误思潮博弈中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善于与错误思想斗争的勇气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列宁撰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党人》唤醒无产阶级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认识,消除错误思想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11](P364)这就是经典作家们的战斗智慧,通过发表著作和有针对性的公开论战檄文捍卫马克思主义,使“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读者就会容易一千倍、迅速一千倍地找到真理。”[12](P118)
近年来,传统媒体中的代表,比如丛书《理论热点面对面》和央视播出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都不失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有力武器。随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向网络虚拟空间延伸,利用网络平台对“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教育既有可能,又大有机遇。新媒体中,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新华网、求是网、学而时习、人民论坛网等一批微信公众号在科学理论传播和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推出的“学习强国”APP,突出思想性、新闻性、综合性、服务性,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学习网络,成为了论战的利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知网、学网、用网、治网,利用,聚焦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校园问题、成长困惑,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敏锐感、洞察力,具备“四个意识”的网络意见领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贴近生活的事例、大张旗鼓地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普及过程中实现“破”错误思想、错误做法与“立”科学理论的有机统一,让大学生在价值甄别、判断中坚定“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可以说是核心价值观显性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在政策把握、主流引导、价值导向、人才师资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是“主渠道”“主战场”。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在形式的显性教育,进而深入其内心形成价值品质,是思政课职责所在,使命担当。但由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物化影响、市场逐利、西化渗透、网络干扰,思政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还存在教育目标与教育效果不统一的情况。提升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显性教育成效,势必要实现思政课守正创新。牢牢守住价值引领的初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思政课的价值追求;又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变革,推陈出新。将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既把握高校思政课的方向,又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绝不能弱化引导功能。
如果说显性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有意识的、直接的、公开的施加影响,那么隐性教育则走出课堂,关注生活、关注细节,以无意识、间接的价值引导,以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是对大学生知、情、信、意、行各方面的整体影响。社会舆论的正能量、网络生态空间的风清气朗、市场的良性运行;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互动,良好校风、班风和寝风,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的遵守与执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睦的家庭、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善的沟通;利用重要节假日、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都可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隐形教育的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应该是短期行为。社会、学校、家庭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日常教育中角色不同、教育着力点不同、作用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