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芳 沈晓艳
(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中共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 甘肃 兰州 730000)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指明了在新的条件下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方向。早在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重要论断。在2018 年7 月3 日至4 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回顾党的建设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经验,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尤其是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开创管党治党的新局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29 年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思想建党的要求,而且明确提出要把党内思想教育列为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创造性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为我们党和军队赋予了政治灵魂。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同志明确思想建党的方针,系统论述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明确提出“应该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当时“左”、右倾错误给党内带来的思想混乱以及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等“三股歪风”,进一步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950 年,为了整治建党之初党内的不正之风,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该文件要求当时的各级党组织将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同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党内当时居功自傲的领导人的情绪消磨掉。《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将当时党内的一些不正之风,如贪污腐化现象、腐败堕落现象、违反乱纪现象等进行及归整,这奠定了建国以来思想来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基调。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原则不强,思想作风不正,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集体的素质。1998 年到2000 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活动,进一步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2004 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决定从2005 年1 月到2006 年,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013 年以来至2014 年,为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等“四风”问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2014 年在党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会议上,围绕中央政治局带头践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抓作风建设的实际,联系自身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实际,联系严格教育管理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实际,联系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人案件的深刻教训,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的实践,研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的措施。2016 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各党员干部要对照“四个合格”,深化“双十星”争创,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党员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是连接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红线,是融入党的建设各个环节的先导性因素,为党的建设提供思想基础,理论前提和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逐步从建立根本制度到建立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转变,构建起一套以党章为统领,以党的领导制度、监督制度、工作制度等为配套的较为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了党的建设和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统领下,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涉及三会一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人员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同样,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法规,用“纪律”划出了党纪底线,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严格戒尺和党员规范行为的重要遵循。
1980 年2 月29 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6 年10 月,党中央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1997 年中共中央首次制定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首次对于党员的纪律处分予以明确规定。2003 年12 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于是,2015 年10 月1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规范党的制度建设。
1997 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2010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5 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的廉洁自律要求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党,以前是对廉洁从政的要求,也就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的要求,现在是对全党的全部生活,既包括八小时的工作生活也包括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
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等问题。2016 年6 月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无论是党的纪律建设不断发展完善,还是新条例、准则的颁布实施,都是我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部署,实现依规依纪治党,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基础性建设。因此,在党的建设工作当中,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和前提。
思想建党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个灵魂,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促使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党的制度宏观上主要有党的领导制度、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工作制度等。微观上包括党对国家政权机关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干部制度、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内监督制度等。它对于调整党内关系、规范党员行为、维护党内秩序、保持党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从党的发展实践来看,制度对于党的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建设是管党治党根本之策、关键之举。
坚持制度治党必须首先要做到“有规可依”,(党内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准则简称“规”)这就要求深化党的制度改革建设,重视党内法规建设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和协调,要科学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左右联动、上下配套。其次,做到“有规必依”。党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国家法律的出台并不是形同虚设,既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就必要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再次,“执规必严”。对于违反党纪党规的党组织或者是党员,必须坚持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严格执行。最后,“违规必究”。对于违反党纪党规的党员,不论资历有多老,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性质,恰当予以处理。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制度建设实践中,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出台各种条例准则,并且严格执行,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绩,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的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事业发展。
思想建党是基础、前提,制度治党是关键之举,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便是根本保障。新时期,要想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成为党的制胜法宝,关键在于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第一位,把制度建设作为关键,将二者有机结合并努力贯穿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和同向发力,就要将二者一起谋划、一并部署、一块推进、一同落实,着重构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体制机制,严格制度执行,完善制度执行程序。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作用过程等。
思想是党建的灵魂,制度是党建的筋骨。加强灵魂的塑造,加强筋骨的锻造,也就是进一步加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使二者双管齐下、刚柔并济、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