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茜茜
(四川工商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 成都611745)
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好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目前的经济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进一步了探究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目前的教师对应用型教学的理念认识不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多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没有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缺乏对学生差异性发展的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不足。
当下的多数经济数学教师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微,无法实现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内容结合进行教学,教学中只是纯粹的讲述数学知识,实际应用问题较少,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和思想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忽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同时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没有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数学基础明显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文科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逻辑理解能力不强,就出现了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现象,这就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转换为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往往教师的观念突出显示相关课程的定位和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授数学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和辅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从而加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和应用的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应用型教学思想建设,根据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恰当地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经济数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使数学更好的发挥作用。
作为经济类数学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概念、公式等基础内容,而是应该把握数学与经济专业内在的联系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多阅读经济专业的书籍和多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教师沟通交流,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基础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专业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距离。高校应该多组织对数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积极组织经济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的经验交流会,使教师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针对学生的具体专业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和专业有关的实例,例如,面对经济专业的学生,在讲解导数应用的问题时,可以讲解其在经济学中的弹性分析和边际分析的应用;在讲解最大值时,可以讲解其在经济方面的最小成本,最大利润和最大收益等应用,让学生尽可能认识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很多仍采用的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略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应用型的教学需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的教学,以应用为目的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课堂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鼓励学生多思考和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如,讲解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成本函数、收入函数以及利润函数的经济学模型,并提供企业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具体问题,指导学生根据多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再根据实际数据分析成本和利润的变化情况,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在是单纯地学习数学知识,而是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建立联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思维,发挥个体的创造潜力和掌握知识的方法,比如,在讲解函数极限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正多边形的面积,在黑板上无论多么细画,都不能体现无线接近这一过程,而运用智慧课堂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一动态过程呈现在屏幕上,使学生清楚地体会到逐渐接近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无限接近的思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千差万别以及对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的要求程度不同,由此需要对学生实行分班分层教育以满足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需求,将数学基础相近的组合在相同的班级,比如文科和理科学生应该分层组建班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文科班级在授课时需要适当补充初等数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展开教学,而理科班级可以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当加深授课内容。同时分层教学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鼓励个性发展,可以将经济数学编写为各有特色的课程,比如,一类偏重理论知识的证明,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数学的相关的概念、定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类偏重实际案例的应用,学生通过学习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当然,在经济数学一般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概念和定理证明与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案例或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适应应用型大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充分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分层化教学模式,注重教会学生应用数学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