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然 张德玉
(1. 青岛工学院 外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300;2. 中国海洋大学 外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刘慈欣创作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由《三体》(TheThree-BodyProblem)、《黑暗森林》(DarkForest)和《死神永生》(Death’sEnd)三部组成。该系列在国外获得了巨大成功,其第一部《三体》英译本于2015年获第73届雨果(Hugo award)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首部荣获国际性科幻文学大奖的翻译作品”(顾忆青,2017:11),刘慈欣也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国际最高科幻成就奖的亚洲作家。
翻译文学在美国图书市场一向低迷,中国文学英译作品更是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国外主流出版社出于商业效益考虑不愿冒险出版小众的中国文学翻译作品。而在美国市场“不被看好”的《三体》系列却超出想象地接连斩获成功,无疑为当前我国文学外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视角,从文本、译者和翻译出版三方面对《三体》系列翻译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和阐释,以期为当前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参照。
人类能够征服一切的人类中心主义、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欲望的膨胀驱使人类不断入侵地球原本的生态环境,令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正如《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所描述的“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刘慈欣,2016:59),技术的过度发展,最终带来的是毁灭。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非中心主义,《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正是作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抗与消解,是对技术的泛滥和欲望的膨胀的反思。《三体》系列是对肆意妄为的人类的善意提醒。
《三体》系列以“文革”为切入点,展示了人性的缺失下地球文明的衰落招致外星三体人的入侵,使具有高等文明的人类不得不将其在地球的中心地位让于具有更加高等文明的外星人。这就是王茜(2016)提到的“变位”,即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高等文明的优势物种的人类,其中心地位变成与其他可能更加高等的文明共存的非中心地位。这个过程使地球的文明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文明衰落,外星三体人文明入侵,原本的文明生态格局重新洗牌。宇宙文明有多种状态,作者刘慈欣本人也承认《三体》描述的是“最糟糕的时候”(彭苏等,2015),这似乎在暗示人们反思当前社会的文明生态。
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三体》系列宏大的主题所体现的生态价值恰好触及当前人们对地球生态的忧虑。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环境危机一步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终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三体》所传达的生态观警醒了人类,同时表达了对和谐美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的向往。《三体》系列的翻译过程正是将原文构建的人与自然、宇宙的生态关系移植到目的语文本中的过程,符合具有生态意识的译者应遵循的生态翻译原则之一——“选择具有生态价值的文本进行译介”(陈月红,2016)。
《三体》系列本身传达的生态价值和对生态危机的思考,契合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内容方面,作品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与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超级英雄主题不同,容易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另外,《三体》系列关心全人类的命运,作品体现的普世情结极易得到读者的认可,并在读者心中引发共鸣。就科幻主题本身来讲,刘慈欣本人分析道:“科幻往往将人类视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探讨更多的是全人类共同的好奇和想象,这是这一文学类型较易被世界各地读者所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许晓青、姬少亭,2012)。
《三体》系列本身蕴含着作者的民族情怀和文化立场,当译文面对具有不同文化认同感的读者时,必然会遭遇文化冲突,但这并非不可调和,作品传达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文情怀才是吸引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主要原因。由于《三体》系列关涉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所以尽管外译过程涉及多语境跨文化交流,译作也极易在译文读者处获得较高的文化认同,能够较为顺利地融入译入语生态系统,并与系统中包括译文读者在内的各要素协调互动,构成和谐统一的生态整体。
《三体》系列在海外备受热捧,其英文译者功不可没。第一部《三体》和第三部《死神重生》的译者是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其科幻小说《手中纸,心中爱》于2012年分别荣获冠有科幻界“诺贝尔”和“奥斯卡”之称的雨果奖和星云奖,短篇小说《物哀》于2013年再获雨果奖。另外,刘宇昆还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他将承载中国元素的文学作品——如陈楸帆、马伯庸、夏笳等国内科幻名家的作品译介给西方读者,在沟通中西科幻文化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刘宇昆的语言“很精致,还特别善于将东方的美学融入科幻叙事”。“他写最纯正的英美小说,但字里行间又有中国文化的气质。本身是科幻小说高手,华人背景,再加上与刘慈欣的惺惺相惜,刘宇昆的翻译堪称出色”(张杰,2015)。刘宇昆在科幻创作和翻译方面有不俗的成绩,选择他来译介《三体》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同时该译者也完美地适应该翻译生态环境。刘宇昆的个人经历、语言能力以及他在科幻界的知名度构成了其较高的翻译素养,这使他在《三体》的译介过程中拥有更多自由,为其灵活驾驭译者的中心身份奠定了基础。
《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的译者乔尔·马丁森(Joel Martinsen,中文名周华)是美国本土“科幻迷”,他“广泛涉猎中国科幻文学作品,还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留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拜师于国内首创科幻文学课程的吴岩教授门下”(顾忆青,2017:11)。周华对中国科幻作品如数家珍,2009年翻译过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节选,是一位专业的译者。同刘宇昆一样,周华完美地适应了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
科幻小说的翻译对译者素养要求极高,《三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译的成功。两位译者文字功底扎实,使《三体》系列以流畅、地道的语言表述与英文读者见面。对于刘宇昆的翻译,刘慈欣本人言简意赅地评价道:“我很满意,翻得很流畅”(张杰,2015)。高素质的译者能在翻译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便于实现译文在语言维(语言形式、风格等)上的适应转换。《三体》的两位译者将原文中的科幻想象移植到译文中,传递给译文读者,使译文在译入语生态系统中达到最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原文和译文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影响译者行为,译者的“所为”离不开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这是译者必须进行的“生态适应”。《三体》系列两位译者均深谙西方文化,熟悉英语世界读者的品味和期待,加之二人对中西科幻作品均有非同寻常的了解,这些都影响着他们处理文本时的“所为”。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译者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译事中”(during-translation)(胡庚申,2013),即译者“选择”与“适应”的过程。
刘宇昆在译介《三体》、处理“五七干校”“周文王姬昌”“红卫兵”“煤油灯”等表达时既没有为突显异质感、传递中国特色而简单直译,因为这样会增加陌生感而降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也没有为减轻读者阅读负担而进行大篇幅阐释,因为这样起不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对于这类表达,译者一方面采取音译、直译等方法,突显原文中的异质文化,激发英语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以脚注形式添加必要的解释,在不破坏阅读快感的前提下帮助读者理解译文。比如,“牛鬼蛇神”被译成“monsters and demons”(LIU C,2014)的同时,刘宇昆通过脚注解释了该词的宗教来源以及在当时环境下所指代的对象,实现了“译有所为”。译者的“选择”与“适应”提升了译文在译入语生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使译文得以在译入语生态环境中 “再生”,同时加深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关注。除添加脚注外,刘宇昆为保持原作的诗学结构,忠于作者的叙事逻辑,翻译时恢复了《三体》的章节顺序。《三体》中文版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时,将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文革”内容进行了拆解并由开头调至中间部分。刘慈欣本人曾强调,《三体》以“文革”起始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与现实结合的科幻更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搜狐网,2014)。译者翻译时为保持原作的叙事脉络,将“文革”内容调回开头,恢复了作品的原貌。另外,为方便读者厘清作品中的人物关系,译者添加了人物关系表,尽量照顾读者的理解需求。通过上述处理,译者实现了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文化沟通)和交际维(信息交流)的多维适应转换,增强了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使其能在译入语生态环境中更加长久地“生存”。
《三体》系列在海外销量巨大,受到译文读者热捧,评论界不吝赞誉也足以证实作品在科幻届的较高地位。《三体》系列完美地适应了译入语生态环境,除原文本身的选题和较高的文学性外,更离不开高质量的译文以及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译入语翻译生态系统的“选择”和“适应”。《三体》系列得以在译入语生态系统汰弱留强的丛林法则中“再生”,也验证了译者合理的“选择”和“适应”过程。这种“事后追惩”完成了对译者选择的“他律”和“约束”(胡庚申,2014),见证了译作的成功,也是对译者的有效检验和评估。
从内容来看,《三体》故事总体发生在我国“文革”时期,与美国基于独立战争、西部荒野等本土题材的科幻叙述传统不同,中国故事令人耳目一新,抓住了西方读者的兴趣并满足了西方市场的阅读需求。另外,《三体》宏观的叙事视角以及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叩问,也是消除文化隔阂、制造共鸣的关键。所以《三体》系列容易在译文读者心中引发共鸣,更容易被译入语生态环境接受。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也预示了潜在的巨大海外市场前景。
《三体》主题具有的优势,作者刘慈欣在国内的科幻届成绩斐然,积累了一定的威望。《三体》系列最初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时受到了国内读者的好评,作品自身的文学价值获得了肯定。《科幻世界》杂志社副主编姚海军评价道:“从科幻文学本身的价值来看,我对《三体》有信心。跟西方科幻作家的一流科幻作品放在一起,《三体》的文学性和科幻内核都是不逊色的。”(张杰,2015)。被广泛认可的文学价值为作品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传播力增色不少,这也是《三体》系列被出版赞助商选中的根本原因。《三体》系列海外版权输出的中方代理机构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简称“中教图”)从文学价值、市场价值和文化传播力三个方面对国内相关作品进行了筛选,最终选择并签约了《三体》系列。《三体》系列自身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是其获得对外译介的机会的主要原因,也为其英译文在译入语生态环境中获得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打下了基础。
“中教图”同时是《三体》系列海外输出的主要赞助商,作为合作单位的中南出版传媒旗下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也为《三体》系列的海外出版输出注入了资金,同时通过申请“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募集到官方资助。这样,以民间赞助为主、官方赞助为辅的赞助模式为《三体》系列的海外输出提供了资金保障。作为主要的民间赞助商,“中教图”在翻译出版《三体》系列时面临着“前期投入大、产出不确定性高”等风险(李明远,2015),所以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会更加灵活并有效地利用和协调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因素,以适应海外翻译市场,实现获得较多海外市场份额的目的。与此不同的是,官方赞助更加注重文化传播,采用的多是“不计成本的,非‘市场化’的”“制度化”的翻译模式(任东升、高玉霞,2015),带有浓重的国家意识形态,而“任何带有意识形态的文化传播都很难获得成功”(花萌、白睿文,2017:79)。
为在《三体》系列海外传播中取得成功,“中教图”主动联合多方,积极推动《三体》系列的海外译介。首先,为获得和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的机会,“中教图”主动遵守国外出版商的出版惯例——“海外出版社对一部作品的评估一般需要得到全文,至少也需要译出50%的原文”。“中方在联系美国公司托尔(Tor Books)的时候,三本书的译文均已完成,这为该作品的成功出版和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枫、马会娟,2016:57)。这是在出版环节中《三体》系列主动适应海外翻译市场生态环境的第一步。
正是“中教图”的这种主动使其有机会与大名鼎鼎的科幻文学出版社——托尔出版社(Tor Books)合作。托尔出版社是麦克米伦(Macmillan)旗下的全球最大的科幻文学出版社,是美国最专业的科幻出版社之一,连续二十年获得卢卡斯最佳科幻小说出版商奖(Locus Award for best SF publisher),并出版过大量 “雨果奖”、“星云奖”获奖作品。托尔出版社的履历为《三体》系列吸引了更多的读者资源,这意味着《三体》能够在海外翻译市场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加稳妥地融入译入语翻译生态环境。
编辑过程是编辑凭借其身份操纵文本、构建话语权的过程,无疑是海外出版社参与《三体》系列出版发行的重要环节。翻译产品的诞生是翻译生态系统中作者、译者、出版赞助商、编辑等各要素相互协调、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的过程。例如,《三体》系列第二部《黑暗森林》收到英文编辑约1000多处修改意见。这位编辑是位女权主义者,考虑到美国读者对性别问题的敏感度,在与作者刘慈欣和译者周华沟通后对文中涉嫌性别歧视的表述提出了修改。另外,《黑暗森林》中关于“面壁计划”的内容涉及尚未出版的《球状闪电》,编辑对此提出删减建议,并得到了作者的同意。同时,为使《球状闪电》内容不受影响,刘慈欣和周华商讨补充了相关内容,以使读者阅读时更加流畅。
在出版之前,“中教图”通过译者刘宇昆联系到美国知名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大卫·布林(David Brin)为《三体》系列撰写书评,“中教图”还通过各种其他渠道征集了许多知名科幻作家对《三体》系列的正面评价,为《三体》赢得了更多热情的读者。要知道,“有影响的国际译评主导着欧美文化语境中跟阅读翻译作品相关的舆论,影响并形塑着目标读者的阅读选择、阐释策略及价值判断”(刘亚猛、朱纯深,2015:5)。科幻权威人士对《三体》系列的肯定无疑为作品带来更大的海外读者基础,为增加销量起到了直接的刺激作用。在翻译市场生态系统中,出版赞助商有效发挥了科幻领域权威人士的生态引领作用,实现了权威、译作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读者这一消费群体消费和享用译作,进而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为适应国际新媒体发展的潮流,“中教图”还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三体》作品,如在“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上定期发布作品及作者的最新动态,并积极与各国读者互动”(李明远,2015)。同时,“公司还与美国大学生合作,制作了宣传短片和主题曲《不害怕》(NotAfraid),多角度地展示作品魅力”(陈枫,马会娟,2016:57)。有效利用当下的网络媒体宣传手段,是在新形势下对翻译市场生态环境的主动适应,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如何在翻译市场生态环境中有效合理地调动相关资源,发挥作者、译者、读者、出版社、编辑、书评人等参与者的作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信息的合理流动,是实现不同语言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关键。《三体》系列英译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从选题到翻译,再到出版发行和海外营销,都充分发挥了每个环节参与者的能动作用,使作品更为和谐地在海外文化生态环境中“再生”。
《三体》系列英译在海外的成功,无疑给当前举步维艰的中国文学外译带来了巨大希望,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反思整个翻译出版及作品在海外传播的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拓展文化视域,注重文化交流”(生安锋,2019:88),将更多蕴含中华民族智慧、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传递出去。
中国文学外译的全过程中,我们第一应构建市场化的文学外译路径。在选题、翻译、编辑和营销等翻译出版各环节遵守市场惯例和规律,坚持做好“适应性选择”以及作者、编辑、译者、出版社、书评人等各参与要素的“选择性适应”,以期作品被目标读者接受,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实现译文与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第二,注重作品本身的文学质量。具有较高文学性和普世情怀的作品更容易引起目标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具有较高“整合适应选择度”的作品更容易在译入语环境中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同时注重译文表达的地道性,粗糙不堪的译文一般难以释放较高的“阅读行为驱动力”(陈伟,2017)。第三,有效利用新媒体资源,寻找“政府和民间合作的契合点”(花萌、白睿文,2017:79)。当前新媒体资源受到广泛欢迎,网络平台对文学作品的推介获得了很大成功。我们可以此为突破口,利用网络平台扩大知名度,一方面寻求政府资助,另一方面使翻译活动参与市场化运作,有效利用市场资源,实现翻译产品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