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鑫,沈 霞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61)
脑外伤患者多因创伤的原因,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自我保护能力下降,需长期卧床,且多伴有瘫痪、代谢障碍、意识障碍等,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1]。脑外伤患者压疮发生率高,对康复和预后造成不利影响,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使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治疗费用等。而护理不当、家属照顾方式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压疮。为了减少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压疮,笔者特选取140例病例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32~71岁,平均(42.78±2.70)岁。脑挫裂伤35例,颅内血肿2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0例。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33~72岁,平均(42.70±2.79)岁。脑挫裂伤37例,颅内血肿2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有无头痛、呕吐、视神经水肿等颅内压升高表现,有无一侧瞳孔散大等脑疝症状,预防并发症;加强饮食干预,鼻饲管喂食清淡、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定时翻身(2h/次)等常规压疮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主要考虑压疮因素,护士长在参考有关文献之后制定以下措施:①预防压疮:定时翻身每2h翻身一次,对于局部皮肤弹性差、大小便失禁、出汗多的患者1h翻身一次,主要采取侧卧位和半卧位交替,在骨隆突等容易受压的部位垫软枕,减轻压力,并定时按摩肢体。做好皮肤清洁,常更换床单。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的原因、预防、护理等,增强其正确认知。②压疮护理:处理创口采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采用泡沫敷料覆盖,保证敷料周围皮肤干燥清洁。对于II期、III期伤口,消毒冲洗完创口之后采用敷料覆盖,根据压疮的具体情况更换不同厚度的敷料。IV期创口需要清创处理,对于有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的创口,采取手术器械辅助清创处理,并进行vsd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对于伤口累及皮下脂肪、肌肉组织。采取外科手术清创、封闭治疗。
压疮分类:I期:局部红、热、钟、痛、麻木感,持续30min不消退,骨隆突处皮肤完整,触压不褪色,出现局限性红斑;II期:局部疼痛、硬结、紫红、水疱,真皮部位缺失,出现较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红色创面;III期:表皮破损,局部形成溃疡,全层皮肤消失,可暴露皮下脂肪;IV期:全层组织缺失,可伴有肌腱、骨、肌肉外露,伤口部位可有结痂。压疮发生率=(发生压疮的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P<0.05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n,%)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以至于血液循环障碍,供血不佳,引起的持续缺血、缺氧性坏死[3]。压疮和局部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肥胖、营养不良、潮湿等相关,也和护理不当具有关联。因脑外伤昏迷患者无法自行翻身,较为被动,故预防压疮应该给予全面适当的护理。定时翻身、在受压部位垫软枕、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均属于预防压疮的有效方法。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讲解压疮的发展过程,可给予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日常护理提供指导,增强其正确认知。对于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采取泡沫敷料覆盖,可以保证患者患处的皮肤湿润,使创口局部形成一个保护膜,可为创口提供愈合的有利环境,且一定程度上可阻止细菌进入,但一定要保证敷料周围皮肤清洁和干燥,若创面湿润过度或是不佳,在进行敷料更换时容易将周围组织撕脱,不利于创面恢复和愈合[4]。对于II期、III期患者,创面清洁后敷料覆盖,尤其是III期,适当的增加敷料的厚度,可减少因更换敷料次数过于频繁导致的周围组织撕扯,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对于III期以内的压疮护理的重心是预防组织坏死,对于IV期压疮应该清创治疗,进行vsd引流,以促进创面愈合恢复。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 对于脑外伤昏迷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