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时代对公文写作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公文不再单独呈现为枯燥呆板、严肃生硬的面孔,而是打破公文写作在构思布局、行文等审美上存在的问题,保持公文的形式美、实用美,为公文注入灵活美,体现时代审美风尚与大众审美情感,使公文受众群体更乐于接受,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公文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公文写作;美学
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型媒体形式、软硬件或信息服务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等。新媒体的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优势是快捷便利,受众广泛,互动性强,更新及时。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公文写作如不与时俱进,就无法充分满足时代需求。
我国美学大家朱光潜说,公文是有审美的。新媒体时代,公文美学特征呈现了多样性,其内涵也逐渐丰富。公文写作要注重审美观照,塑造公文新形象也越发彰显出其现实意义。
1 新媒体时代公文写作在审美上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审美追求
缺乏审美追求,恪守制式套路章法,遣词造句失准失当,导致文风老旧暗淡。《左传》有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新媒体时代下,传播速度快,公众评论公开透明,公文写作要避免言之无物。在求真务实的严谨表述中具有审美趣味的公文用词必须精准,富于辞采,能在有限的文字语言信息中更精妙地传递丰富的意蕴和内涵,显然更易传播和推广。当前不少公文写作者为图省时省力,动辄照搬网络上搜集到的“八股文”式的范文格式,按图索骥,内容再稍加修改,敷衍了事,甚至出现错误用词和用法,更谈不上锤字炼字的才能与功夫。忽视公文实际表达技巧中的灵活性,毫无创新和个性可言,使得写出的公文即使内容表达准确,却落入俗套,苍白枯燥,影响公文传播的质量与效果。比如《关于要求增加列车班次等问题的请示》,請示本身就是一种“请求”,“要求”两字多余,同时“要求……请示”,既不通,也与下级对上级行文的身份不符;还有请示要求一文一事,“等”字多余,需要删除。公文写作不是模式化作业,也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2 忽视逻辑层次
忽视逻辑层次的美学构思,使得行文逻辑凸显混乱。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在纷杂的信息巨浪中接受公文更偏向于公文简练易懂,逻辑富有层次感,便于受众快速领略行文用意,掌握公文传递的内容要义和精髓,这就需要对公文的逻辑进行缜密的构思,使公文的行文思路呈现主旨清晰、结构分明、层层递进的美学思维,体现公文的严谨美,清晰凝练、干净利落,增强公文感召力。但在实际写作中,不少公文未能形成规范清晰的逻辑,时常使得受众阅读之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更谈不上把握公文的主旨,以致无法开展工作,安排部署。
2 新媒体时代公文写作应追求的美学特征
2.1 保持公文传统的真善美
1)形式美。公文结构布局体现了形式美,庄严美。国家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相对固定,言之有序。规范的公文格式由三部分组成:眉首、主体、版记。还有公文主体内容的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国文章自古以来讲究齐整美,“三”的构造就是这种美的体现,古代三足鼎立,三阳开泰,都通过数字“三”体现均衡美、对称美、和谐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先后有三次变动,1988年版本、1999年版本、2012年版本。公文格式的每一次变革都彰显“戴着镣铐跳舞”的美学精神,也符合工作需求、时代发展、技术变革,渗透了人们对于结构形式“尽善尽美”的追求。公文格式的规定如公文统一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张,体现追求外观的协调美。公文格式对字体大小、计量单位、标点符号、数字符号的标准要求,公文文种的特定格式等都做了详尽的图文并茂的规定。
2)实用美。公文求真务实,体现了真善美的追求。公文一文一事,一事一报、一事一议、一事一请,意味着公文兼具告知价值和使用价值。公文区别于一般文体的重要标志即是它的实用性,紧扣实际需求,贴近具体事件,因此,公文在实际写作中必须立足具体事件,准确表述,做出合理安排部署,杜绝戏说和演绎的春秋笔法,更不能陷入猜测和推理的虚构创造之中。公文和文学作品迥然不同,它因实用而生,因实用而作,是沟通信息,协调关系,交换意见,解决问题的产物。公文的实用价值是其核心价值,因而实用美也是其主要美学特征,是美学社会性、功利性的集中体现。
3)简洁美。“文贵于精”,简洁明了、扼要精练可谓是公文的重要特征之一。实际写作中,描述背景切忌拖沓冗长,画蛇添足,应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力求用简洁精练的文字来统筹公文写作。正所谓“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如通知、请示等文种,开宗明义,表达明白直接,切忌委婉含蓄,更不能有想象虚假成分。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把全年七个节假日的具体安排浓缩于短短二三百字之中,简洁清晰告知公众,而且一目了然,毫无歧义。在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使公众迅速提取公文关键内容,提高阅读效率,省时省力,体现了公文追求简洁美的重要性。
2.2 新媒体时代公文写作的灵活美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公文也在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变革,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对13年前的格式规范进行修改并替代作为最新标准,与时俱进。当然,公文越来越要注重考虑受众群体的接受力,注重产生共鸣的效果,因为所有的写作包括公文在内,都是由作者、作品、读者、世界四要素组成的(“文学四要素”,由美国艾布拉姆斯提出)。四要素之间反映写作的体验、创作、接受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双向关系。由此可见,公文在新媒体时代,更要讲究灵活性,以满足公众的期待视野,使受众更易于、更乐于接受,最终实现公文效力。
审美情感。美,存在于人的社会性物质实践活动中,美与审美主体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公文正体现了这种社会美,体现了社会实践性的特征,同时又具备形成社会美的自身机制“在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形成一种社会美。公文写作具有社会性,自然具有社会美的特征,撰写者应更加注重受众群体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感,跳出既有的旧式写作章法和套路,不囿于公文写作僵化保守的藩篱,不以板着面孔的威严口气书写生硬的教条文章。
3 结语
“文以载道”,公文显然更应被视作政策制度、方案部署以及沟通信函等内容传播的渠道载体和重要工具。像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耿耿忠心和愿报知遇之恩的表达;李密《陈情表》饱含的血浓于水的拳拳之心,都是审美情感表现的经典公文案例。公文要恰当表达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随着物质生活的高度发展、繁荣和富裕,精神的享受、审美的追求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人们将迎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公文写作作为日常应用的文种,更应该考虑时代的变迁,顺应大众审美情感,体现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李艳霞.新媒体时代公文写作的美学思考[J].档案管理,2017(05):76-77.
[2]刘伟.公文标题写作的美学要求[J].秘书,2015(07):26-28.
[3]廖伦建.论党政公文写作的美学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47-149.
[4]田雨涛.公文写作中的美学思考[D].长春理工大学,2008.
[5]易成俊.公文写作中的修辞美学追求[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5):80-82.
作者简介
阚晨旭(1987-),女,吉林省长春市,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