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2019-02-18 14:34俞越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俞越

摘要:自2012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因此各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一直呈现着双升的局面。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做法诸如快速变现、债务清收等,但是由于资产贬值快,保管难,无法准确估价等原因,难以取得成果。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办法来处置不良贷款。但就以上做法而言,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还在进行试点尝试,仍有不足之处。为更好剖析不良贷款问题,就商业银行现状着手,研究不良贷成因及解决方式,旨在为商业银行不良贷处置提供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5.097

1引言

十六大以来,2002年到2012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十年,国内GDP增速超过两位数,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然告别了高速增长期,开始了被称之为"新常态"的新阶段,GDP增长率也从2011年接近百分之十下降到2016年的6.7%,这已经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最低增速。

经济的不景气,商业银行必然首先受到影响,截至201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已达1.512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1.81%,创下近7年的最高水平,直逼2%的警戒线。我国企业融资大多是间接融资,所以银行在本国经济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显示,银行贷款在企业的负债达到百分之九十,企业大部分流通资金也是来自于银行。因此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我国企业乃至国民经济都有极大的影响。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可谓是影响深远,大量实力雄厚的企业与机构纷纷宣布破产,最终导致了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而次贷危机产生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美国银行中巨额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处理的理论与实践,可谓是商业银行学的重中之重。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探讨,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模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式,从而提高银行资金利用率,加强商业银行竞争能力。

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理论分析

2.1宏观层面

(1)国内生产总值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一般认为国内生产总值与不良贷款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银行会大量放贷来获得利益,由于经济状况良好,企业盈利可能大,银行风险较小,不良贷款率会下降;当经济萧条时,企业盈利能力下滑,违约风险增加,不良贷款率上升。

(2)货币供应量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一般认为M2与不良贷款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当货币供应量下降,利率上升,企业利润随之下降,选择向银行贷款维持资金流通,商业银行风险增加;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利润增加,企业财务状况也得到改善,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

(3)从历史角度,本国不良贷款的显著增加,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世纪九十年代不良贷款的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市场制度的缺陷、企业效率的低下所造成。12年之后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货币金融政策、总体宏观经济的不景气,都会使企业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不良贷款率。

2.2中观层面

(1)金融体系制度的改变,我国很多传统行业,如钢铁、船舶等行业产能普遍过剩,利用率分别只有72%、75%,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供大于求的问题日益严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产业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经营情况大都不佳经营风险较大。国有企业的损失应通过国家财政收入补偿,但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改革下,更多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维持自身资金维持流通,但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总会有部分企业被市场抛弃,商业银行付出的贷款也难以回收,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我国金融系统非常依赖于银行系统。据统计,我国企业整体负债率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三,这意味着企业的风险往往会由银行承担,大大增加了不良贷款率。

(3)在国有四大银行为主的银行业体系中,由于对国家背书的信任,人们更愿意把闲散资金储蓄在大型商业银行,大多数企业同样选择在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往往聚集在大型银行。

2.3微观层面

(1)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管理的方法较少,严重影响了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银行处置不良贷款,常常选择以资抵债,但各种抵贷资产的处置变现效率低下,难以实施到位,有时押而不抵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加大了风险。

(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缺乏相应法律规范,政府往往会选择直接干预,没有法律保障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收益也会因此下降。与此同时对贷款的评估不够清晰,缺乏成熟的贷款管理体系和操作规范,贷款发放的随意,会造成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3)信息不对称性和有限理性假定。一方面商業银行间过度的竞争,缺乏合作意识导致信息不流通,对贷款信息审核自然缺乏真实性,对于企业显示状况难以准确把握,这种情况下发放贷款,可能就会有巨大风险。另一方面根据西蒙等人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的判断,同时环境本身的复杂性,银行决策时难以回避有限理论的局限,使结论不全面甚至产生谬误。

(4)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过低,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弱,资本风险大,不良贷款率高;资本充足率过高,银行业务所需资本少,收益降低,所以银行往往会降低资本充足率来获取利润。

3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方案

在现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不良贷款率的高低不仅与银行自身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还与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如若我国的经济能尽快恢复较好较快增长的状态,当局也能够在适当、有效的范围内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控,那么势必会改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现状。如若在此基础上,银行本身还能够加强自身贷款的要求,提高借贷门槛,根据影响因子调节各因素指标,那么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也就指日可待了。下文则对不良贷改善的具体措施进行谈论。

3.1完调贷款企业结构制度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以存贷利差获取收益是其主要的盈利方式。就不良贷款而言,现今商业银行主要的贷款对象仍存在有较大的集中性,且大多存在于“两高一剩”行业之中。随着我国十八十九大的召开,扶持绿色企业及三去一降一补的理念逐步进入了人们的意识,原“两高一剩”行业难免会出现政策扶持上的缺陷,再加之全球环球经济不景气,导致了上述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断下降乃至频临破产;就流动资金而言,在现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所持有的现金储量与之前相比难免会有所不足,对于所持有的有限资产,一旦过多的贷款于高污染企业,势必会造成其所持有的有效利润减少,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因而为处理上述状况,商业银行必须做到合理利用自身的现金流,在处理贷款业务时应当做到对象上的转型,摒除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转而向业绩较好或政府扶持的绿色型企业发展,使贷款结构不断得以调整;对于已贷向企业的资金,商业银行也应当做到层次划分和尽快处理,避免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而造成更大损失。

3.2根据经济发展调整贷款政策

对于上述回归结果而言,企业景气程度是商业银行能否及时收回不良贷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自身合理的实施金融政策,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社会的经济周期不断建立并完善自身的贷款制度。在经济增速较快和企业景气程度较高的时候,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势必会明显降低,同时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上升,对此商业银行就可提前根据自身的分析结果合理调控拨备覆盖率:一方面降低拨备覆盖率,将资金投入其他的贷款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拨备覆盖率能够抵御信用风险;在经济增长缓慢与不景气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必然上升,这时应提高自身的拨备覆盖率以降低贷款风险,但过高的拨备覆盖率也会造成银行准备金和利润的大量损失,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风险机制至关重要。

3.3适度发展表外业务 尝试金融创新

为降低不良贷款的影响,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发展表外业务,拓宽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完善产业结构。但随着当局对表外业务和金融监管的程度日益变严,银行的相应业务也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在此基础上,银行应当把握自身节奏,逐渐调整自身的资产结构,逐步摆脱金融去杠杆的压力,使得表外业务能够更好的发展。培养和引进专家型人才,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引进,通过强化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达到降低不良贷款率的目的。

4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枢纽型的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着较为深远的重要作用,但在经营问题中,也承担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又为流动性风险,一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过高,资本无法应对非预期损失的资金,那就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倒闭,所以还是希望业内人士能多多的关注这类问题,在现今经济下行与金融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提供叫好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胡家琪.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研究——以招商银行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徐煦.经济转型背景下城市商业銀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控研究[D].安徽大学,2018.

[4]周雯静,洪阳,李浩.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因素的实证分析[D].商场现代化,2017.

[5]杨晓鸿.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管控[D].北京交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叙永农商银行化解不良贷款443.5万元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