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萍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外语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
2008年绍兴提出的“全城旅游”发展战略可以说是全域旅游的雏形,接着四川汶川在灾后进行旅游业重建规划中,率先使用“全域旅游”理念来进行全域规划,随后浙江、福建、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先后启动了全域旅游改革试点.2013年以厉新建为首的研究团队给出了“全域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即具有“人人”“处处”“事事”“时时”的内涵与特征[1].全域旅游促进了旅游供给与需求为一个统一体,一些学者也纷纷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全域旅游的研究和剖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李金早(2016)在中国旅游报上阐述了全域旅游的价值、途径,认为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厉新建(2016),指出全域旅游的作用和意义可以从资源优化、服务优化、平台优化、管理优化和利益优化等层面来理解.《旅游学刊》于2016年9月专门增设了关于“全域旅游”的笔谈讨论.讨论者的一个初步共识在于:全域旅游将一个区域建设成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跳出了传统旅游的局限,是一种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章锦河(2016)认为全域旅游是浪漫行走与诗意栖居的梦想,是创新发展与转变的理念,需要系统筹划与具体行动举措来实现.汤少忠(2014)认为景区泛化的大旅游、国民休闲的大市场、产业升级的大产业、顶层设计的大政策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
李金早(2016)指出现阶全域旅游的着眼点:整个区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构建区域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积极发挥“旅游+”功能,使全域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石培华(2016)认为:实现全域旅游,需要大力推进“旅游+”,通过“旅游+”产生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形态,形成新型的休闲、健身、研学和养老等模式.李君轶 (2016)指出旅游信息化的特点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十分契合,智慧旅游的发展或全域信息化成为全域旅游实施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域旅游理念落地的重要途径.
吕俊芳(2014),提出了全域旅游产业链的“大城小镇嵌景区”旅游发展模式,并明确了其建设路径.攀文斌(2015)以全域旅游视角来解析大连旅游专项规划,提出要建立起覆盖全域、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和服务体系,也要重视统筹“全域旅游”保障策略的制定.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不同区域也纷纷从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创新、不同产业融合、市场营销对策分析、不同旅游业态的发展对策及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和实践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杨健(2016)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对三门峡市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事件协作、营销以及旅游交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张辉、岳燕祥(2016)指出旅游是一种通过空间变换而形成的经济,旅游经济问题既是一个产业问题,也是一个空间问题.没有空间作为支持,旅游是难以做大的.全域旅游的核心在“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全”,全域旅游应上升到“旅游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来认知.张定春(2016)认为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足会导致“政府热而企业冷”的现象产生,如,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2月和11月,分别开展了两次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共有500个市县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笔者指出全域旅游规划不再仅仅是景区景点的规划,而需要具备“跳出旅游看旅游”的视角和眼界对全域进行整体规划,而处于探索和初期阶段的全域旅游,并非所有的区域都适合,笔者质疑一哄而上的众多项目中有多少会沦为地方形象工程,又有多少会产生新的泡沫,“旅游+”更多是旅游行业唱独角戏,孤掌难鸣.这一现象在众多的“全域旅游背景下”发展区域旅游的文章中可见一斑.也有学者从全域旅游发展的全时空、全产业、全要素、全管理和全支持五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018),目的是厘清全域旅游的影响因子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这也是过热的全域旅游现象的理性声音.
全域旅游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它,而全域旅游实施难、落地难已经成为共识,笔者根据多年来绿道研究的经验及对珠三角、浙江、安徽省等地的绿道建设的深入分析,认为绿道理念与全域旅游内涵及特质有相通之处,以绿道网络建设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是实现全域旅游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以及丰富的外延功能,有利于绿道运动的全面推进.2017年后一些研究者也将全域旅游与绿道结合起来研究,并取得明显的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全域旅游的视角来探讨绿道模式、设计策略、绿道网络要素删选体系及网络构建方法[2-7],而对于全域旅游与绿道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探讨几乎空白.
绿道与全域旅游的内涵相似.1987年,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给出了绿道的官方概念:绿道是指能够向人们提供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并用景观将乡村和城市空间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该系统对物质、能量、信息的移动及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8].而绿道概念的提出者查尔斯E利特尔,给出了绿道更全面更专业的定义(《美国的绿道》,1990年):1.一种线型开放空间,往往沿自然廊道,比如河岸、溪谷,或者山脊线—而建;或沿陆地上交通运输路线,比如运河、风景道路或其他路线的路权所在范围而建,其功能转化为休闲游憩.2.任何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行的自然或景观路线;3.开放空间的连接线,将公园、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物、历史场地及居住区等连接起来.4. 某些条状地带或线性公园被指定为公园道或绿带.包括城市滨河绿道、游憩绿道、具有生态意义的自然廊道、风景和历史路线、全面的绿道系统或网络五种类型[9].本文绿道网指的是全面的绿道系统或网络.
由上述概念可知,绿道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道路,它是空间研究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角度,为实现自然及人文景观延续性、生态建设和遗产保护区域化而提出的空间解决方案,它可以是一条把周边的风景区串联在一起的线性空间,也可以是一个为居民提供“可行、可观、 可居、可饮、可吃、可学”[10]的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查尔斯.E.李特尔就说过“你会发现建设一条绿道基本上等同于建设一个社区”.绿道如章鱼爪子一样深入到城市各个角落,可以带动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提升.美国户外运动协会的报告的作者曾写道:“想象一下,走出你的大门,骑上自行车、马匹或游径自行车,或者只是简单背上背包,几分钟之内,沿着连续的游憩廊道网络出发,穿过乡村地区”,欧美绿道为千千万万的市民开拓和保护了数不清的户外空间,吸引他们从家里、车里走向大自然环抱,所以绿道思想引发政府规划理念革新,激发城市经济活力,彰显历史人文特色、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居民固有的休闲游憩模式.20世纪末期绿道概念被一些学者引入国内后,对我国城市绿地空间规划、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休闲旅游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绿道的综合效应日渐显现[11],各地纷纷投入到绿道建设大潮中,其中,国内绿道运动的先驱非珠江三角洲地区莫属,近几年该地区在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及学术研究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实现了绿道“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转变.
全域旅游的概念提出一方面是为解决大众休闲需求与现实供给端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另一方面则是引导地方政府重视人地和谐发展,致力于打造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职能将成为政府机构统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本区域真正成为居民的家园,游客的乐园,实现居民与游客有机融合.其中绿道倡导的“谋求人地和谐、以人为本的空间规划思想”、引发了居民游憩模式改革,“连接”“空间”“网络”等理念以及带动区域多种功能齐头并进,都与全域旅游打破唯景区至上共建旅游目的地以促进区域全面发展的提法高度一致,绿道网络建设可以看成是微缩版的全域旅游.
绿道运动有两项较为突出也日渐被业界所推崇的两个特点:一是边界;二是连接.
边界效应往往不可思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开放空间的最大效用并不是以它的面积而是以边界来估量:如,当你沿着街道散步或骑车,或者当你穿过一条道路时所看见的一切事物,与一片组合的土地或大片景区相比,沿社区、河道等的绿道能提供更多的开敞空间[9].作为空间消费的旅游本身,没有空间作后盾,旅游是难以做大的,所以全域旅游的核心在“域”[12],这个“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域范围,所看所感能让人身心愉悦,也能保证体验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所以旅游、休闲目的地不再仅仅局限在景区了,政府旅游规划的着眼点也必须跳出景区的拘囿,重点放在延伸居民和游客的视域空间和提升心理综合体验上,让游客的好感不止停留在某某景区,而应该是整个区域的每一处细节上,更能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游客的猎奇心理.而由点到线、由线及面铺开的绿道网,将会拓展更多的开敞空间及更远的视域范围.由此可见,绿道的边界特质让全域旅游在“域”方面的实现成为可能.
连接作用是绿道的第二大优势,即绿道可以将不同的地方串联起来,增加现有景区景点的功能效用,包括生态效用、游憩效用和审美效用等,连接的潜在价值极大地刺激了环保主义者们,且甚于绿道的其他作用,绿道将人们与自然、文化连接起来了,一方面减轻孤岛效应保障生态、文化安全,另一方面依靠绿道景观的吸引力,就能够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势必推动未成熟景区景点快速健康地发展.全域旅游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实现整个区域的自然、文化、经济全面、共同繁荣,而绿道网完全可以通过连接作用来实现这一目标.
很多区域旅游在大力发展后,总会陷入各种困境中,如,“旅游后遗症”让居民为之买单;“资本趋利性”使开发沦为破坏力[13];游客与居民矛盾日益升级,甚至不可调和等.这样的旅游思路在大众旅游时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当地居民是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没有考虑社区及居民利益的开发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直接影响旅游社区关系.而绿道概念自提出以来,就非常注重公众与社区参与,业已成熟的西方绿道具有非常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流程,社区参与、公众参与一直是欧美绿道规划的重要理念和主要要求之一.社区参与形式主要有协作管理和规划、参与式规划等,另外通过对沿线居民的有效培训(包括接待和服务礼仪及地方文化展示等),提高居民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及向游客展示地方文化魅力的方式和能力,有助于增强游客的旅行体验.如美国佛罗里达风景公路计划,很大程度上依赖基于社区的合作,社区参与贯穿规划和管理始终;基于社区扶贫与经济开发角度的蓝岭风景道重视公众与社区参与更是成就了美国史上最成功的一条风景道.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与号召,是全国人民的美丽愿景,更是全域旅游这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引方向.而“美丽乡村”、“绿水青山”、旅游型的城镇化等都需要全民参与、社区参与才能更好更快实现.在这方面,十分具有公众缘的绿道会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和实现手段.
不同省市的实践表明,全域旅游正在成为各地政府统筹推进旅游全面发展的重要契机,也让各部门和不同行业资源都跃跃欲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参与旅游纵深发展的重要平台,势必掀起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风尚新潮流.而作为新生物的绿道在这股强风劲雨的裹挟下,会让更多的地方和政府对它有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势必推动绿道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而国土面积广阔的中国,绿道建设势必要应对各种迥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将有一个长足进步.
全域旅游模式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也有助于解决我国居民旅游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现实问题.绿道以其具有多功能、重视公众参与及边界和连接的特质,使得全域旅游实现成为可能.而全域旅游以其战略性和丰富的内涵势必带动绿道运动的蓬勃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目前从国内外绿道研究现状来看,绿道设计主要集中于宏观规划层面,对于组成绿道系统的主要节点、标示系统、服务设施的设计手法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基于建设标准之上的、更具地域特色的设计手法少之又少;同时对于绿道建成后运营、管理体系及机制研究较少,随着国内绿道实践运动开展的深入发展,未来需加强对国外先进绿道政策和管理办法的研究、绿道综合评估及使用者满意度调查研究,绿道产品服务供给体系的研究、绿道管理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日益繁荣的绿道运动提供理论支持,也能推进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