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36)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由此可见,习近平十分重视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统文化意蕴,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有助于我们唤醒古老而深刻的传统生态智慧,并将其更好地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从而真正做到传统生态文化的“古为今用”。
生态环境是文明发展的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以史为鉴,传统社会曾经发生的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导致文明衰落的事件,让习近平印象深刻。他说:“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曾经水草丰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不能再在我们手上重犯!”[2](P1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他从过往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除了直接陈述历史事实,习近平还援引一些传统诗歌来阐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些年,北京雾霾严重,可以说是‘高天滚滚粉尘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3]“高天滚滚粉尘急”一句,来源于毛泽东《七律·冬云》里的“高天滚滚寒流急”,经过习近平巧妙地改编,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北京时有出现的雾霾境况,凸显了生态保护的紧迫性。“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当时的尘雾大概不是现在的雾霾,但这种描写与现在雾霾严重时很相像啊!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军令状,立行立改,不能把雾霾当成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一笑了之、一谈了之了!”[4]同样是空气质量问题,他还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来形容雾霾之严重,并严令相关负责人要真正重视起生态保护。当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力的地区,习近平也欣慰地指出: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5](P153)“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采自唐代诗人张说的《下江南向夔州》一诗,生动地展现出浙江良好的生态风光。以上借古喻今的例子,无论是对生态境况的褒扬或是批评,都反映了习近平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对传统生态文化所包含的哲理思想进行了阐释。他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6]传统生态文化的哲理思想,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共同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思想。“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习近平指出:“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7]他引用孔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经典话语,阐释了儒家生态文化所强调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人对自然万物取之有道的哲理思想。
中国传统的道家生态文化,亦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敬畏与保护。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哲理思想,主张人应该效法地、天、道,而道的运行规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人也应该追求与天地的和谐,以达到自然而然的理想生存状态。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庄子·大宗师》云:“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深刻地认识到,天与人是不可能强行分割为二的,人与自然只能相互统一;天与人也不可能强行分出胜负,人与自然必须互相融合。习近平也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8]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洞见,体现了他对包含道家生态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生态哲理思想的理解与阐释。
此外,习近平从中国传统的五行相生思想和太极生万物思想出发,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的系统思想。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金木水火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环不已。”[2](P55-56)他认为不能将治水和治山、治林、治田等分割开来,主张应该“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涵的注重系统性、统筹观的特点,无不折射出他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深刻领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城市建设该如何规划,城市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该怎样定位,这些都是习近平思考的问题。“我国古人说:‘城,所以盛民也。’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2](P66)在他看来,城市是供人民居住的场所,因此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必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这三个方面。关于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他进一步引用《管子》的话说:“‘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事实上,我们现在一些人与自然和谐、风景如画的美丽城市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逐步建成的。”[2](P66-67)这句引自《管子·度地篇》的话语,意思是:圣人建设都城,一定会在平坦稳固的地方,选择一块富饶的土地,依靠着山,左右有河流或湖泽。习近平认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认识到了美好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直到今天,这一理念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城市建设工作。
习近平强调,城市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必须“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2](P48)应该依托城市现有的山水脉络,在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打造城市生态空间。此外,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要尽量利用自然本身的生态力量。“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2](P49)习近平指出,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破坏了原有的林地、草地、湿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系统。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修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生态力量来化解城市发展的弊病。
农村建设有别于城市建设,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必须从实际入手。习近平指出:“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要体现农村建设的特点,因地制宜地保护生态环境,就不适合大拆大建,破坏农村原有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美景,而应该大力保护之。“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那都是美景啊!……搞新农村建设,决不是要把这些乡情美景都弄没了,而是要让它们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所以我说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2](P5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经常引用古人描绘当地自然美景的诗词散文等佳句来勉励当地政府要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例如上述引用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佳句,就是他去湖南考察时提到的。此外,在去海南考察时,他也多次引述苏轼描绘海南风景的诗句,如“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等,告诫海南的同志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2](P50)对农村建设,习近平提出“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守护住农村的绿水青山,尽可能保留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原貌,拒绝破坏农村自然环境等乱开发行为。
面对当今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10]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在于节约资源。他运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点来阐释这一思想:“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2](P118)天地创造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则是无穷的,以有限的自然资源来满足无穷的欲望,如果不对欲望加以节制,那么自然资源就会被消耗一空。因此,只有合理地控制人的欲望,节约资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节制欲望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一生态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论述。比如《荀子·礼论》云:“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如果不加节制,则会引起纷争,从而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混乱和崩解,因此,必须制定一套规则来对欲望加以限制,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的欲望和自然资源之间达到整体平衡、良性互动的状态。由此可见,习近平对当代某些人纵欲无节制的生活方式的批判,以及他力图通过节约资源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体现了他对传统生态文化中以礼导欲、物欲平衡思想的现代运用。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这一重要的生态文明思想,饱含着他对传统生态文化的理解和创新。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11]“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以自然界的动物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为比喻,来说明美好的生态环境对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正是以此为启发,习近平创造性地揭示了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笔自然财富,同时也包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文明思想。其实,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辨证关系,习近平在2005年就已做过初步的描述,他说:“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5](P153)“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说明生态环境可以推动经济发展;“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说明自然资源的珍稀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也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原因。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包含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与传统生态文化只着重于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不同,它强调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很好回答了生态与经济之间应具有的关系,因此是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极大创新。
如上所述,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习近平指出:“从生态环境看,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雾霾频频光临,生态环境急需修复治理,但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很不到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但差距也是潜力。总之,这些潜在的需求如果能激发出来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2](P25)面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相关行政部门亟需投入经济资源进行生态治理,包括研发环保技术产品、提供生态修复服务等。因此,生态治理的过程既是修复生态环境的过程,同时也促成了生态经济多个领域的发展。第二,对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绿色经济。“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2](P30)从我国的地理国情来看,许多贫困村周边都有着优质的风景名胜区,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通过与市场机制结合,通过经济方式将相关生态资源和当地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绿色经济,使当地老百姓能够脱贫致富。
绿水青山能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来绿水青山,所以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文明为起点。一方面,习近平认为:“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和谐的发展,单一的发展,最终将遭到各方面的报复,如自然界的报复等。”[5](P44)经济发展不能脱离生态文明的制约,必须以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经济发展只有和生态文明相互协调,才是和谐的、全面的发展。要对如何协调两者进行“远虑”,才能避免牺牲生态环境的“近忧”。另一方面,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P19)虽然金山银山买不来绿水青山,但如果善加利用,却能更好地维护绿水青山。所谓“在保护中发展”,就是绿水青山要带来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应该促进经济发展;所谓“在发展中保护”,就是要注重构建良性的经济发展方式,让金山银山成为维护绿水青山的坚实经济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