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学思
(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根据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脉络,可梳理发现自然旅游扶贫(Kiernan K,2013)[1]、遗产旅游扶贫(Hampton M P,2005)[2]、农业旅游扶贫(Rogerson C M,2012)[3]及民族文化旅游扶贫(Muchapondwa E & Stage J,2013)[4]是贫困地区实现旅游业发展增强贫困人口受益的主要形式。旅游扶贫评价研究聚焦于旅游发展与贫困治理的监测与评价理论(邢慧斌,2017)[5];Foley C & Grabowski S,et al.,2018)[6]、旅游扶贫评价方法(王松茂,郭英之,2018)[7];(Njoya E T & Seetaram N)[8]、民族地区扶贫脱贫效应(Ab.Hadi M Y & Roddin R,et al.,2013)[9],银马华等,2018)[10]以及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评价(李燕琴,2015)[11];(李嬴铭等,2018)[12]等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扶贫模式并非在所有贫困区域均具有普适性,即可辩证性地将旅游扶贫视为相对概念,尤其是在自然与人文资源不足及可进入性较差的区域,实施其他途径的扶贫方式或考虑综合扶贫模式,将弥补单一扶贫模式的缺陷及产生良性循环的扶贫效应。民族地区特色村寨的扶贫脱贫发展需结合地域资源禀赋、人文基础及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建立多方参与主体的效益协调机制,总结适用性强的民族地区特色村寨旅游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与模式。
广西通过实施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深化粤桂两省(区)旅游扶贫协作等战略措施,精准推进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脱贫的实践创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的2 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有1057 个,其中广西拥有97 个占全国数量的9.18%;且广西瑶族人口约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2%,对研究瑶族村寨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代表性。基于此,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简称“恭城红岩村”)、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金田村美村屯(简称“金秀美村屯”)、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凤溪村(简称“富川凤溪村”)、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屯(简称“南丹王尚屯”)和怀里屯(简称“南丹怀里屯”)5 个瑶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对广西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及优化问题进行案例验证;探析成功扶贫发展模式的共性及差异性,提出广西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内生式发展理论[13]强调人是发展的参与主体,重视发挥社会文化效应与经济效益推进作用,继而激发内在地域潜力。明确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旅游发展协同的要义,辅以实施扶贫项目将成为利益相关主体的内生发展动力来源。为激活民族地区内生发展潜力,相关研究将发展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划分为: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政治精英、以致富带头人为代表的经济精英、以传统民间力量为代表的文化精英、普通农户等。
亲贫困增长[14]指贫困人口在参与经济活动中的权益受到保护,并可获取增长性收益,也被称为贫益式增长和益贫式增长。致贫因素涉及经济、信息、知识及精神等方面,人力资本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及文化价值成为促进稳定可持续脱贫的重要因素。在实施旅游扶贫脱贫的各阶段,将关注贫困群体身心健康、信息获取效率以及技能培训的公平性。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现受到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制约,尤其是为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时所产生的制约较为明显[15]。部分学者在研究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时着重分析政府与旅游开发企业主体的利益关系,然而乡村社区贫困群体的需求常被忽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细分归类及互动关系解析尚未有统一标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除纳入一般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社区及当地居民外,还增加考虑政府基层组织、景区旅游企业及社区社会组织;体现“新型农村社区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等因素。
根据研究所选取广西桂林市、来宾市、贺州市、河池市的五个瑶族特色村寨旅游资源配置特点,总结凝练发展模式:以恭城红岩村为代表的“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实现就业脱贫”生态保护扶贫模式、以金秀美村屯为代表的“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贫困村旅游开发,培育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社会扶贫模式、以富川凤溪村为代表的“支持发展家庭手工旅游产品,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转移就业扶贫模式、以南丹王尚屯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健康养老产业深度融合,引导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农业项目”产业发展扶贫模式、以南丹怀里屯为代表的“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宣传,打造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教育扶贫模式。依据资源经济学理论,经济资源配置主要分为两个维度,即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及群体间如何实现合理分配,以及如何实现资源在相关主体间的组织与高效利用。辨析广西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成功发展模式内容显示,存在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旅游精准扶贫脱贫经验及自身发展建设不足的共性,同时存在旅游精准扶贫脱贫参与主体、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及扶贫脱贫成效的差异性。
1.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的共性
(1)强化瑶族特色村寨居民的认同感,实现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协同发展。在精神文化方面,通过引导贫困户参与旅游发展等方式进而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地提升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物质文化方面,民族舞蹈编排与表演、传统文化展厅建设及旅游节庆普及等,有利于当地瑶族特色传统旅游文化的锤炼。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推进过程中,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不仅可获得资源及资金的支持,还能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进而解决扶贫脱贫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底蕴,打造民族地区瑶族特色村寨旅游品牌。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及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中,村寨注重在旅游产品与服务设计中蕴含瑶族文化特征,尤其是系列产品的开发及产业链条的高效整合与旅游扶贫发展的创新思路相契合。
2.旅游精准扶贫脱贫经验的共性
(1)科学规划旅游扶贫项目,协助农民发展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产业体系。现代乡村旅游依托摇曳多姿的瑶族文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舒适宜人的自然气候,以找准景区发展关键点与突破口为旅游扶贫工作重点。村寨政府以景区发展带动瑶族特色村寨发展,将景区景点建设与旅游扶贫有机结合,实现促进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助推周边村屯农民持续增收、完善瑶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的良性循环。
(2)突显瑶族特色村寨的产业优势,拓宽农户持续增收渠道。村寨政府建立健全特色产业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研发多元多类产业扶贫模式,鼓励和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将产业稳步覆盖;扩大现瑶族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引导企业积极发挥园区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3.自身发展建设不足的共性
(1)缺乏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村寨政府在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中担当招商引资的桥梁角色。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政府在推进旅游扶贫开发的同时,还肩负推动旅游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为建立旅游扶贫脱贫长效机制,需引进及培养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在推进瑶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兼顾注重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政府、企业、当地农民和游客之间沟通不足,易导致信息交流延滞。瑶族特色村寨开发建设包含多个利益主体,涉及政府、旅游企业、农民、游客及潜在游客等;当信息交流受阻,将影响其一或更多主体的利益,且各主体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特性。
1.旅游精准扶贫脱贫参与主体的差异性
(1)“政府+农户”——政府主导模式。部分村寨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结合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让游客可以轻松地体验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瑶族特色村寨旅游项目。在旅游扶贫投资效应影响下,由于农户作为当地居民自觉保护古建筑等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受其自主参与程度的影响,农户主动参与旅游扶贫的积极性亟待提升。
(2)“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主导型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积极联合周边景区打造旅游品牌,通过生产要素入股、成立互助社等形式,帮助景区周边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政府将部分景区经营权出让给公司,形成“景区公司+农户”的旅游产业组织方式,带动景区农户脱贫致富。但在利益再分配时,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和带贫减贫长效机制仍待优化,确保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中有效化解矛盾。
2.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的差异性
(1)“生态+文化”、“景区带村+农家”模式。部分村寨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注重挖掘瑶族文化内涵,以“生态+文化”为主题,多元开发乡村生态及文化旅游业态,增强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户在景区周边可从事旅游服务接待相关职业,形成“景区带村+农家”模式,促进景区与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2)“农庄+游购”模式。部分村寨以城乡互动为切入点,积极培育瑶族特色村寨的游购式综合旅游产品;拓宽旅游消费渠道,在明确游客需求痛点的基础上,发挥精品农庄与民宿等休憩中转站的价值,提升游客对瑶族特色村寨的体验感。
3.旅游精准扶贫脱贫成效的差异性
(1)文化产品的开发及创新程度存在差异。随着各地瑶族特色村寨旅游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持续开展,各村寨在形成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塑造自身旅游形象。虽然旅游纪念品虽然琳琅满目,但参差不齐,存在制作粗糙、雷同模仿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引致游客消费欲望的降低。
(2)旅游扶贫脱贫成效不显著,未建立稳定而可持续的精准扶贫脱贫长效机制。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瑶族特色村寨带动自身及周边村寨贫困户增产增收的成效仍受到相关因素制约,其具体表现为:旅游扶贫脱贫的辐射范围受区位限制,旅游项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易造成贫困户就业与家庭收入的季节性波动。
1.政府职能定位以及政策执行的精准性仍待提高
(1)扶贫资源配置效率仍待提升。由于瑶族特色村寨的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及政策扶持力度仍待加强等多重制约因素,加之现有资源未能合理有效分配,导致扶贫工作进展相对缓慢,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扶贫工作的推进过程不仅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还需与财政扶贫资金高效整合,使得资源、资金均发挥最大效用。
(2)临界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识别难,指标资金分配失衡。在贫困精准识别过程中容易忽略对临界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关注。是否需要帮扶、如何把握帮扶力度,成为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工作的难题。由于未能及时向临界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倾斜照顾,致使原本脱贫难度较低的群体长时间处于贫困与脱贫的中间地带。
2.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
(1)良好投资环境远未形成,扶贫收益分配管理机制仍待完善。瑶族特色村寨加大旅游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其在建设初期多是依靠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制定招商引资计划,未能结合自身优劣势为瑶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量体裁衣;现仍需完善扶贫收益分配管理机制,进一步引导各类资金参与乡村旅游建设。
(2)发展模式较为单一,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滞后。各村寨均以“农旅结合”为主要旅游发展方向,资金投入侧重于体验式服务建设;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由小及大、从内到外的方式,从乡村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扩展至旅游扶贫村庄的公路扩宽工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项目初步形成规模,但开发形式略显单一,个性化与创意化发展层次相对较低;较难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
3.贫困户的自我脱贫后劲不足
(1)山区地理环境制约。瑶族特色村寨多地处山区,山多田少,耕地面积占比较小,但当地农业收入仍源于耕种,这将间接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部分贫困户害怕投入与承担风险,致使瑶族特色村寨贫困户容易排斥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发展项目,进而影响特色产业扶贫开发成效。
(2)社会扶贫参与度偏低。由于村寨旅游发展多是由政府出资引导,导致贫困户难以保持继续脱贫的后劲,抗风险能力逐渐降低。通过促进政策措施有效供给与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需求的匹配,鼓励及统筹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参与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全过程,仍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及协调利益分配博弈中产生的冲突。
1.地方扶贫资源配置受到局限
第一,行业扶贫存在倾斜,扶贫资源未有效整合。部分村寨旅游扶贫机制的实效性存在不足,缺乏良好的旅游扶贫环境,扶贫主体权责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二,部分村寨精准到户率有待提高。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指标体系需根据“总体稳定、局部优化”的原则再优化,全面精准识别、帮扶与退出的瑶族村寨贫困人口数据动态,同时平衡发现致贫的根本性因素与帮扶精准施策的协调关系。
2.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薄弱
第一,旅游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扶贫开发成本比例增加,构成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强力约束。由于部分瑶族特色村寨的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如道路规划、标识系统等不健全,单个旅游景区的生态承载力有限,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指数低,未能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第二,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贫困户因险返贫损失较大。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方式主要采用“单位-村寨”、“干部-农户”等点对点帮扶方式,从事瑶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农户通常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参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形式偏少,难以推进农民组织化建设以及促进贫困农民持续增收。
3.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仍待提升
第一,瑶族特色村寨的旅游产品缺乏一定特色,同质化程度高。相关景区的旅游纪念品虽种类多样,但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充分突出地域特色。第二,部分地区存在扶贫与扶智相脱离的现象。在部分瑶族特色村寨,相关职能政府与贫困村民致富的信心及活力不足。从事旅游产业开发相关工作的人员,缺乏行业标准培训、旅游服务质量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实训及综合文化素养培训。
第一,在发展前提维度,注重协调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教育与参与,即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群众参与度及发展质量;二是基础与产业,即基础夯实保证长效发展,产业发展提升扶贫成效;三是整合与管理,即充分整合旅游扶贫资源并确保项目圆满成功,严格管理保证资金有效利用;四是精准与动态,即实现对象精准与动态管理的有机结合。第二,在产业培育维度,选择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坚持产业致富,以“产业先行”战略为指导,以创新模式助推整村发展;巩固瑶族特色村寨的优势产业,大力扶持传统特色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第三,在发展动力维度,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扶贫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辅协同推进。第四,在集聚模式维度,选择外源型与内源型共同发展。政府引进外源资本以拓宽扶贫资金渠道,激发市场活力;有意识地向内源型引导转变,即支持贫困地区的县、乡、村,以精品化及品牌化为发展思路,推进生态产业集群的嵌入发展。第五,在发展布局维度,通过局部均衡实现以点带面全局发展的目标,区域内部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是总体非均衡的要义之一。明确瑶族特色村寨的发展道路,提高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以核心产业带动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工作的整体发展,提高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度和精准度。
1.政府职能部门维度
第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形成多元合力,打造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景区路线精品化、基础设施升级与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推进瑶族特色村寨的易地搬迁、旅游电商扶贫、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乡村旅游创客发展等项目实施。第二,通过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瑶族特色村寨休闲旅游产业。根据区域内部乡村旅游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程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转移;全局定位新时期瑶族特色村寨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将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带、乡村旅游产业链调整战略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发展密切结合;改善瑶族特色村寨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普惠金融机构体系的多元化建设,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建设,着力提升瑶族特色村寨贫困人口的金融风险意识。
2.旅游经营企业维度
第一,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发展路径在于实现脱贫致富阶段性目标兼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旅游企业发挥主体能动性,围绕核心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对贫困地区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独具地域特征的瑶族村寨乡村旅游品牌;增强宣传营销并激活投融资潜力,通过差异化招商引资、扶贫建设项目的精准落实扩大乡村旅游市场框架。第二,探索旅游电商扶贫模式,提供多元化创业与就业机会。通过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瑶乡旅游扶贫电商服务平台与信用体系,创建瑶乡旅游扶贫创客行动与瑶乡特色资源开发联动的营销机制;建立多元化培训体系,利用乡村旅游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旅游扶贫创客创意开发、瑶族文化传承人培训、产业园区创意团队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式等开展贫困人口培训,充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进而增强自我脱贫能力。
3.旅游参与个人维度
第一,内生式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地区的内部潜能得到激发,基于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人的主体参与作用被充分发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旅游开发协同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激发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自身文化素质与旅游服务能力,深化丰富瑶族传统文化旅游内涵;旅游目的地人口的扶贫参与度提升,可加强社区基层在旅游扶贫脱贫过程中与旅游产业的互动,激发瑶族特色村寨农村社区的组织管理自主性。第二,旅游者自觉约束旅游目的地行为,尊重民族风俗及保护生态环境。旅游者主动从官方政府、景区及电商服务平台等获取瑶族特色村寨有关资讯,增强文明旅游意识。
4.社区社会组织维度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助力构建旅游综合功能服务区,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并增进农村社会福利。依托瑶族特色村寨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促进乡村旅游逐渐实现全域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通过健全瑶族特色村寨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景区景点旅游承载力及竞争力;根据村寨区位环境及资源禀赋的现实研判,因地制宜地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第二,强化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健全贫困人口共同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协调机构。支持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村寨旅游扶贫,提高贫困地区村寨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及致富带头人等中坚力量的协调沟通能力,确保瑶族特色村寨居民享有对于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制度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及监督权;推进瑶族特色村寨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旅游精准扶贫脱贫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