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有
(安徽省绩溪县种植业局,安徽绩溪 245300)
绩溪位于北纬 29°57′~30°20′,东经 118°20′~118°55′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适宜,年均气温15.99℃,年平均降水量1500mm。绩溪山连皖浙、水分南北,是黄山山脉与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的源头,没有客水过境,森林覆盖率78.26%,林木绿化率82.76%,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绩溪县属于农业部2009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四大重点区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主攻方向为发展高品位名优绿茶。茶产业是绩溪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和重点扶持的两大特色产业之首,与广大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绩溪14.3万农业人口中有5.5万农民经营茶叶,其中 4万人主要依靠茶叶生产。2007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绩溪茶产业发展极其缓慢,产业地位处在全市、全省的低端,发展空间巨大。
2007年下半年安徽省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以后,绩溪县率先开展此项工作,并于2010年5月获得登记,使金山时雨成为安徽省第一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茶叶产品,2017年被列为安徽省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和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的带动下,十年来,绩溪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分别从 780t、2370万元增长为1460t、12900万元;金山时雨产量、产值分别从 14.5t、152万元猛增到670t、10120万元,带动茶产业飞速发展。
绩溪县委县政府依据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精神开展工作,制订了绩溪茶产业发展“一县一品”模式。根据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概述,坚持强力推广传统名茶金山时雨。
实施完成“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创建国家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称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三品一标”茶园认证比例达到99%,使得环境质量完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确立了以两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为龙头的合作经济主导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共有 2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参与。覆盖茶农7700户,占茶农总户数的70%;覆盖茶园面积2731hm2,占茶园总面积的79.6%;茶叶一产产值 10004万元,占一产总产值的82%,有效地提升了规模化水平。进行金山时雨经营的共有“金山时雨”、“金山茗雾”、“上庄时雨”、“今升”、“障山野茶”、“滨川雪芽”等20余枚注册商标,使金山时雨茶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成为绩溪县其他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模式。
规模化水平的提高,为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提供了有力支撑,能够选择应用国内最先进的清洁化生产设备,并有能力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到今年为止,茶叶加工电气化程度达到95%以上,真正做到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绩溪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加工技术落后、标准化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奠定了金山时雨产业乃至整个绩溪茶产业快速发展格局,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根据省市加快发展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年来绩溪县积极稳妥的推进,完成无性系良种茶园种植 1267hm2,中低产茶园改造633hm2,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提高了 41个百分点达到47%,进一步夯实了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县政府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命名为绩溪县新型农民培训基地,推行金山时雨操作规范,为全县茶农无偿提供技术培训。
积极建立产学研协作关系。县政府先后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南农大订立长期协作关系,并邀请安徽省首席茶叶专家夏涛教授担任总顾问,在绩溪县茶产业龙头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设立了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专家工作室,参与多项研究和技术指导,获得一项省科技成果,两项获得发明专利,并已投入生产应用。安农大教授夏涛、宛晓春、张正竹、方世辉等,农科院茶科所研究员廖万有、丁勇等 40余人次亲临指导和授课,极大提高了金山时雨生产技术水平。
积极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有条不紊地开展品牌宣传工作。在省茶业学会的支持下,成功承办了安徽省茶业学会 2009年年会;2011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科技苑栏目推出“茶与文化”系列节目,重点推介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及其举世无匹的自然品质,分别介绍黑茶、青茶、绿茶相关知识及主要品牌,其中黑茶代表产品为普洱茶、青茶代表产品为大红袍、而绿茶专题推介的茶叶品牌,就是金山时雨;编辑出版了“金山时雨”专刊;连续多年举办标志产品金山时雨茶文化旅游节、推介会、产业论坛;与上海茶叶公司、吉买盛连锁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金山时雨产品得到质量稳步提升,连续获得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2010年世界绿茶协会名茶最高金奖,第十三、十四届、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参展金奖,2015年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借助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巨大影响力和公信力,推进了金山时雨知名度与日俱增、产品效益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销售区域已从传统的华东地区向30多个省市区拓展。
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不同区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提高金山时雨市场占有率。合作社在尊重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发髻形金山时雨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兰花形金山时雨,并通过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原有金山时雨地方标准进行了修订,于2013年12月16日发布、2014年1月5日实施,获得了极大成功,两种产品相得益彰,拓展了销售区域。
作为名优茶生产的补充,在利用夏秋茶资源开发清香型乌龙茶基础上,充分利用绩溪桑树资源,研制、开发了桑叶茶新产品,最大限度保证桑叶、茶叶保健功能的同时能够适应人们的口感,将桑叶变废为宝,已经打开相当的市场。
借助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强大公信力,我们在金山时雨品牌推广、产业效益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体来说,农业产业为弱势产业,金山时雨品牌仍属小品牌,吁请政府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宣传推广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以期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严肃运行,结合绩溪县实际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在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过程中,得以严格执行,使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山时雨定点检查、自检、抽查过程中,合格率均保持在 100%,防伪标志使用率 100%。同时,积极协助主管部门打击非法使用标志行为,查获、处理了一起假冒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案件,净化了产业发展环境。
根据既定的加快绩溪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政府每年拿出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茶叶生产环节和龙头企业进行奖补。2009年以来,累计奖补财政资金600余万元,投入品牌建设资金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