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Chat的混合式教学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18 00:51:07
山东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公众教学模式

孟 君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17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在未来的1~2年时间内,混合式学习与教学将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六大关键趋势之一,移动学习也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六大教育技术之一[1]。目前混合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2]。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3]。课程具有公式繁多、逻辑缜密、计算细腻等特点,对学习者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习者出勤率不高,缺乏主动性;教师无法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师生互动在较低的水平上进行[4];教学评价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因此,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本研究的目标是在国内外有关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借助WeChat移动平台构建适合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教学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混合式教学”理解为:“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5]。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启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模式、策略、原理等。但对其效果、影响因素、教学方法、实践等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操作方法。虽然主流媒体对于高校课堂内外使用移动学习方式仍然持怀疑态度,但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学者却对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寄予期望。何克抗教授提出并倡导混合式学习的概念[5]。李克东教授深入的阐述了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并提出设计方法与要领以及设计的八个步骤[6]。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尤其是移动社交平台的普及,移动学习被广泛应用。

国外混合式教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近些年随着移动学习的兴起,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又成为热门。研究处于学习理论探索和教学应用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实践表明在高校的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逐渐显露,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教学各要素的选择也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7]。美国马里兰大学于2011年启动了10门课程和混合式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教育工作者发现,混合式学习增加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技能[8]。

1.2 选题意义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的移动学习方式与传统课堂讲授如何组成混合式教学环境,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型。二是在该教学设计模型的框架下,开发适应课程教学的,基于移动社交平台WeChat (微信公众平台)的立体教学APP。

2 基于WeChat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目前在拥有智能手机的大学生中,微信APP的使用量基本达到100%,因此在众多的移动学习支撑平台中选定了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课堂相互补充,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管”的三方立体教学举措。

2.1 WeChat公众平台的构建

WeChat公众平台的构建包括账号设置、编写欢迎词、设置版块,上传编写内容等。

申请“分析化学混合教学”的账号,介绍为“关于《分析化学》的混合教学WeChat端APP”。公众号分为三个版块:课前发布、课堂互动和课后拓展。课前发布包括预习资料和课前测验;课堂互动包括点名、抢答和投票;课后拓展包括拓展阅读、课后讨论和调查反馈。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将该教学模式在我院15级化工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试点研究。主要包含教学内容重组和教学活动设计两部分。

2.2.1 教学内容重组

该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过程中,针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存在问题对选用的武汉大学的《分析化学》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将内容分成三大部分,概论、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和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作为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作为第二部分四大滴定,将重量分析法和 吸光光度法作为第三部分其他分析方法。通过重组整合教学内容将整个课程的内容模块化,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知识脉络。

2.2.2 教学活动设计实施

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按照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课后拓展三部分进行。以第二部分四大滴定中“沉淀滴定”为例具体说明。沉淀滴定主要包括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三种。要求学生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终点确定,以及混合离子的沉淀滴定法。最后进行四大滴定的小结,完善整个知识体系,小结主要分析各种滴定方法的异同点和滴定曲线。

课前预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教师整理视频和图片资料,放入课程公众平台。学生登录即可查看学习资源,预习之后限时完成测验,之后把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整理和分析课前测验及问题反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课堂讲授是教师跟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学习过程。先利用微信实时点名,然后根据课前预习反馈情况进行课堂讲授和师生交流,拟定判断和选择题,学生通过公众号进行抢答和投票,提高学生参与度,实时反馈学习效果。通过实时交流掌握课堂讲授效果,及时对难点重点进行补充和加强。

课后拓展通过推送关于沉淀滴定和四大滴定小结的拓展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和调查反馈来加强和巩固教学效果,促进知识迁移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查反馈部分主要是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解答,提高学生课后复习的效率。

3 混合式教学实施成果评价

3.1 学生参与度统计

我院15级化工专业共有72名学生,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为72人,关注和参与度为100%。将页面添加“百度统计”,通过UV的在线情况统计可知,学生积极参与平台的互动,每次上课的当天交互的人次最多。学生对该教学平台的参与非常积极,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基本能达到93%以上。课堂上的抢答和投票参与率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

3.2 学生满意度统计

通过统计每个章节及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平台上的投票及反馈,学生对该混合教学模式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有80%的学生更喜欢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87%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的方式更好,91%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95%的学生对该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满意。

3.3 学习效果统计

学习效果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测验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组成,各占10%;测验成绩即试卷分数占70%。将15化工的成绩与14化工进行了对比:出勤成绩提高7%;课堂互动率明显提高,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成绩提高12%,作业提交率及正确率也有很大提高,成绩提高10%。测验平均成绩提高了将近5分,不及格率也下降了6%左右;总成绩提高了8%。这些表明该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 结束语

本研究引入WeChat移动社交网络和移动教学APP等移动学习手段,形成了“教”、“学”、“管”的三方立体教学举措,构建了基于WeChat平台的的混合式教学模型。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的条理性,从而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另一方面,将传统学习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公众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10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