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娟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颅脑外伤是一种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患者脑部损伤,并伴随着出现脑震荡、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并发症的疾病[1]。由于该该病不及时治疗,极易对患者神经、视力、运动等功能造成损伤,因此及时的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关键。但根据临床治疗可发现,该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常会出现语言、运动能功能异常,因此有效的临床治疗和优质的术后护理相联合对患者术后进行干预治疗十分重要[2]。本实验选取2017年1月~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行颅脑外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下为实验研究成果汇报:
选取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期间于我科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30例30例,临床患者术前的检查结果均符合符合本实验的纳入标准。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5人。其中,实验组:男7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4±4.7)岁,患者的临床症状:硬脑膜下血肿:5例、硬脑膜外血肿:3例、颅内血肿:7例;对照组:男10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4.3 ±5.7)岁,患者的临床症状:硬脑膜下血肿:6例、硬脑膜外血肿:4例、颅内血肿:5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心理辅导治疗,术后护理人员定期巡防病房,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并根据要求上报医生以寻求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
实验组:给予该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1)心理护理:通过播放音乐、影片等方式,缓解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在巡房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帮助患者缓解术后出现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知识宣教: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颅脑外伤病症以及术后护理知识的宣教,以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具有正确的认知,并保证患者术后能接受正确的康复护理。 3)常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每日进行巡房时,应帮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肢体复健按摩,给予患者肢体热敷,并有节律的为患者肢体进行按捏。并指导已恢复意识的患者进行握手、坐起等常规运动训练,根据患者不同的恢复情况增加患者每日的训练强度。
护理效果评价指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显效:患者可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动作。
有效:患者疼痛有明显的改善趋势,且能够完成基础训练。
无效:患者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护理的满意程度指标:总分为100分,< 70分为不满意,70分 ~90 分为较满意,> 91 分为很满意。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全面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大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的颅骨损伤,并随着病症累及,导致患者脑组织破坏,除了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手术治疗,优质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也十分关键[3]。本实验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这种干预措施相对比常规的护理干预,具有人性化、合理化的优点,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早对受损神经进行恢复,且家属同医护人员的配合,不仅有利于患者接受正确的术后护理,且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4]。
本实验通过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6.7%),且患者对该组的护理满意度(9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0%),均P<0.05,两组的实验数据具有可比性。综上所述,给予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情况,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因此适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多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