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风,刘海燕,李 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肿瘤一科,江苏 淮安 223001)
食管癌属于消化道肿瘤,是临床中一种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的常见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群体,该病的发生与患者不良饮食或生活习惯相关,临床特征表现为进行性咽下困难。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以放疗为主,能够帮助患者抑制癌细胞扩散,但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通常存在着诸多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特此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放射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特此予以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做如下报道:
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研究组中16例男性研究对象,16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40-66岁,平均(53.2±3.3)岁;8例食管下段,10例食管中段,14例食管上段。常规组中17例男性研究对象,15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40-68岁,平均(53.5±3.5)岁;7例食管下段,10例食管中段,15例食管上段。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审查通过;初次接受放射治疗;经临床体征及其相关 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定为食管癌。
曾进行过放射治疗;非自愿参与,且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转移性肿瘤;精神异常。
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主要包括入院检查、健康教育、遵医嘱对患者用药进行合理指导等。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具体为(1)放射治疗前7d:以共情、移情等方式,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为其提供情感支持,进而赢得患者好感。通过认知行为压力管理法,让患者掌握食管癌相关知识,了解放疗的作用、目的等,同时向患者主动介绍食管癌最新疗法,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2)放疗初期:可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放疗不良反应的应对技巧,同时指导患者自我情绪控制,以消除其不良心理,并多予以鼓励性语言,让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来面对放疗。(3)放疗中期:让患者在舒缓轻柔的音乐下想象一些美好的场景,达到全身心放松,进而减轻其负面心理。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放松全身肌肉,以减轻放射疗法所致的不适感受。(4)放疗后期:利用交流或暗示技巧,让患者感受放射治疗的效果。另外,积极向患者寻求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加强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信心。
采用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等6个维度,各维度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s,分)
小组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情绪功能 总体健康研究组(n=32) 84.5±6.6 82.2±6.3 85.6±5.5 88.7±6.1 87.8±5.5 89.8±7.1常规组(n=32) 72.7±6.5 70.5±7.7 71.5±7.5 73.7±7.5 74.3±6.6 72.3±7.9 t 7.205 6.652 8.576 8.777 8.888 9.32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由于食管癌患者对放射疗法的认识不足,加之疾病所致的疼痛,所以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以及不良心理,比如暴躁、焦虑不安等等,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中,经过对照分析,结果发现:开展心理护理后的研究组,其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是因为大部分食管癌患者认为一旦患上肿瘤,就意味着必死无疑,故而在放射治疗初期就会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而通过心理护理,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并向患者积极普及放射疗法的作用、目的、效果,使其树立正确的认知行为,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来面对放射治疗。步入放射治疗中期,部分患者会因为放射剂量增加而引起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更甚至还会使得患者产生抵触情绪。故而该在阶段中,通过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全身心放松,以提高其躯体功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进入到放射治疗后期,患者对放疗会越来越依赖,同时会担忧自己无法回归社会或是害怕疾病复发,进而产生焦虑情绪。此时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交流会等形式,恢复其社会与角色功能,加强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的信心。
总而言之,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