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438002)
建筑识图是从事建筑行业工程的基本功,是入门的基础。建筑识图在教育文学上来说,它是土木建筑类各个专业学生都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课程本身都需要重视这门学科,教学课本也应该适应当下发展更新书本内容,教师应当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才会充满兴趣与激发对建筑识图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随现代科技发展迅速,虽然对于教学建筑识图课程已经有了详细的改革创新,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长期存在。教师以“传递”、学生以“接受”非常明显的特征,强调加重教师主导位置,教师教学是传授知识的唯一渠道。但是现在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教育发展。很多教师教学方向不明确,盲目以书本知识为教学主导思想,存在一定偏差。
另外,仍有不少教师直接就在网络上随手下载一段资料或者复制摘抄一部分内容用于学生教学,敷衍了事,并未对课程本身有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的落后也是很大一个问题,建筑识图课程中有大量制图、投影、三维等知识点,如果教师单单在讲台上讲课,知识点又多又杂,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增加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慢慢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变少,建筑识图在学生心里也逐渐变成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以上情况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目前国家学院招生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招生人数也愈加增加,学生知识能力参差不齐,文化素质也大有不同。建筑识图课程更加注重专业实践能力,而很多学生接触课程之前主要学习到的都是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理论内容多也势必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
由于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处于弱项,很多学生就觉得专业知识跨度过大,十分难以改变,心理难以接受,渐渐也从刚开始的冲劲儿慢慢转变成自暴自弃,不管不顾的态度了,做不到踏踏实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且纵观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工资福利待遇等等现实问题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们更加不认真学习,没有足够的学习热情,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
上文就已经提到建筑识图课程对于从事建筑工程行业的人员来说,就是一个入门槛,最基础的行业认知。而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就是制作图纸与设计,而它涉及到的每一个点、线、面都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图要求极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也说明了此门课程严谨、枯燥无味的特点。
课程本身的理论知识非常多,理论知识多也是现在绝大部分高职学生排斥学习的方面。还有与课程配套的实训操作需要学生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完成。但由于大多学生本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就非常薄弱,导致学生完成课程实训时力不从心,甚至不参与课程实训。另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极差,可能半天绘制不出一笔,也非常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没有吸引力、难度很大且枯燥。
随各行各业的发展,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课本的教学标准都在发生变化,以往的学习内容大多数偏向理论知识,而缺乏对于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体现。单从建筑识图四个字来说,"识图"训练就应该得到重视,但是之前很多都把教学方向转到了投影理论部分。现在我们应该突出职能专业培养,理论基础作为辅助,多多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现在已经基本淘汰了手绘制图,都是计算机辅助制图,对于此门课程日后的发展也更多是识图而不是绘图,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前应当明确规划好重难点与基础知识训练的不同。有的地方只需要一笔带过,简单了解,而与识图相关知识难点应重点讲解。
现代社会技术不断更迭,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创造。例如课本中讲到木门窗,而现实中复合门窗,塑钢门窗普遍使用,等但课本内容却很少涉及到复合门窗、塑钢门窗或者课本中有关的详细内容也是非少。时代发展快,我们教师教学内容亦应当跟上现在的改革节奏,我们的思想也需要与时俱进,时时刻刻紧跟当下市场发展。课本内容不及时适应实际应用更新,致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已经淘汰、老旧的无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都出现了停滞,学生思维学习能力也就更加难以往前了。
作为职业技术型高校学习课程,更应该适应当代最新形势转变传统教学。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输入知识的传统方式教学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自主自愿学习并培养对于建筑识图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平常上课的时候加以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多种授课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之前文章提到很多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会对学习结果失败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这也非常需要教师的观察发现并引导学生往积极向上的道路上前进,可以制定以他们的兴趣特点出发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学习动力,也能够帮助到学生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已经不满足书本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实操训练。此门课程培养出来的更多应该是技术应用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考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向也不能摈弃这一要点。教师教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弱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探讨,使理论通俗易懂,但也不能不讲清楚,只是更多的方式用于实际运用,给学生更多时间动手训练。
可以增设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同阶段进行学习,特别在增设时考虑教学时间模式,最好先进行一节课的理论讲解,后一节课程根据上一节理论课程进行相关实训内容。实训室里最好配备两名教师讲学,一名主要突出理论与课程秩序,另一名更注重实际操作,经验老道的实践技能。在实训课程中分配小组学习,教师可以进行轮换范围的巡视,查看学生实际能力与操作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学生也产生更多学习问题上的沟通,从而增加整个班级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小组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团体协作的实践能力。
很多在校学生对于比赛都会有很强烈的好胜心,希望自己会是拿到第一的那个人,会有很强的荣誉感。学校可以举办建筑识图相关竞赛,比赛最能够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可以因此看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化,学生也能在比赛里得到更好的进步。例如给他们一个相同的比赛课题,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才能,完成比赛作品。然后由评委老师进行评选与考核,对于好的作品给予肯定与奖励,对有进步的学生也要进行夸赞与肯定。奖励无论是口头夸赞还是物质上的奖品,都会促使学生感到成功的愉悦与学习的自信,都会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以教师、学生以及课程三方面主要探讨了“建筑识图”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存在的问题简要进行了分析检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建筑识图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必须掌握书本知识与实际“建筑识图”能力,让学生后面就业时成为该行业的优秀技术人才。随着高新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应用技能至关重要,教学时也应该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让教育靠近就业需求,不断提高“建筑识图”教学效果,为建筑工程专业|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奠定行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