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一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西南航线中心,四川成都 610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提高,中国民航事业也取得快速发展,随之飞机维修工作量也呈现上涨趋势。通过调查分析知道,人为因素是影响机务维修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影响飞机维修计划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影响着机务维修工作质量与效率,还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对飞机维修计划和机务维修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安全事故每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带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因此,做好飞机维修计划是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与前提,维修计划的主要目标可以划分为2部分,首先严格遵循适航条例规定以及相关法律规范要求,确保每架飞机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查与故障修理工作,保证飞机处于有效、安全状态,符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规定与要求。其次,编写每个二季度的维修计划,也就是说根据航空公司的实际情况与战略手段编制与其相适应的维修计划,强化公司可用运力安全性之后,与航班计划对运力需求相一致,保证维修计划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后期维修资源的配置与机务维修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1)没有依照维修流程办事。飞机维修手册和公司的工作指令手册是确保飞机维修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凭据,也就是说飞机维修工作与维修计划必须严格依照飞机维修手册和公司要求进行,这是安全生产工作运行的基本准则。飞行安全事故不仅与维修工作质量有关,还与驾驶员内在因素、航线以及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安全事故是一个由人、航线、飞机以及环境这些主要因素组成的闭环系统。在工卡编制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与考虑这些因素,并且以公司实际情况与需求为核心做出可行性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卡编写人员并没有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也没有遵循飞机维修手册和公司的工作指令手册的要求,忽视对手册可行性进行考虑就盲目应用。对飞机航行的外界因素以及其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综合化分析,从而带来各种安全隐患。
(2)计划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在影响飞机安全因素当中,飞行员自身的素质、心里状态以及思想意识等在很大程度是直接引起安全事故的决定性因素,这里所说的驾驶员自身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从心里与生理角度分析。维护计划的编写是飞机维护工作开展与运行的重要基础与前提,维护计划编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飞机运营情况。但大部分计划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与职责理解不深刻,认为只要管好文件、做好飞机计划编制工作就不会对飞机运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计划部分对维护计划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一些计划人员产生不良情绪,在编制工作中不负责任、经常抱有侥幸心里,认为计划工作是一项无用的工作,严重影响着飞机维修计划工作质量。
(3)编写者与执行者之间缺乏交流。飞机维修工作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程,也就是说只有在不同专业与工种的协调配合之下才可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计划人员的综合能力与职业道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维修工作经常以团队的形式运行,维护工作需要对飞机维修计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对维修环节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工作要求有良好把握,维护结束后技术文件的补充也很重要,这整个过程都需要维护计划编写者与执行者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而在实际工作中,编写者与执行者并未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全面分析,缺乏相应的处理对策,在执行环节过程中就会演变出很多问题,直接影响着飞机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维修人员的技能因素。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都会影响到飞机运行安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对各个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检修人员来说,都应有严格的职业素质与工作责任心等,并要求维修人员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与应变能力,可有效的处理突发事故。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真正做到零损失、零失误的情况非常少。主要原因是维修人员对设备缺乏足够的理解,维修技术水平欠缺,对于维修手册中的重点维修内容与技术要点没有完全掌握与理解,不能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维修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从而引起维修故障。
(2)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现阶段,航空维修体制在实际应用中还不够完善,大部分管理部门在对设备检查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相关规章的执行力度,没有依照一定的检修期进行检修工作,也没有对检修人员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考核。我国航空机务维修工作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也就是说对于飞机故障排除工作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当前有一些规章制度和法律章程,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这样很容易出现维修差错从而引发飞机事故。
(3)违规操作因素。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维修事故大约将近40%都是由于维修人员违法违规操作引起的,在航空公司发展初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规定了《航空机务安全工作守则》,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遵循规定规章进行维修工作,违反维修规章制度与标准,未依据预先制定的操作计划与基本要求进行维修,再加上涉及到其他专业领域的问题,维修人员的综合知识比较欠缺,无法进行有效处理。
(1)完善管理体制。航空公司要清楚与了解设备检修的核心内容,然后进行深入的工作体制改革。完善工作计划,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在航空机务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维修章程。
(2)提供维修管理技术。维修工作是一项复杂性与繁琐性的过程,必须引进先进技术,妥善安排管理,并且注重现场技术的管理与学习,逐渐实现电力设备检修技术的革新,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检修工作体系。
(3)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每个检修人员及其他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都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人员的专业技术与工作态度都对飞机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需要不断丰富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技术的操作性,对维修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面培训工作,包括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等;使技术人员既具备相应技能,又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实现技术优化与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对整个航空事业的影响,为航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民航业的逐渐发展,设备已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模式,因此在设备管理方面,要保证新设备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与规定,为检修工作设置一个良好的起点。在新设备运输到指定地点之后需要进行周期检查,掌握其整体状态,维修人员要严格遵循维修计划,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维修工作来说,人为因素严重影响着飞机安全运行。人为因素是飞机维修计划编制与机务维修工作出错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加强维修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杜绝人为错误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