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绿
(太原市聚川都市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030027)
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暖通工程作为建筑业的关键部分也取得显著进步。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暖通工程设计与后续采暖工程施工有着密切联系,能够对建筑功能产生直接影响[1]。所以,采暖设计需要基于工程要求、环境条件切实设计。但当前采暖设计仍旧存在计算时缺项、错项,散热器形式不当等问题。设计单位必须基于上述常见问题,选取相应对策加以改善,有效保障设计质量,为后续施工与使用奠定基础。
首先,当前很多设计单位在空气系数计算方面欠缺科学性,经常出现错误或者存在较大偏差。相关设计规范指出,厕所或者盥洗室温度需要保持在12℃以上,浴室温度则应超过25℃[2]。但实际设计并未以该规范为导向配备散热器等装置,导致实际温度并不达标。其次,在热负荷计算方面存在漏项和错项的问题。设计规范指出对热负荷进行计算时,应将由于门缝渗入冷空气造成的热量损耗纳入到计算当中。但实际计算并未考虑该部分热量,使得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出入。同时,相关设计规范还针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进行了规范,例如在结构的朝向方面规定了朝向修正率,其中北方向为0~10%,东、西方向为-5%,南方向则是-15%~30%。但实际计算却对上述修正率进行了变更,影响最终计算结果。
若室内相对湿度较大则应选取铸铁形式的散热器[3]。但实际设计中很多卫生间多是采取钢制形式的散热器,同时没有重视防腐问题。很多钢制散热器应用几年后便可能出现腐蚀问题。相关实践表明,卫生间等环境需要采取铸铁或者是铝制形式的散热器。
对于楼梯间等较易出现冻结情况的位置,散热器需要采取独立形式的立管、支管进行供热,同时设计时不应配备调节阀。但实际设计当中,部分工程在楼梯间等位置设置的散热器仍旧与相邻房间使用相同的立管,并利用双侧连接。其中一侧与楼梯间相连,另一侧连通相邻房间的散热器。同时部分散热器还将阀门装在了支管的位置[4]。由于楼梯间较为密闭,若散热器出现故障可能会对相邻房间采暖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出现散热器冻裂的问题。
相关设计规范针对供暖管道敷设提出了较多要求,相应的设计标准如下:首先,对供暖管道进行铺设时需要留置合理的坡度。其中坡度最小不能低于0.002,最佳值为0.003[5]。但当前很多供暖水管相应的坡度为0.001,有的甚至低于该数值。这便未能契合设计标准。即便是不存在设置管道坡度的条件,也应确保管道当中相应的水流速度超过0.25m/s。
其次,部分供暖系统多是通过一条主立管来引进,并基于该管道设计几个分路,但是分环上并未设置阀门,使得供暖系统的调节、维护很难有效开展。第三,采暖管道在布设方面欠缺合理性,没有以建筑设计为导向铺设,还有设计直接采取将立管立于窗子上或者是把水平管置于通道地面,影响了建筑的美观性和使用性能。
此外,对采暖入口进行设置时,不仅需要考虑采暖系统是否合理,还应关注采暖系统能够与室外管线进行有效衔接。但实际设计中存在入口设置较多的问题。比如,若建筑物为7层,那么室内采暖可以设置10个环路,其中1~2层设计4个,其他层设计6个。但实际设计时相应的采暖入口多达10个,使得衔接点过多,并且个各个方向上均有设置,导致后续系统调节受到影响。
对于暖通工程采暖设计来说,其图纸设计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设计内容不够完整。暖通设计需要涉及室内外相应的设计参数、热媒参数、热情状况、热负荷以及系统阻力等情况,但实际设计时可能存在缺漏。其次,平面图设计深度不足,内容绘制存在遗漏的情况。虽然相关设计深度规定对平面图提出较多要求,但是实际设计仍旧存有遗漏。例如,有的采暖图没有标注管道直径尺寸或者是没有对立管进行编号等[6]。此外,还存在系统图深度不足、锅炉房设计较为简单等问题。
对于暖通采暖设计来说,除了要关注设计的合理性之外,还应考虑其经济性。大众环保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上升,这便要求采暖设计秉持“绿色、经济”等原则进行。需要从暖通结构整体层面考虑,基于整体造价成本来控制采暖环节的成本,提升工程的经济、环保效益。但当前暖通设计并未把握好设计质量、工程效益的关系,导致部分暖通工程存在能耗过大、施工较差等问题,对后续使用造成较大影响。
暖通采暖设计必须以相关设计规范、标准为导向进行,提升设计的科学性。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要求与居民使用要求,除了保证供电、供水可以有效运行之外,还应考虑采暖设计的美观性和经济性。设计时切忌出现立水管直接置于窗子上的情况。再者,采暖设计需要提升严谨性,必须基于建筑实际综合考虑设计环节,计算时需要需要结合相关标准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对缺缺项、错相等问题加以规避。第三,若采暖设计很难契合相关标准时,则应结合建筑情况制定最优的参数。
现阶段,国家在建筑工程方面的设计标准已经十分完备,当前存在的采暖设计问题多是与设计人员对规范把握不足、对建筑情况了解不够相关。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强化设计人员对于规范的学习,借助定期培训、组织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掌握规范。再者,还应对设计人员的标准意识、责任意识进行强化。设计方案时应基于建筑实际对多项方案进行对比,明确各方案的优劣,从而选取最优方案。审核图纸时需要做到实质性地检查,切忌留置于表面,需要对平面图、系统图的深度进行审核。
如上文所述,采暖设计必须以建筑情况、相关标准为导向开展,下面从节能建筑出发,对其暖通工程相关设计进行介绍。首先,设计人员需要秉持节约能源和居室面积的理念进行设计。同时,还应尽量控制采暖的成本和隔音效果。比如,相关设计中要求热媒不能超过65℃,供回水温差需要控制在10℃到17℃之间。只有确保全部设计均契合相关参数才能达到节能、控制成本的目的。
其次,相关单位除了引导、督促设计人员遵守设计标准外,还可设置监督机构或者是派遣监督人员对暖通施工加以监督。其中,监督管理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暖通全过程进行监督。再者,审核暖通采暖设计方案时,需要基于建筑情况把握好方案细节,明确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对噪音出现原因分析时便可考虑水箱或者是水机组等的问题。
总之,暖通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必须基于建筑实际和相关标准组织采暖设计。设计人员需要明确采暖设计存在的计算不合理、,散热器形式不当等问题,并从设计的科学性、规范学习以及设计监督等方面总结改善策略,为提升设计质量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