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兵,王瑶琼,赵良忠
(邵阳学院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随着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社会对懂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1]。专业硕士就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有一定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厂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提供可用之才[2]。要达到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关专业知识是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关键。我校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属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食品安全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按照“择需、择优、择急、择重”的原则[3],特别注重“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学校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依托相关合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技术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出“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四螺旋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4]。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长期以来各大高校只注重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忽略了专业硕士的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理论深度,重学术,轻实践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行业对人才急需的要求,往往需要培训一段时间才能上岗工作,影响了企业、行业的发展,专业硕士培养就是要弥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缺陷,以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特点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邵阳学院“食品工程”领域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了相关知名企业、行业专家作为校外指导老师,绝大部分校内外导师分工比较明确,加强了研究生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确保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有豆制品加工技术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有邵阳市食品工程技术中心等市级教学科研平台,具有各种分工较为明确的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实验仪器近2000万元,基本能够满足研究生校内实践教学需求。与北京康得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签订了研究生培养合作协议,建立了重庆武隆羊角等10个校外实践基地,基本能够满足研究生校外实践教学的需求。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实验室为基础,公共实验室为辅助,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的食品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源配置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最重要的工作,要培养出优秀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工程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础。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强调了学科中心,忽略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忽略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造成理论和实践联系不上,当碰到用已学的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再学习的能力不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突破学科界限,体现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前瞻性等特点。在课程设置以综合素养、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提高为核心,设置了学位课和选修课,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理学基础知识,又具有食品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学基础知识,兼顾人文修养等内容。
研究生在进行了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后,要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碰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其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不够全面,难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所有必须进行第二阶段理论学习。第二阶段的理论学习更有针对性,主要学习与实践过程碰到的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与导师交流及文献检索等,这样既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工程硕士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要达到工程硕士“职业性”的目标,必须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在工程硕士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实践是全日制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由学生,校内外导师三方共同确定实践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培养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培养效果达到最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应用食品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食品加工、新产品开发、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环境保护等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工程领导能力。实践教学由校内外导师协调沟通、共同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专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由于我校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还需加强。有实力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不多;挂牌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多,能够用于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产业基地少。担心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企业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勉强参与研究生培养,但主要目的还是校企的其他合作项目。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另外一方面要加强与基地企业沟通协调,明确责权利,充分调动基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以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部分校内导师是从学校或者科研院所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无法完成工程硕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这一类型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应聘请校外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定期做相关培训,分批次派遣校内青年研究生导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校内外导师的沟通交流需进一步加强,要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与校内导师丰富理论研究有机结合,使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要及时更新导师队伍,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