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珍,丛爱丽
(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产后最常见的一种候群症,以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性生活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引起此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分娩与妊娠[1]。因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地影响。故在产后及时开展康复护理,对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2]。本次针对产后不同时间应用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1 0 0 例产妇,研究时段:2 0 1 7 年12月~2019年7月,分析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5~37岁之间,平均年龄(31.05±4.25)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25±1.01)周。观察组:年龄:24~36岁之间,平均年龄(31.00±5.01)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01±1.05)周。统计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于产后3个月开展康复护理,观察组于产后42天实施康复护理。康复护理:(1)产后,在专业医护人员帮助、指导下,开展生物反馈、低频电刺激、盆底肌功能训练等。盆底肌功能训练主要指导、干预产妇肛门收缩训练,即收缩持续3 s,放松,每次收缩1次放松1次,坚持半小时,每天两次,干预4个星期为一个周期,连续干预4个周期。电刺激干预: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盆底治疗仪,对产妇盆底进行电刺激,叮嘱产妇保持平卧位,张开两腿,保持腿部弯曲,之后进行干预,在此过程中控制好操作频率,于产妇阴道内放置电击棒,测量腹肌、盆底肌收缩活动度,每次20分钟,每星期2次,坚持12次。此外,护理人员强化指导产妇与家属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技巧与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产妇干预积极性,提高其健康意识。
对比盆底功能恢复效果。
盆底功能恢复效果即对阴道肌力,肌纤维疲劳指数(I级、II级)进行评价。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 21.0统计,变量资料为盆底功能恢复效果,用表示,t检验;定性资料,用(%)表示,(x2)检验,2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阴道肌力水平、肌纤维疲劳指数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盆底功能恢复效果;n=50]
表1 盆底功能恢复效果;n=50]
组别 阴道肌力水平 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 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观察组 4.41±0.66 -0.03±0.02 0.02±0.01对照组 2.85±0.38 -0.07±0.03 0.05±0.02 t 14.484 7.845 9.487 P<0.05 <0.05 <0.05
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引发因素较多,此症状的出现,多与分娩方式、产道状态等有关,特别是阴道分娩,因阴道分娩时会对阴道进行侧切,从而影响产后盆底功能。以往,医院多数会在产褥期结束后对盆底功能进行首次评估,针对有明显症状者,给予相应的干预与护理。但临床统计表明:此方法并不能实现实际需求,主要因较多盆底功能性障碍患者并不是早期发现,而是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显现出来,即多数女性出现尿失禁,而研究表明,此现象的出现与产后、阴道分娩盆底功能障碍有关。因此,产后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盆底功能尽快康复有积极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产后不同时间开展康复护理,效果不同。本次研究针对产后42天与产后3个月开展康复护理相比,发现产后42天开展康复护理,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要优于产后三个月。由此可知,分娩后,产妇度过急性期后,尽早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快速修复损伤组织结构的同时提高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适当的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子宫的恢复,帮助盆底肌肉张力尽快康复。但目前产后42天开展康复护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较多产妇及家属均坚持传统的坐月子原则,运动较少,训练依从性不足,同时较多产妇产后训练次数不足。因此,在康复护理中,对产妇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强化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对提高盆底肌功能训练依从性至关重要,从而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改善[3]。
综上所述,产后42天后开展康复护理,对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