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摘 要: 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商务英语中的很多表达是人们借用日常概念隐喻商务概念的结果。大量实例证明概念隐喻是理解商务语境下常用习语的有效机制之一,了解概念隐喻有助于学习者记忆习语、理解商务话语、发展隐喻思维。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商务英语 习语
商务英语是随着商品生产和贸易发展而形成的、以服务商务活动为目标、被国际商务人士认可和接受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1]。很多商务英语表达源自日常生活,是人们用熟悉的日常概念描述陌生的商务概念。商务英语中的隐喻不仅体现在单词上,而且体现在习语中。本文探讨商务语境下常用习语蕴含的概念隐喻,以证实概念隐喻在商务英语习语认知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隐喻和概念隐喻理论
现代英语中的“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古希腊语metaphora,该词由meta (across)和pherein (carry)两个词素构成,字面意思是“由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之上”[2]。迄今为止,隐喻研究主要着眼于语言、思维、交际三个层面。始于古希腊时代的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主要功能是增强文章的美学效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认知学派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隐喻无处不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该从社会的视角、以交际场景和交际者关系为变量考查隐喻,隐喻是交际者有意使用的工具,隐喻并非无处不在[3]。
纵观隐喻的研究史,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认知学派的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是从喻体(始源域)将部分特征映射到本体(目标域)中,用熟悉的概念(始源域)解释陌生的概念(目标域)[4]。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皆大欢喜》中的台词“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就是把世界隐喻为一个舞台,而芸芸众生则是舞台上的演员,每个人的一生就像一场剧,每个人都有自己出场和退场的一刻。隐喻把“戏剧”和“人生”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使表达形象、新颖、凝练。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基本方法和认知方式。隐喻不仅是文学作品里的修辞手段,而且广泛存在于政治、商业、经济等多类话语中。近年来,已有多位研究者探讨商务英语中常见的概念隐喻,但他们的研究多集中于商务英语多义词,较少涉及商务英语语境下常见习语的研究。
2.習语的定义和特点
英国语言学家柯林斯曾说:“在当今标准的口语、书面语中,习语是大家公认的广泛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使用得当,能够美化语言。”[5]恰当地使用习语能使语言简洁、生动、幽默,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习语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地道性的重要标志。
由于英语习语的复杂性,学术界至今没有对其定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大多数定义都体现了“习用、定型、转义、整体化”的特点。习语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产生的、约定俗成的、形式相对固定、语义完整的多词表达。许多人都认为习语难以理解,因为真正意义不等同于字面意思。事实上,不同习语意义的透明度不同,例如:“beat the record”(打破纪录)的意义非常明显, “beat the air”则是由“击打空气”隐喻为“白费力气”,“beat the band”(闻所未闻)的意思却难以联想和推导,可视为约定俗成的用法[6]。 莱考夫认为:习语不同于字面意思的内涵往往是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规约常识这三大机制作用的结果[7]。商务英语中的大量实例可以证明概念隐喻是如何在习语的生成和理解中发挥作用的。
3.商务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机制
3.1将金钱隐喻为血液
在现代商品社会中,金钱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如同血液之于生命,因此就产生了“金钱是血液”这个概念隐喻,“金钱”是目的域,“血液”是始源域,很多习语借用血液和生命的关系解释人们的经济状况。例如:“be in the red”意为“赤字、负债”,血液是红色的,对很多人来说,损失金钱和流血一样痛苦,所以在历史上会计们常使用红色墨水笔在账本上标注亏损的金额。“Take a killing”意为 “赚大钱”,杀戮使血流成河,血液象征金钱,由此隐喻为“大赚一笔”。“Pay through the nose”和“cost an arm and a leg”均表示“出高价、花大价钱”,并以“流鼻血”和“砍掉手脚”隐喻“损失金钱”。
3.2将金钱隐喻为食物
除了血液外,食物也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在英语里有一些借用食物表达金钱概念的习语,例如:花生是比较便宜的食物,“for peanuts”的意思是“只需用很少的钱就能购买某物”。而在“skim the profits”这个习语中,“skim”的原义是“撇去液体上的漂浮物(如牛奶上的奶皮)”“skim the profits” 则表示“以非法或欺骗的方式拿走一部分利润”。用食物隐喻金钱的还有“bring home the bacon”(养家糊口、谋生)、“bread and butter”(生计、主要收入来源)、“reap the benefit”(获得收益)。
3.3将金钱隐喻为污物
金钱是生存的必需品,但盲目崇尚金钱会催生一些社会问题,所以有人认为金钱是肮脏邪恶的,由此产生了“金钱是污物”这个概念隐喻,人们用扫地、洗衣、擦拭等清洁手段描述和金钱相关的行为。例如:“money laundering”(洗钱),“be taken to the cleaners” (被欺诈),“clean up”(赚大钱),“go down the drain/tubes”(付诸东流)。
3.4将商场和职场隐喻为战场
“商场即战场”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概念隐喻,商场和战场一样充满竞争,千军万马冲杀着奔向行业的制高点,只有最终登顶的企业才能分享胜利的成果。与此相关的习语包括:“be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由“陷于交叉火力”隐喻“陷入困境、卷入争端”),“take a lot of flak”(由“遭受高射炮袭击”隐喻“遭受严厉的批评”),“join forces with somebody”(由“军队会师”隐喻“通力合作”), “gain ground on rivals” (由“占领阵地”隐喻“获得优势,超过对手”)。
除了企业间的厮杀,职场中的员工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于是人们借用堡垒、武器、射击、战线、队伍、行军等概念描述职场中的现象和行为,例如:“hold the fort”(由“守住堡垒”隐喻“坚守岗位”),“stick to your guns”(由“守住自己的枪”隐喻“坚持自己的主张”),“call the shots”(由“命令部队开枪”隐喻“发号施令、掌握大权”),“second-in-command”(由“副司令”隐喻“二把手、副主管”),“marching orders” (由“开拔令”隐喻“解雇通知”)。
3.5将公司隐喻为船只
英国是个岛国,航海在其历史和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商务英语中,人们常把公司比做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例如:bail的词义之一是“从进水的船里往外舀水,避免船只沉没”。当“bail out” 用于商务语境中,常指“通过出资帮助公司脱离困境”。在“公司是船只”这个概念隐喻中,公司的管理者是船长,公司员工是船员,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大海,经济危机和挑战则是大海中的暗礁和风暴。基于这个隐喻的习语包括:“all in the same boat” (由“在同一条船上”隐喻“处境相同”),“weather the storm” (由“度过暴风雨”隐喻“渡过难关”),“all hands on deck”(由“甲板上的全体船员”隐喻“全体员工”),“know the ropes” (由“懂得操纵船上的桅绳”隐喻“懂门道,在行”),“run a tight ship” (由“严格管理船员”隐喻“严格管理员工”),“rock the boat”(由“摇晃船只”隐喻“破坏现状”),“on the rocks” (由“触礁”隐喻“公司濒于破产”)。
3.6将经济活动隐喻为飞行
商场充满变数,经济活动(如股价、利息、经济增长率)等数值常发生波动。通过隐喻,可以借用飞机的行径描述经济的变化,例如:
Here in the UK, amid fears that interest rates will go through the roof, the Chancellor gave assurances that the home economy was still on schedule, but that progress might be delayed by the adverse conditions affecting other major economies. After a turbulent days trading he said he was confident that Britain could steer clear of the US disaster.
在上述段落中,“go through the roof”的字面意思是“沖破房顶”,但如果把利率的波动想象成一架飞机,真实含义就是“利率飞涨,创下新高”;“on schedule” 原义为“飞机准点”,此处隐喻“经济的发展在计划之内”;“steer clear of” 原指“驾驶飞机离开”,此处隐喻“避开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除了上述习语外,在商务语境中人们还会借用“起飞”的概念表示商业活动“顺利开始”(get off the ground),或“获得腾飞,突然成功”(take off),借用“航线”的概念表达“回到正轨”(back on course),借用“飞机着陆的概念”表达经济的“回落”(soft landing, hard landing),借用“俯冲”的概念表示“暴跌”(take a nosedive)。
4.教学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习语的语义不能从字面推测而得,只能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逐步积累习语。但是,上述实例证明:比喻性是习语主要的语义特征之一,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习语。概念隐喻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且广泛存在于商务话语中。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概念隐喻的基本知识、商务英语语境中常见的概念隐喻机制进行显性教学,再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图示、例句、篇章,培养学生在语境中解读习语中本体和喻体的能力,引导学生对习语语义进行深层次加工。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习语的含义,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习语背后的故事,激发习语学习兴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最终产出地道的表达[8]。
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依赖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由于人类经验的局限性,概念隐喻这一认知模式必然存在局限。概念隐喻不可能解释所有的习语,也并非所有的习语都是隐喻化的结果,有些习语是转喻的作用,有些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规约常识形成的结果,还有一些习语背后的故事已经难以追溯,失去理据,晦涩难懂。在习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习语的特点,融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论商务用途英语的语言特点语篇特点[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4):32-36.
[2]林宝珠.隐喻的意识形态力[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1-2.
[3]孙亚.隐喻与话语[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3:28.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02-499.
[5]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语言学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
[6]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2.
[7]莫嘉琳.隐喻及习语的语言哲学微探[J].西安外国大学学报,2010(9):38-41.
[8]文秋芳.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出版社,2013:12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