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
摘 要: 教育时机存在于实际教学中,稍纵即逝,需要用心捕捉,有时又需要精心创设,因势利导,灵活运用,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把教育时机和学科内容相结合,让教育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 教育时机 学科内容 灵活处理
时机理论研究表明,最佳时机蕴含着更大的时间价值,能取得更高的学习工作效率,不仅时率高效能大,而且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大[1]。因此,教育讲究时机,时机对了,效果显著,甚至事半功倍。
教育时机是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挥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教育。教育时机有时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有时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因势利导,灵活运用,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我有和教育时机不期而遇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一、冷静面对冲突
铃响,我踏进教室,眼前却一片混乱。两个男孩子扭打在一起,四五个男孩在旁试图把他们分开。可能是被这一幕吓坏了,孩子们提议去找班主任。我说:“找老班解决矛盾下了课再说吧。”
我走过去,问他们:“你们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小程同學便哭着向我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听完他的描述,我很平静地看着他们,也许是没有看到我的怒意,也没有听到我对他们的批评,两位学生从刚才的怒视对方,转而有些意外地看着我。
其实,我在边听边思考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课程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2]看着眼前的一幕,想到今天的教学重点是“情绪的管理”,两个孩子的矛盾虽是生活琐事,但却是关于“情绪”最好的教学素材。运用孩子们的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应该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更容易化解他们的矛盾,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想到这儿,我决定抓住并利用好这次教育的机会。
二、巧妙化解矛盾
我果断舍弃预先的设计,在学习《青春的情绪》的基础上直奔主题进行一连串提问。
1.张同学,在刚才的冲突中,你有什么样的心情?
张:我很委屈,不就是我考得非常好吗?不就是说了他几句吗?他至于撕我的书吗?我也很生气,就跟他打了起来。
看着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知道他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伤了别人的自尊,还丝毫没有愧疚,我决定给他一点点教训,我继续发问。
2.程同学,在刚才的冲突中,你有什么样的心情?
程:考不好被同学嘲笑,我很难过,也很生气,还想到会被家长责备,我很害怕,心情非常糟糕,我忍无可忍,撕了他的书。
3.据同学们了解,程同学在哪方面比张同学有优势?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短跑”“作文”“画画”。
听到学生提起“画画”,而且是简笔画,我有了想法,让两个孩子到黑板上简单画自画像,限定时间为3分钟。结果出来了,张同学因为缺少绘画功底,所以自画像看起来有些粗糙,完全看不出是他的自画像,而程同学的就完全不同了,由于擅长简笔画,他的自画像非常逼真,而且特点突出。
看着他们的画,我突然对着张同学说:“你画的什么啊?这么难看!你也太笨了吧,连简笔画也画不好吗?你看程同学画得多好!”这时,我看到张同学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还有了些许的怒意,我走向他,扶着他的肩膀说:“你现在什么感觉?”他气呼呼地说:“会画画有什么了不起啊?干吗这么说我?”我知道他真的生气了,于是微笑地对他说:“非常抱歉刚才这么说你,但这并不是老师的本意,只是你一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想让你体会一下在你嘲笑程同学时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听到我的一句“抱歉”,听完我的解释,张同学慢慢缓和的脸色出现了一抹红晕,我知道目的达到了,就没再说什么。接下来的一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当中。张同学慢慢转向程同学,对他弯了下腰,说:“对不起,我不该嘲笑你,请你原谅我。”程同学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管怎么说,我都不该撕你的书,这会影响你的学习的,我赔给你一本新书吧。”张同学却坚持说是自己错在先,不用他来赔,他家里还有一本。
生生之间有矛盾是常见现象,遇到这种问题,老师不要急于上火,或武断地批评和指责,也不要急于得出一个谁对谁错的结果。不仅要会抓住教育时机,还要用好教育时机,因势利导,慢慢引导,给学生认识自己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孩子们才能从心里接受和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在老师的威严下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要打开心结。
三、有效处理教材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有这么一段话:“优秀教师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有意性,即出于某个原因而有目的地做事的能力。有意识的教师也常常思考究竟应该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3](7)矛盾虽然在两个孩子的互相道歉中慢慢消散了,但是我今天利用这个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他们在处理身边的矛盾时,在实际生活中不留痕迹地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而非简单地告知他们有哪些调控情绪的方法,于是我向全班学生继续发问:“刚才的插曲都是‘愤怒、难过、委屈惹的祸,我们大家给他们点建议,怎么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请大家讨论一下”。
在亲眼看见因愤怒而产生的“撕书”和“撕扯”的惊险后,学生表示心有余悸,很快、很认真地进行讨论,还不时有学生翻开课本,在书上找依据,也许是因为关系到身边的矛盾和问题,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五分钟后,他们给出了讨论结果。
“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首先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来自于课本知识)张同学可能是因为自己考得比较好,高兴,就会比较得意,容易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其他同学。”
“我们开心也好,伤心也好,都需要表达出来,但是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们需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跟同学的相处,比如像刚才,他们两个人就因为这个发生了矛盾。”
“刚才程同学生气的时候不应该撕书,他应该学习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刚才他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远离张同学,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一下自己的愤怒情绪,就不会发生冲突。”
“他还可以到操场上散散心。”
“他也可以找同学聊聊天。”
“老师,我刚才听到张同学在说程同学了,我也看到程同学非常生气,这时候我应该主动帮助程同学,跟他聊聊天,或者开导一下,也许就不会发生今天的冲突了。”
“老师,我平时脾气就比较暴躁,遇到事情容易冲动,听了同学们的建议,我知道应该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也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以后不会这么冲动了。”
……
根据学生的叙述,我对今天的重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既要學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又要掌握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比如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等,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帮助身边的人改善情绪,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其实,在听学生叙述时,我感到很欣慰。他们通过自己的讨论和学习,不仅解决了今天的主要问题,而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矛盾和冲突,让他们感觉到学有所用,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预设一般都很精美,但是教学生成更有魅力。在这种意外面前,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冷静的思考力,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巧妙运用教育时机,达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用心关注后续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行为的内驱力。这是一个循序渐又漫长的过程,需要随时关注后续的效果,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特意关注这两个学生的状况,了解这次的现实情境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影响,发现程同学有两次也是因为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有过强烈的情绪反应,但是他都随即进行了一些调整,没有出现像上次那样过激的行为。事后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想到老师跟他讲过的知识,也运用同学们在课堂上给他提过的一些好的建议。虽然性格很难改变,但是我相信,他在慢慢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事实证明,这两位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并没有因为这次冲突产生嫌隙,反而关系不错,用张同学自己的话说:“不打不相识。”这也许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志刚.论教育时机[J].哈滨学院学报,2002(9).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美]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