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旭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向毛主席像敬献花圈并瞻仰毛主席遗容。这座毛主席纪念堂,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经历了一个曲折历程。
毛泽东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20世纪50年代,他亲自在党内倡导身后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不建坟墓,并且于1956年4月27日,第一个在倡议书上签了名。
毛泽东逝世后,全国人民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之中。而在中央,却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政治斗争。“四人帮”要趁毛泽东逝世之机,把华国锋排挤掉,由他们来掌握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华国锋在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毛主席纪念堂
当时,毛泽东刚刚去世,而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时间也不长,加上华国锋生平谨慎,在工作中没有什么闪失,“四人帮”抓不到华国锋的把柄,就抬出江青,让江青以毛泽东夫人的特殊身份出面,就毛泽东遗体保留问题,在政治局会议上多次刁难华国锋。
华国锋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在保存毛澤东遗体上稍有闪失,立即就会被江青等人抓住把柄。于是,他对毛泽东遗体保存问题,十分慎重,生怕出差错。华国锋当时采取的办法就是:多次开政治局会议,由大家来讨论决定如何处理毛泽东遗体的问题。而且,每次政治局开会,华国锋让“四人帮”也参加。他们都参加讨论决定好的事情,就不好再找茬闹事了。但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如何处理毛泽东遗体的问题,没有最后定下来。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在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中央多数领导同志的支持下,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当晚,中央政治局在西山开会,一致通过决定:由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但是,粉碎“四人帮”后的全国政治形势仍然很复杂,如何处理毛泽东的遗体成了新上任的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稳定时局的头等大事。
1976年10月8日,即粉碎“四人帮”的第三天,经华国锋提议,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决定在纪念堂建成后,将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其中,长期保存,供全国人民瞻仰。
随后,华国锋就建设纪念堂的地址问题,广泛征求了意见。当时,各方面人士提出了不少意见,有的提议建在西山,有的提议建在北京某处。华国锋认真考虑后,都不满意。之后,华国锋亲自到天安门去看了几次,觉得天安门广场南面一块地方很好。他征求多数中央领导人的意见后,最后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建毛主席纪念堂。他的这个意见,得到了全体中央委员的赞同。选定地址后,华国锋亲自为毛主席纪念堂题了字。
1976年初冬,尽管北京的天气已经很冷,不宜开工建设,但考虑到建毛主席纪念堂的工期不能再拖,于是,华国锋决定,天冷也要动工。11月24日,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华国锋为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铲了第一锹土。在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到1977年5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就建好了。9月9日,中共中央为毛主席纪念堂的落成举行了典礼。
建成的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呈正方形,坐南朝北,占地5.72公顷,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外观为两层,高33.6米,南、北大门上方镶嵌着镌刻“毛主席纪念堂”6个金色大字的汉白玉匾额,顶部是金色玻璃瓦重檐,四周环以44根花岗石八角廊柱。南、北大门两侧各有两组大型群雕。纪念堂内分北大厅、瞻仰厅和南大厅。北大厅是举行纪念活动的场所,厅中有毛泽东的石雕像。瞻仰厅正中的水晶棺内安放着毛泽东的遗体。南大厅为出口大厅。东西大厅设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业绩纪念室。
毛主席纪念堂现已成为天安门广场上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性建筑,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人前来参观。
华国锋为“毛主席纪念堂”奠基
1979年下半年至1980年上半年,国内有些人提出,要拆掉毛主席纪念堂,理由是:毛泽东早就倡导火化,并在1956年亲笔签了字,建毛主席纪念堂,有违毛泽东本人的初衷。有的人还说,这是个人崇拜的遗风。
对于这些意见,中央一直持慎重态度。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时,直接向邓小平提出了中央是否要拆掉毛主席纪念堂的问题。邓小平回答:粉碎“四人帮”后,建毛主席纪念堂,应该说,那是违反毛主席自己的意愿的。50年代,毛主席倡议所有的人身后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毛主席是第一个签名的。我们都签了名。中央的高级干部、全国的高级干部差不多都签了名。现在签名册还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做的这些事,都是从为了求得比较稳定这么一个思想考虑的。邓小平还明确表示:我不赞成把它改掉。已经有了的把它改变,就不见得妥当。建是不妥当的,如果改变,人们就要议论纷纷。现在世界上都在猜测我们要毁掉纪念堂。我们没有这个想法。
毛主席纪念堂虽然说是历史的产物,但它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其精神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宏大的建筑本身,成了永远值得珍视的遗产。
(责任编辑:楚文)